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勒胡马 > 第一章、迎驾

第一章、迎驾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建邺即汉时的秣陵县,属扬州丹阳郡——献帝建安十六年,孙权将治所从京迁至此处,翌年即改其名为建业。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不过孙权数年后即迁居于鄂,更名为武昌,旋即于彼处称帝,虽于同年秋迁回建业,并且开始建造宫室,但太初宫、仓城、西苑等全都修得富丽堂皇,整座都城的城壁可始终没能立起来。

建业外城北起笼山、覆舟山,东到燕雀湖,西近石津,南跨秦淮河而至长里,占地面积非常广阔,但直至吴亡,都只有低矮的土墙围绕而已,甚至于部分外郭竟然是竹为篱。别说毫无一国之都的气概了,就连乡下土地主的坞堡都大有不如。

所以后来末帝孙皓就住得很不爽,执意迁都武昌。但谁想老百姓却对这座半开放式的城市很满意,民间遂有俗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最终孙皓只得灰溜溜地又迁回来了。

西晋灭吴之后,即更其名为“建邺”——建业的意思一说是“建功立业”,还则罢了,另一说则是“建基立业”,那就不能忍,所以必须改名。而且旧吴宫室虽然多得保存,却把城池外郭全部拆毁,使宫室与东南方向的丹阳郡城形成一种双子城的模式。一直到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居建邺,才把竹篱笆又重新给起来。

城壁虽然很难看,但数十年间为一国之都,而晋军南下也并未加以太大的坏,使得建邺城汇聚,城内巷陌纵横,街市亦极其繁华,俨然东南第一大邑,甚至比起很多中州名城来——只要不是洛阳、长安、许昌之类做过都城的——也毫不逊色。

这一朝食才过,忽见原本的东吴宫城,如今的镇东大将军幕府西门大开——仍用孙吴时旧名,称白虎门——随即旌幡招展,马车(也间杂了不少的牛车)辚辚,一支庞大的队伍浩浩出得门来,即向正西方向进发。

队列经过集市,士民百姓纷纷站立在道旁,引颈而望。这年月贵出行,还没有店铺上板、居民闭户的“净街”传统,只要别靠得太近,便任由围观,甚至是指点评论;而老百姓常娱乐生活贫乏,三不五时围观贵出行队列,也就成为一种难得的消遣——不仅仅是八卦心炽燃而已。此俗旧已有之,并且涵盖全国,不是南独有的传统——想当年秦始皇出巡,项籍、刘季等民就也能站在道旁看西洋景,由此还流传了“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是也”两句千古名言下来。

而此刻,几名江南士就正站在百姓群中,腰杆挺得笔直,不象很多底层泥腿子似的躬腰曲背,还朝着队列行礼。他们毫无顾忌地指点着出行队列,品论足,言辞甚不恭敬——当然啦,都是北所谓“鸟语”一般的吴音,反正官家也大多听不懂。

其中一就问了:“琅琊王盛排仪仗,不知欲往哪里去?”可是朋友们跟他一样,全都是白身,这问题自然也没能够回答得了,只是纷纷摇:“北伧之事,谁能晓得。”随即又有恨声道:“都怪顾彦先(顾荣)那老匹夫,勾引北伧南来,抢夺我等田地、房屋、饭食,是可忍……”这个胆大的家伙话没说完,就被朋友捂住了嘴:“慎言!北伧犹可说,南贼不可骂。”

顾荣他们都是江东土著,广有田产,是真正的大地主、地蛇,而且听得懂咱们说话啊,你不要命啦,竟敢这么大声儿指责他?

另一手搭凉篷,看了半晌,突然叫道:“非止琅琊王,今五王并出,此事可不简单哪!”

——移镇江南的,并不仅仅一个琅琊王司马睿而已,此外还有西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和彭城王司马纮,故此后世就称之为“五马渡江”。

先前设问的士不禁大惊小怪起来:“难道说他们想要落跑不成么?!”

