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西班牙重建。更是引发西班牙各个阶层的好感。
在德国与西班牙政府的有心宣传下,德西两国间的友谊升级为同志加兄弟般
厚......
中东方向,隆美尔接到命令,随即率领部队自伊朗首都德黑兰撤
伊拉克,随后在伊拉克
民的依依不舍中北上,撤往
勒斯坦和叙利亚。
隆美尔撤军前,苏联红军驻德黑兰部队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隆美尔撤军后,苏联红军开
德军撤出的伊朗领土,笑纳全部伊朗领土。
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德国的大力支持下,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曼等国相继宣布独立。参加完各国的独立仪式,在各国
民的欢送中,留守德军相继启程,通过海运撤向
勒斯坦,与隆美尔率领的中东军主力汇合。
与西班牙的
况类似,德**队撤离,但是随之进
中东各国境内的是德国的银行家和工程师。
稍有不同的是没有旅游团体,取而代之的是德军教官。
他们是在中东各国政府的强烈邀请下进
,协助各国建设工业、发展经济和编练军队。
德国先是与各国携手赶走万恶的英国殖民者,随后又恪守承诺撤出军队,支持各国实现真正的独立,并真心实意协助中东各国发展经济。
德国的一言一行与英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德国与吃够英国苦
的中东各国政府的引导下,诚实守信成为德国
的标签,而无耻狡诈则成为英国
的代名词。
九月五
,第一批英国十二艘英国商船在舰队护航下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进
地中海,途径马耳他岛抵达亚历山大港进行补给,随后经苏伊士运河进
红海。
进
苏伊士运河前,一艘名为霍克号的运输船驶离船队,开向
勒斯坦的海法港。
霍克号上装载着一千五百余名犹太移民,以及随船前往的本-古里安。
沿途看到直布罗陀港上的西班牙国旗,马耳他岛和亚历山大港的意大利国旗,古里安唏嘘不已。
自法国投降后,仅仅一年的时间,这些控制在大英帝国手中的战略要地全部易主,自己和同志们梦寐以求的家园也换了个主
。
在轴心国的控制下,等待自己国家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前途?古里安心中惴惴不安。
古里安心中惴惴不安,远在伦敦的艾德礼心中也是七上八下。
艾德礼的紧张来自于德国外
部转
的一封信,信是希特勒写得,希特勒在信中诚恳地询问他是否需要德国出面调停英国与
本的战争,尽早让英国
民早
恢复和平。
艾德礼犹豫再三,反复修改十七次,最终才写出一封自己最满意的回信,他在信中很委婉地拒绝希特勒的好意,表示要将与
本的战争进行到底。
因为有丘吉尔的前车之鉴,艾德礼不得不慎重,毕竟当初
本就是以英国拒绝
本调停,并侮辱
本天皇的理由向英国宣战,这才让原本对英国不利的战局更加雪上加霜。
现在,换到德国出面调停英国与
本的战争,艾德礼的第一直觉就是其中会不会有什么
谋?德国是不是要用同样的手段挑衅英国?
回信写出后,艾德礼很是紧张了几天,直到接到希特勒的第二封信心
才得到平复。
希特勒在第二封信中对艾德礼拒绝他的好意表示遗憾,随后很是冠冕堂皇地期望英国与
本早
结束战争。
艾德礼接到这封信时,希特勒正在总理府里,与戈林并肩站在地图旁,盯着东亚和东南亚。
“
本
突然改变主意,拒绝执行与英国和谈的原定计划,他们想
什么?”
“我认为,他们想推迟与美国的开战时间,想趁英国现在最虚弱的时候多从英国
那里抢占一些利益,比如说占领澳大利亚,或是进军印度。”戈林说道。
希特勒抱着胳膊盯着地图,迟迟没有说话,直到戈林追问他。
“我有一种直觉,我们的
本朋友似乎是想要
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我的直觉一向没错,他们肯定是在谋划
一件大事,我相信我的直觉。”
希特勒的直觉十分准确。
九月二十五
,陈道忽然接到戈林电话,让他到柏林开会。
陈道走出柏林火车站,刚刚跟亲自前来接站的戈林坐上轿车,戈林便迫不及待地说道:“松冈洋右来了。”
“他来
什么?”陈道问道。
“他想知道,如果
本对美国宣战,德国会是什么态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