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勒胡马 > 第四十六章、烧炼秘术

第四十六章、烧炼秘术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年月军中常用的引火物不过是些动物油脂和而已,根本没有什么“硫磺焰硝”,所以纵火的成功率和蔓延力都要大打折扣——起码火箭就并不好使,速若超过30米/秒,恐怕箭上泼汽油都会被气压吹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裴该没想一吃成个胖子,去造枪造炮——再说他一文科生,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但搞出黑火药来,增强纵火的威力,使得火箭能够被广泛运用于战场,理论上应该不难吧。

即便不是理科生,熟读历史穿越小说的后世也大多记得“一硝、二磺、三木炭”可造火药,但这实际上不过是民间流传的简易配方罢了,而且要真是按字面上的比例去搞,必然不成。好在裴该记得,这“一硝”是指一斤硝酸钾,“二磺”是指二两硫磺,“三木炭”是指三两木炭——其实该是“十硝、二磺、三木炭”。

只是硫磺、木炭好说,硝酸钾该上哪儿搞去?刮厕所墙壁吗?不用想也知道纯度肯定不足啊,那么又该如何提纯才是?

传说最早的火药配方,是道士在烧丹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年代最早可上推到魏晋之际,但真正开始运用于军事,还得从唐朝中期开始。那么既然裴该搞不定火药配方,他就琢磨着,我能不能去向烧丹的道士请教呢?

只是这年月的道教还很原始,宫观制度尚未成型,不象后世似的,几乎每郡、每县,你都能发现几所道观,只要撞上门去,自然就能逮着道士了。这年月的道士大多是士出身,或为长生,或为避世,自家隐山结庐,未必便有远名。好在裴该还记得这年月某个道士的名字——恐怕也是他记忆中唯一的一个——正是葛洪葛稚川。

巧得很,葛洪同时也是烧炼的名家,不跟汉季张角兄弟那样,光会点符水和造反——黑火药的发明,有一说就直接归功于葛洪。

关于这位葛仙翁,裴该隐约记得,传说中他曾在茅山隐居——茅山有多处,其一即是裴该拥有产业的丹湖之北丹山,考虑到葛洪本是句容,他隐居之处应该就在丹山吧。所以当初在丹湖置产业的时候,裴该就曾经派路德前去寻访,但可惜仙踪杳杳,一无所获。后来在建康城内打探,才知道葛洪为避陈敏之,南投故友广州刺史嵇含去了……

那会儿裴该手下力匮乏,当然不可能派千里迢迢去广州找葛洪,而且就算找着了,对方也未必愿意返回句容来,只好关照路德,你帮我盯着点儿丹山,若是葛洪归来,赶紧把他请至我的面前。

后来路德北渡徐州,就把这差事转给了管家裴仁,裴仁一等数年,嘿,还真被他给等到了葛稚川。只是山寻访,葛洪却坚决不肯渡江到淮去。

裴仁多次登门,其意甚诚,葛洪不便拒于千里之外,就说既然裴使君有向道之心,想向我咨询烧炼之法——这自然是裴该刻意伪造的借了——那我便派个弟子前往徐州一行吧。

这个弟子么,正是学道无所成,让葛稚川疼不已的彭晓了。

要说葛洪修道,那也是家学渊源,他十三岁丧父,家道中落,不久后即拜在郑隐门下学习,而这位郑隐,本是葛洪伯祖父葛玄之徒,葛玄又自称出于左慈门下……郑隐还有一名弟子,是江夏安陆,正乃彭晓之父也。所以后来荆州大,先有胡亢,后有杜曾,彭晓在郡内存身不住,一路向东方逃蹿,不期然打听到葛洪在丹山隐居,便即前往投靠。

既是师兄之子,葛洪便本着同门之谊,欣然接纳,将彭晓收归门墙。可谁想到这个彭晓虽然不笨,却根本不是修道的种子:首先是功名心重,多次央求葛洪向建康城内的官员写荐书,让他能够迈仕途;二是舍不得红尘俗世,三天两偷下丹山,到四乡八里去打食外加猎艳;三是切,恨不能今天门,明便可学得秘法,穿窬室,或者今天学烧炼,明便能成就金丹……