不久前有消息传到建邺,说胡贼石勒亲率数十万兵,屯扎在葛陂,欲图南侵——而且这回的目标不是荆襄,正是咱们建邺。这前线打仗是胜是败,战报还没有传回来,就忽见五王欲待离城而去……不会是吃了个大败仗,所以那些北伧坐不住了,打算落跑吧?

顿足骂道:“我固言,何不使王江州(王敦)抵敌,而偏遣纪扬威(纪瞻)?彼南也,如何懂得打仗?”众纷纷应和,是嘛,打仗这种粗事就应该给北伧嘛,咱们都是文弱而和平的南方,天生就不该上战场啊!

悄悄地就朝后缩,打算赶紧回家去收拾行装,一看况不妙,咱们也赶紧落跑为是,别让贼徒杀进建邺,到时候北伧、南,玉石俱焚就不妙了。好在还有脑比较清醒的,安慰众不必慌:“若北伧欲逃,或出南门往吴中去,或出东门往京去,又何必西出?”那不是迎着叛军而上吗?五王哪有这胆子?

可是随即就有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或贼兵尚远,故欲自石津乘舟,先西上再南遁,亦未可知也……”你们不走我可要走了,我家大业大,收拾起来比较麻烦……

——————————

五王的队列出得西篱门,果然直奔石津而去。

所谓石津,因位于石城下而得名。石城据传始筑于战国时代的楚威王七年,其后毁弃,一直到孙权移镇至此,才在城西石山上重筑,堞台密布,为的是扼守长江险要,拱护都城建业。

据说附近之山全都是土山,山上无石,而唯此山有石,故名石山;山上建城,乃名石城;那么山下的津渡,自然也就被叫做石津了。

津附近与城内不同,不再许围观,早有王府卫士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津渡团团包围了起来。五王的队列来至码旁,便即停住,众纷纷下了马车或者牛车——不仅仅五位藩王,还包括了不少的王府属吏,以及北来官僚。

——司马睿的心腹,甚至可以说是真正的建业城统治者王导王茂弘,以及才刚被悄悄咒骂过的顾荣顾彦先,也赫然在列。

三五成群地扎堆,低声谈。时候不大,忽听码上有高叫道:“来了!”随即便见一条巨大的楼船自上游排波踏而来。无论藩王还是官僚,都赶紧整理衣冠、掸净浮尘,然后按身份高低列着队向前迎去。

楼船靠近码,船帆收落,速度逐渐趋缓,随即慢慢地靠上了江岸。船上放下踏板来,就见一名锦衣侍儿扶着位满珠翠的贵,迈步踩上踏板,直向岸上行来。

琅琊王司马睿站立在队列之先,见到这贵不禁是热泪盈眶啊,急忙小步趋前,然后一撩袍服,竟然拜倒在地,称:“侄儿恭迎叔母!”后面诸见状也几乎全都拜倒,唯独鹤立群着三个:西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和汝南王司马佑。

这下船来的贵,自然便是东海王司马越的王妃裴氏了。司马睿之所以跪接,是因为他比司马越要小着一辈儿,故此恭迎尊长。而西阳王他们仨则和司马越同辈,即便爵位较低——如西阳王乃是新晋的县王,汝南王倒是比东海王更为尊贵的大藩——那也没有跪着迎接嫂嫂或者弟妹的道理啊。

至于彭城王司马纮,他比司马睿还低一辈儿呢,自然当跪,而且称呼裴妃也是——“叔祖母”。

裴妃见状,不禁吃惊,赶紧过来双手搀扶:“我不过一孀居耳,大王何必行此大礼?”

司马睿不敢沾婶婶的手,对方一虚搀,他也就趁势起了身,但腰仍然躬着,手仍然拢着:“族礼不可废也,叔母是长辈,孤自当跪迎——都是孤无德无能,乃使叔母陷身险境……”说着话眼泪真掉下来了,赶紧抬袖子去擦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