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用金手指建强国 > 第126章 刘海站队

第126章 刘海站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于光绪的动作,慈禧自然是十分清楚,她之所以没有预,也是因为她对李鸿章的势力的计量,虽然双方是盟友,但是李鸿章如果一旦有了什么二心,慈禧这边还真没有和他对抗的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因此慈禧好像是看不见一样,对于光绪皇帝对北洋的打压不闻不问。

光绪皇帝却以为这一次拿住了慈禧太后的痛脚,对着李鸿章就是一阵穷追猛打。

如果光是这样,李鸿章还能够暂时的忍耐,但是接下来翁同龢当朝宣布每年为南洋水师提供200万两白银。

这一下李鸿章可不了,你不是说朝廷经费困难吗?怎么有钱给南洋发军费,没有钱给我北洋发经费。

而翁同龢对于李鸿章的叫嚣也是有理有据,你北洋已经拿了家南洋十几年的军费了,让南洋全靠刘海的私财来支撑,这样一来南洋水师到底是属于刘海私的,还是属于朝廷的?

这一下李鸿章可没话说了,总不能说南洋水师是刘海私的吧?

随着一年一两百万两白银的到帐,刘海也明显感觉到了光绪皇帝的善意。

对此刘海思前想后,也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全力支持光绪皇帝。

有道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既然自己拿不定主意,那就找来商量。

于是刘海把自己的幕僚,都召集到了两江总督府。

你没听错,刘海已经有了自己私的幕僚团,这对于当时的清朝的总督来说是常事。

在清末的时候,参加各总督的幕僚团,也是那些屡试不第,又自觉的有些能力的书生的一条通天大路。

远的就说,当今的几位大佬李鸿章,左宗棠,他们原先都是曾国藩的幕僚。

再说近的,李鸿章麾下的幕僚马建忠,袁世凯等都得到了重用。

因此刘海在筹建幕僚团之后,前来报名的就10分的踊跃,最后刘海从这些中挑出了5个担任自己的幕僚团。

这5个分别是江宁赵传仁,胡友兴,安徽潘伟斌,江西张贵平,赵家华。

这几个都是举出身,而且经过刘海考试,他们都十分的圆滑,并不像一些书呆子那样十分的呆板。

这一次刘海遇到难处,正是这些显身手的时候。

刘海在书房之中会见了几个幕僚,这几个幕僚先向刘海行了礼,这才在刘海的示意下在两旁落座。

刘海看到都到齐了,这才咳嗽一声,然后对下面的说道:“万岁爷补齐了咱们南洋水师的军费,但是却扣了北洋的,看样子是对咱们南洋示好呢,你们看咱们该怎么办?”

底下的几个幕僚听完刘海的问话,都各自陷了沉思。

这件事可不是信开河的,决定着他们的主公刘海的将来前途,甚至也决定着他们这些将来能不能飞黄腾达,因此上要全面考虑,不能有任何疏漏。

书房之中再次安静了,大概一炷香的功夫之后,江宁赵传仁首先出来说道:“大,在下以为还是先观察一段时间的好,现在的朝廷虽然说太后已经归政于皇上,但是皇上势弱,正在疯狂的拉拢朝廷上下的官员,现在给咱们南洋些好处,不过是拉拢总督大,如果现在答应了皇上,恐怕将来会有后话。”

刘海听了点点,这是一个老成持重的办法,坐山观虎斗,等着最后胜利的选,最后不会有什么麻烦。

不过刘海却不看好这个办法,如果是不知道未来没有现代的支持的话,这个办法倒是最稳妥的,但是现在刘海有整个现代位面庞大的工业基础作为支撑,这个办法就显得太保守了。

旁边另外一个幕僚安徽潘伟斌观察十分的仔细,他看到刘海虽然是点了点,但是眉却皱了起来,就知道刘海对这个办法并不认同。

于是潘伟斌立刻就站起来,打断了对方的说话,他慷慨激昂地说道:“太后虽然执掌天下多年,但是现在已经归政于皇帝,她如果再政就名不正言不顺,皇上虽然势弱但是却名正言顺有着大义在这一边。”

潘伟斌说到这里的时候又向4周看了看,然后才接着说道:“而且大已经得罪了当今的太后,就是在向太后献媚,恐怕这其中的误会也不会解除,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完全投靠皇上,也许还能够博得皇上的信任。”

刘海听到这里眉便舒展开来,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的微笑,看来是对这个计策还算是满意。

而其他三个听完潘伟斌的话,也开始频频的点

潘伟斌的办法十分符合儒家正统的思想,再加上对现在的刘海也算是有利,因此其他几个幕僚也都同意。

刘海听了之后满意的点点,然后就对下边说道:“既然如此那,那我就写谢恩折子了?”

江西赵家华听了刘海只是写谢恩奏折,急忙提醒道:“大,光写谢恩奏折不足以表明大的决心。”

“那依你之见,我该如何?”

“大,不如派手前去京城,给那位皇上的老师翁同书翁大送些礼物,不管是礼物的多少,这都能表明大是心向皇上,也是向皇上的投名状。”

刘海听了之后向下边其他看了看,那意思是询问他们的意思。

这几个在底下接耳了一阵,最后潘伟斌站起来拱手说道:“赵先生之言是至理名言,还请大采纳。”

刘海见底下的众幕僚都同意了赵家华的办法,他也算是接受了,于是就问道:“既然如此,你们看派谁前往合适。”

刘海现在虽然是两江总督,但是他手底下的实在是匮乏,两江地区的文官,除了湘军的老部下,几乎就没有他的了。

赵家华既然出了这个主意,他自然当仁不让,于是站起来说道:“大不如就由在下前去。”

刘海满意的点点,赵家华年纪虽然不大,只有30多岁,但是却勇于任事,而且个十分的坚韧,这样的去了京事他也放心。

“既然如此,就由赵先生前去,我这一次也没什么宝贝给你,你就直接带20万两白银去,我想着翁同龢也是个认钱的,不会将你却之门外。”

赵家华急忙说道:“多谢大的信任,卑职这一次去一定满载而归。”

刘海摇摇,然后说道:“你也别太自信了,那翁同龢也不是白给的,他当官这么多年,侍奉了几位皇帝,你多会儿见他出过漏子?”

赵家华已经看出了刘海这是有话要代,于是赶紧询问:“那不知大的意思是怎样?”

刘海站起来在屋中走了几圈,脑子中转了很长时间,最后才下定决心的说道:“你去了京师之后,最好通过翁同龢见皇上一面,向皇上表达我刘海忠君国,只要皇上一声令下,我湘军十几万马,必定听从皇上调遣。”

赵家华听完之后恍然大悟,现在对皇上说几句恭敬的话,就能让光绪皇帝为刘海在朝廷上顶住慈禧太后的压力,而付出的不过是一些空支票罢了。

赵家华当天就领了刘海的汇票,然后就乘坐南洋水师的运煤船直接北上,经过几天的航行在天津马下船。

到了这里,只要是再坐火车,只要一天的功夫就能到达京师,因此赵家华准备在天津休息一夜,明天再启程,毕竟这几天在船上可把他给颠苦了。

这赵家华刚一上船的时候,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