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的小吏在田间逡巡,指导农业生产。他召了几名小吏过来询问,都说郡中才下公文,对于如何组织春播,详细开列了二十多条建议,并且规定了额度各县各乡,今春应当开垦多少亩田地,种植多少谷物、桑麻、菜蔬,都有明确的数字规定若是春末验收不过,暂摄县事者将会受到申斥,具体负责的小吏则一律罚铜。
不革职,但罚你钱,试问你怕不怕了?
裴该见状、闻言,不禁心中暗喜不管陶士行是不是带着
绪上任的,终究还是在认真办事,而并没有敷衍之意,这就很好啊。等来到下邳国治下邳城外,陶侃亲自出城相迎,裴该远远望见,便即下马,快速奔近,拉着陶侃的手,赞叹道:“陶君履任不到一个月,便能使百姓安居,勤劳田亩,真大才也!”
陶侃仍然面无表
,只是淡淡地回复道:“初来乍到,不识下
,向隅而为,倒让使君见笑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你以为我就这么点儿本事?不过才刚开始而已“只为春播紧要,一刻也耽搁不得,是以仓促下令,也不知江南之政,是否可以施用于淮北?我只识种稻,不识种麦,恐怕疏漏不少。”
让
郡署,裴该就又问了:“以陶君看来,下邳多久方可大治?”
陶侃摇摇
:“户
离散,地多
少,何言大治?若能三岁不罹兵燹,也无天灾,百姓始可心安,如此而已。”
裴该试探地问道:“若我欲北进,尽取全徐,未知以何时为宜啊?”
陶侃想了一想:“期以三岁,使君率
兵五千来过敝邑,勉强可资供一月之食用。”我得积累三年,才可能在粮秣供给上给你帮上点儿忙,而至于征兵出
你想也别想!
其实下邳未必没有余粮,老百姓固然吃不饱,原本各家地主和坞堡之中,还是有不少积蓄的问题裴该此前镇定下邳,该征的,该抢的,全都不留手地拉到淮河以南去了当然啦,为了安顿原坞堡依附民,使他们可以顺利越冬,自然也散了不少赈济出去所以陶侃还真是拿不出多少特殊手段来尽快恢复生产,只能按部就班地来。
裴该无奈之下,只得跟陶侃反复争论,最终商定了秋收后上贡州府的税数陶侃只答应出钱粮,而绝不肯应允应兵役、劳役便即离开下邳,继续上路,前赴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