我第一次知道《增广贤文》这本书,是因为高中语文老师的推荐,而真正自己去网络上找这本书来看,是大学时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当时偶然想起高中好像说过这本书很好,会教
很多待
处世的道理,而我那段时间正处在不知道怎么处理
际关系的困惑中,所以就拿出来看了,一看,哇,真的,感觉这些先贤留下的箴言对我过自己的
生会特别具有指导
意义,于是就把它和苏轼诗集打印在a4上,每天抄录一些用来练字。当然,那时候我
炸喜欢苏东坡先生,所以《增广》这本就抄得比较少。
第二次读《增广贤文》是我刚工作一个月的时候,我把时间记得那么清晰是因为,我会把这书拿出来读的原因,是我
第一个岗时带我的经理在办公室里叨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是他从一部电视剧里看的,边感叹还说
家说得可真不错。
当时我理解,经理说的“说的不错”的这个
,是电视剧里的某位演员。可我见过这句话,全文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出自不知道谁写的,但一定是古
写的、而不是电视剧里的
发明的《增广贤文》。当时就觉得,电视剧里的
这么说就很没有版权意识,没有规范引用。当时会这么觉得,还有一个原因是,周围的
看到我喜欢读书,经常会推荐一些认为我会喜欢的歌,或者电视剧“有文采”的片段给我看。而我一看,很多都是从一些名家的诗词里东拼西凑的,就很不屑。
于是我就去看了这本书,看了一半吧,就把经理说的原文用书签下载下来,发到朋友圈,告诉大家,这话是这本书里的,这话是古
说的,顺便批判了一波现在越来越多东拼西凑、让
不明觉厉的、误
子弟的文化垃圾。
第三次读就是这几天了,这几天突然想起来有这么一本比较好的书,也正值书荒,就重启捡起来看了。这一次啊,是一字一句地认真琢磨过的那种看哦。最后我写了一书评:“读罢方知凡名句者,出先贤者十之九矣。”我丝毫没有夸张,像“
间有味是清欢”这种类型的这个作为电视剧名的句子,像听起来意境比较美,很顺畅的古风歌,基本都是摘抄自古
诗句。就是现在的
不咋读古
的书了,所以抄了也很少
发现,而不规范引用,古
也没办法从地底下跳出来跟他打官司。
接下来具体说两个我曾误解的句子或是成语啊:
“君子乐得做君子,小
枉自做小
。”——翻译是,高尚者以高尚为乐,卑鄙者自甘卑鄙。这么一来,“枉做小
”就不是我们平时从电视剧里品到的“倒是我枉做小
了”的那种好心没好报的意思,而是“自甘堕落成小
”的意思。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饶
算之本,输
算之机。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翻译是,做官的
应该平息雷霆般的愤怒,去掉虎狼般的威风。能饶恕别
是处世的根本,能忍让别
是处世的关键。对
有益的话很难听到,伤
的话容易说出。一句话说出
,四匹马驾的车也追不回。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以说是公认的说话算话,你要是答应了或者承诺了,那一定不能反悔的意思,但其实古文中的意思,是恶语不要轻易说出
,你一旦说了伤
的话,那四匹马驾车都追不回来,给别
造成的伤害会没办法弥补的。
此外呢,还有两句感觉不错的话想分享给大家:
“有田不梗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看看,
要是不多读书,通晓历史和所在时代需要的才识,就跟马啊牛啊穿上衣服没有分别。
“是非终
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以及,我想要去验证的一句话,“近来学得乌
法,得缩
时且缩
”,我想验证这个时代是不是像前辈们写下这句话时的那样,也需要我学乌
法,叫我不得时时“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