所以葛洪对这名弟子是疼不已,悔当,没有严加考察,就照顾故面子,将之纳门墙,但既然收了彭晓为徒,却也不忍心将他开革。于是乎,正好趁着裴仁第三次来访的机会,葛洪灵机一动,说我正在修道的紧要关,实在没有空闲北渡长江,到徐方去,不如派我的得意弟子彭子勤前往吧。

转过,他便召来彭晓,命其代师前赴裴该之约,还说:“汝每欲出仕,若能说动裴徐州,岂无一官半职可任么?便不能如愿,北行归来,为师必为汝写封荐书与令升(宝)……”

道教创始于东汉中期,到了汉季,因为张角等,招致朝廷的围剿、封禁,修道者便逐渐向边地转移——一是蜀,二是吴中。后来曹汉中,迁张鲁于许昌,五斗米道虽然得以苟延残喘,终究寄篱下,难以复兴——等于说中原地区的道教势力非常薄弱,这才逐渐被外来的释教迎赶上。但是左慈等在江左,传教却相对要顺利一些,到了这个时候,三吴门阀大多信道,就连南渡侨客也逐渐受到影响。葛洪因而在建康政权中认识了不少,大可以一封荐书,推荐彭晓去任职。

但是这个徒弟实在太不靠谱啦,故此葛稚川才迟迟难下决断,这回得了机会,就想先把彭晓轰到江北去再说。

彭子勤就此束装上道,正好裴氏和司马裒北渡,他也就被塞进了从之中。

——————————

裴该召来彭晓,就见此中等身材和相貌,毫无修道者的风雅之气、恬淡之容,说不上满身的市侩,也跟普通乡下小地主没啥区别,心中先就不喜。但既然请不来葛洪,听说这个彭晓也是懂烧炼的,就琢磨着,不妨先让他试试手吧。

寒暄几句,先问了问出身、经历之后,裴该随即问道:“卿在葛稚川门下,可得其真传了么?”彭晓当即吹嘘:“虽不敢说青出于蓝,同门之中,以晓为首,故此家师才遣我来拜见使君。《三皇内文》、《枕中五行记》等,皆能背诵,且明要,未知使君欲问何事啊?若有晓指点,不敢说得道飞升,普通清心静气、延年益寿,想不为难也。”

裴该略略一撇嘴,又问:“可能烧炼否?”

彭晓说这我当然会啦——“若与晓三百金,假以时,必可为使君烧成金丹,服之可怯百病,久食能延寿十年!”

裴该心说别扯了,就算你真能烧出金丹来,我也肯定不敢吃啊,谁知道都是什么成分,我不求延年益寿,只求你别来毒害我。也懒得跟他废话了,就按照预先设想好的说辞,对彭晓道:“我偶得一古简,上有烧炼秘术,故欲请令师北上参详。既然卿代令师前来……”随即便从袖子里抽出一支竹简来,递给彭晓:“可能试炼否?”

彭晓恭恭敬敬,双手接过竹简,定睛一瞧——这枚简仅长一尺有余,看起来是残的,一有烧焦的痕迹,简上写着一行特的古篆字。他横看竖看,就光能辨识出“十”、“二”、“三”、“火”、“中”五个字来,其它的……完全瞧不懂啊!

裴该注目彭晓,心说:怎么样,抓瞎了吧,我就知道你不认识,可能换了当世任何一位才杰之士,能够辨识出七个字来,就算顶天了。因为这种古篆,根本就是我瞎编的。

裴该前世就自学过一些小篆,这一世家学渊源,更是对小篆也就是秦篆,了解甚。而且对于这时代士普遍不会去研究的大篆也就是六国文字,以及听都没听说过的甲骨文,裴该前世多少也有所涉猎。所以他就模仿甲骨文的结构,夹杂以小篆的圆润笔法,找片竹简写下一行字来,又特意埋在土中数月,做旧做古,谎称是偶尔得到的上古秘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