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是贾似道 > 第260章 风骨

第260章 风骨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看着有些激动的史嵩之,郑清之默然。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想想发生在贾似道身上的种种事,似乎还真如史嵩之刚刚说的那样,那贾似道从来没有给自己争过什么。

捉拿孙奎,是因为他刚刚好在临安府通判的位置上,而且还是孙奎自己找到了他的家门上;临安城饥荒,也是被乔行简等当作替罪羊推上临安府知府的位置,而且还是暂领临安府知府,甚至连正式的都算不上;

至于外所说的乔行简那左丞相是被贾似道用计着请辞的,熟悉内的郑清之却是很清楚,乔行简完全是自作孽不可活,要不是他跟那些囤积居意图利用天灾来大赚一笔的商们勾勾搭搭,会有他请辞的事?更莫说,临安城发生大饥荒的事,作为宰执的左丞相乔行简,却是后知后觉到无数的流民都涌到了临安府才发现,这已经不是失察失职之罪了,而完全是渎职了。

再加上这些年,乔行简在左丞相任上,实在是没有多少能够真正拿的出手的政绩,早就让赵昀心中不满了。这才是乔行简最后无奈请辞的主要原因。

再想想瑟苑诗会、襄阳城犒军甚至是这一次若是真的要开始议和要做的议和大使……等等等等,似乎每一件事那贾师宪都是被着往前走,往上走……

可是偏偏每一次对绝大多数来说都畏惧如蛇蝎的事,都在那贾似道手中做的那般漂亮。相对于这些漂亮的有些过分的政绩来说,郑清之很清楚,甚至朝中许多心中没有偏见的群臣也很清楚,贾似道所被封的官阶,其实跟他的功劳还是差上不少的。

毕竟贾似道到如今也只是空有官阶,而没有手掌任何实权的位置。

当然,市舶总司是不能算的。因为,市舶总司等于是从无到有,如今前景看起来不错,不过到底市舶总司能够走到哪一步谁又这么呢?

如果换成另一个背景跟贾似道一般,年纪再大一点儿,准确的说,资历再厚一点儿的的话,怕是此刻已经该阁了吧。

这样想想,似乎贾似道不仅没有对大宋朝产生过任何的危害,反而是一直在帮着已经处处烂不堪的大宋朝缝缝补补,大宋朝反而是欠了贾似道很多呢。

“刚刚听子由说,是那温不花一定要让贾师宪做那议和大使前往开封议和?而不是贾师宪要求的?”郑清之似乎想起了什么,色陡然变得凝重。

“此事乃璞玉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定然不会有假,而且璞玉来信还说,贾师宪当场拒绝了那温不花的这个要求,结果那温不花下作到用开封和汴梁两京作为要挟,贾师宪才无奈应下此事。”

史嵩之对温不花这样的下作行为很是不屑,言语中却是不无担忧。

食言而肥的事,蒙古做了不是一次两次了,莫非那贾师宪真的会天真的认为去了开封谈判蒙古就会将开封和汴梁还给大宋不成?

“呵呵,子由也不要太多担忧了。以老夫看来,那贾师宪年纪不大,办事却是丝毫不见毛躁……加之这开封还汴梁还是他主动找那温不花索要,想必如此作为自然有其意,再说他不不就将到京了么?到时偶不就一切都真相大白了?”

郑清之倒是没有史嵩之那样担心。其实,他还有话实在是不好当着史嵩之的面说出来。

贾似道是怎样一个?他是那么好吃亏的主儿?睚眦必报、猾似狐的,哪会这么容易就被给坑了的?

“唉……希望如此吧。”

史嵩之见郑清之如此说,却是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郑清之知道贾似道睚眦必报、猾似狐,史嵩之同样也知道贾似道更是一个极其骄傲和自负的。最为关键的是,开封和汴梁可是当今圣上赵昀心中最大的一块心病。

也许贾似道心中什么都清楚,更看到了温不花准备的一些谋,可是真到了两国和谈的时候,有赵昀在,他就算清楚又能如何?

也许郑清之和史嵩之两都不能算作大无私之,也许两都在心中有些私心,可是最起码的文风骨却是不缺的。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的问题上,不管是为了他们自己,还是为了大宋朝,两都不会做出不利大宋朝的事来。

大宋朝这些年风雨飘摇,除了一些根蒂固的原因之外,其实两都知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宋朝这些年实在是没有出几个值得称道的才。

要么是风骨有了,却能力不够;要么就是能力有了,品不佳,却用不到正途上。如今好不容易出现贾似道这样一个妖孽。两自然不希望就这样夭折了。

大宋,在华夏的历史上,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朝代。他没有强汉的武功,也没有盛唐的强盛,却是华夏历朝历代最为富裕的朝代,也是华夏历史上科技文化商业等等最为发达的时代。

都说大宋是华夏历史上最为软弱的时代,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软弱的朝代,面对横扫欧亚大陆无一敌手的蒙古大军,却整整坚持了近半个世纪;

就是这样一个被后称之为软弱的朝代,在朝中政争最为激烈的时候,也只是因为政见不合而起的争执罢了,却不曾有过杀全家斩除根的血腥之举,更没有祸及国本的党争!

崖山上,陆秀夫背着幼帝一跃而下,所有跟随幼帝南逃的南宋群臣,尽皆跟随自崖山之上一跃而下,宋闻讯无不披麻戴孝,整个东南沿海,十数万军民闻讯尽皆跳海殉国……

岳麓书院、白鹿书院、石鼓书院,面对重重包围的蒙古大军,上自教授下到学生,无一退缩更无一投敌,儒衫仗剑,或是喋死冲锋死于箭之下或是自刎阵前……

此等惨烈的风骨,在宋以后,却是不曾再在华夏大地上出现过!

“来啊,设宴摆酒,今天本相要跟德源兄不醉不归!”

“子由,今天不醉不归怕是不行了。可莫忘记今你我还要进宫上书圣上啊!”郑清之抚须笑着道。

“……那下次!”

ps:祝大家中秋快乐,全家安康!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