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中午,方运都没有下笔。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此次诗词的题材要求很普通,除了几乎必考的“边塞类”,还有“乡景”“勤学”和“送别”共四类,同时规定了六韵。
吃过午饭,方运才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写画画,最后终于决定写一首乡景类,并以包刀为韵,写下《忆乡》。
“河边伴青
……”
写完《忆乡》,方运把诗词放好,在厚厚的试卷中一张一张翻,五页之后,拿出经义题目。
方运仔细一看“维民所止”四字,脸上浮现一抹笑意,然后心中思索。
这“维民所止”若是从字面上解释,就是
民居住的地方。出自《诗经?玄鸟》,整句为“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是说商朝国土辽阔,
民安居乐业。
这四个字让方运想起华夏古国的典故。
满清之时康熙、雍正和乾隆三帝为维护皇权,大兴文字狱,凡是稍加影
满清,就抄家问斩,共有近两百起大案,仅乾隆年间就发生了一百三十起。这些文字狱中,真有反心之
不足一成,九成乃是冤案。
雍正年间,举
汪景祺曾撰文称年号带“正”的皇帝都不得善终,诅咒雍正和康熙,又与年羹尧勾结,结果被处死。
汪景祺若因反清而恨康熙雍正,乃是堂堂正正的义士,但汪景祺纯粹是泄私愤,哪怕在开明的后世也属于诽谤。但之后的“维民所止案”则是冤案。
汪景祺死后数年,江西学政查嗣庭出的经义试题中含“正”与“止”,犯了雍正的忌讳被严查,后被抄家问斩。
后
为讥讽雍正,便借《诗经》的“维民所止”为经义题,因为“雍正”二字去掉
,就是“维”和“止”。
方运想起清朝残酷的文字狱。又想到今
的圣元大陆,两个时代简直是两个极端。圣元大陆原本言论开放,但现在很多话已经不是言,而是骂,说话之
以伤
为目的,更有
暗中串联污蔑。
方运早就知道,庆国武国
一直在散布有关自己的谣言,但一直不理解那些
为什么造谣,直到听李文鹰说过一句话才明白。
“
观秀木,不见根
蒂固。恨其夺
月之光。虫鼠望象,不见四季奔忙,以为其争吞污物而巨。”
方运突然一笑,想起庆国有一个“乌云文会”,意在“污方运”,若不是亲耳听到宗午德说,甚至见过他们写的污蔑之辞,根本不相信天底下竟然有如此卑劣之
。
方运轻轻摇
,把所有杂念抛在脑后。专心解题。
“维民所止表面之意是
族居住之所,内在之意是
民安居乐业,但《诗经》原文前后两句却涉及商朝疆域。这篇经义若要得上等,必然要明白出题半圣真正的用意。仅仅这一步,就足以把秀才分出高下。”
“维民所止其意,若取下,则是
民安居;若取中。则是
族疆域永固,不为妖蛮侵略;若取上,则是
之所及皆为我
族疆域!先解其意。后
其题!”
题之法有六,明
、暗
、顺
、逆
、正
和反
。也分为
意、
句或
字。
方运想了想,决定暗
其意,缓缓在
稿上写下
题之言。
“天命在
,然天无尽也!”
此句中以
代民,以天代止,是典型的暗
,而其中的“无尽”把“维民所止”前后两句的疆域都包容进去,但又没有跑题,因为
题的中心是“天命在
”。
天命在
是说
乃天地间最优秀的生灵,那么
民自然应该安居乐业,而天地无尽,所以
可以在任何地方安居。
大儒能感应祸福,至诚之心可以前知,而写完此句,方运只觉心中大定,仿佛冥冥中契合了一种圣道,心、文胆、文宫等高度的统一,全身的力量在这一刻全被调动,才气快速燃烧,文胆的力量不断在文宫内震
。
方运看到,自己的文宫中竟然有无数金色大字飞舞,瞬间组成一篇众圣经典又瞬间消失,然后又组成新的圣文,不过眨眼间,所有众圣经典都在文宫中闪过。
那些所读过的书籍化为无形的力量,让方运的念在这一刻变得无比强大。
题之后就是接题。
方运继续书写接题,进一步解释自己的
题。
“夫天命者,以智论序,
为其上……”
方运先解释
为什么得天命,然后再
讨论怎样才能算安居乐业。
方运先以自身为例,与杨玉环相依为命,贫寒心安,但有柳子诚出现,居所不安。然而等自己走出济县,到大源府直面柳子诚,居所反而安定。
接着,方运又以孔子下四海上妖界为例,并进一步阐述自己经义的核心论点,认为既然
族天命在身,那就应该开疆扩土,以“无尽之天”保护“有尽之住所”,利用最彻底的方式让
族安居乐业。
然后又引用孔子的名言“
无远虑,必有近忧”,来把“安居乐业”和“无尽之天”统一起来。
这是经义,关注的是宏观大局,到此为止即可。若是写策论,方运就必须要细细写明
族如何在保护圣元大陆的同时,派遣优秀
才去征服古地等等。
畅快地写完
稿,方运才发现一身是汗,衣服都湿透了,所有的汗水正缓缓地被龙珠的力量排开,但龙珠排水的速度极慢,那汗水如水银般沉重。
方运低
看了看衣衫,心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心之所尽,汗水成汞,每一滴汗水都蕴含着读书所得,那是
和智慧的力量。
方运用笔蘸了蘸墨汁,正要改稿,却发现身体虚弱无力,心中讶异,
文宫,才发现自己的才气和文胆的力量几乎耗尽。
方运大喜,文章若能消耗自身的才气和文胆,那就是典型的“近圣道”,普通的文章绝对不能让
消耗半分力量。
“幸好我得五次才气灌顶,又有文胆代替才气,若是普通秀才写完这样的经义,至少大病三天,但三天之后则才气满溢,身体更壮。若是童生写出这种文章,最少会躺半年。在孔子之前的读书
体弱多病,被笑称手无缚
之力,就是因为全身的力量用在读书和写书上,没有才气弥补。”
方运不再看
稿,而是大量喝水,吃了一些
粮后上床便睡。
在科举中写文和平时练习完全不同,因为科举和圣道息息相关。
平时练习只是学习圣道,科举则是触摸圣道!
科举的试卷,都是思想与圣道
汇的产物。
请圣言或诗词还好,而经义和策论的每一个字都要耗费更多的
力,这次又耗费了才气和文胆,方运一直睡到第二天早八点才清醒,足足睡了六个时辰。
一觉醒来,方运吃完饭重新看自己的经义文章,发现竟然改无可改,这篇
稿完全可以当正式的文章。方运心中疑惑,于是仔细回忆,愕然发现一个问题。
《忆乡》诗成于午后,用便宜的军中时间算,是下午三点左右,自己又思索了两刻钟,这《维民所止》不过千余字,按理说最多写到下午五点半就可写完。可在记忆中,写完经义的时候天色已经黑透,至少是晚七点半。
“中间那一个时辰去哪儿了?”
方运仔细回忆,恍然大悟,自己写完
题后,文宫中浮现所读的所有众圣经典,自己感觉不过一瞬间的事,但实际过了整整一个时辰。
“真是妙。孔子曾经发奋读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