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勒胡马 > 第二十四章、杯弓蛇影

第二十四章、杯弓蛇影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苏峻于东莞郡内的所作所为,是在温峤离开后不久,密报传到长安来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最快更新)

上奏的并非卞壸,也非郗鉴——那二位都觉得这不算太大的事儿,不必要惊动大司马,况且我等都在徐州,却不能加以约束和匡正,反而打小报告,这岂是君子所为啊?

再者说了,苏峻密遣部众下山抢掠之事,终无实证——因为是假冒的盗匪,而且来去如风,不留痕迹,郗道徽并没能擒住一个。当然啦,身在局中,是个就能猜到是“公来营”的——土匪的手法哪会有这么净利落?而且只抢钱财、粮食,很少杀戮?

——这就是裴该在军中严行军法的结果了,无论强还是擅杀晋,同样都是斩罪,苏峻受其影响,也终究不敢太过放肆喽。

当然最重要的,既是盗匪,你蒙什么面哪?是生怕被瞧出底细来吧?

既无实证,卞、郗便不肯将此事上报朝廷或者裴该,以免被怀疑是同僚间的污蔑、倾轧,有损自家令名。

但于此同时,却有另一个躲藏在影中,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全了苏峻的罪证,遣密报长安。此非他,正乃王贡王子赐是也。

王贡在青、徐之间密布眼线,正在谋划着把报网朝黄河以北撒过去——这当然得自己来,不能靠程遐——所以苏峻的所作所为,必然逃不过他的眼睛。

裴该得报,不禁大怒,心说苏子高这是想什么?这是土匪啊,是军阀啊!果然跋扈放纵,与史书所载一般无二。我还当历史改变了,他的秉也会有所更易呢,不想才刚撒出不去到半年,就原形毕露啦。

便欲严惩苏峻。不过他也考虑到,终究相隔数千里之遥,行事很难稳妥,若是不慎反了苏峻,就怕徐州将瞬间糜烂——卞壸、郗鉴都没什么兵啊,而且论打仗,他们也远不是苏峻的对手。

于是便召裴嶷来商议。裴嶷道:“些须小过,文约何必如此震怒?且方命苏峻出征青州,若急惩处,是其反也,不可不慎啊。”

裴该瞠目道:“苏峻犯我军法,岂可不惩?倘若有罪不罚,军纪如何整肃?况峻之所为,一如割据,岂可放任不理?!”

裴嶷原本的想法跟卞壸、郗鉴他们是一样的,觉得不算太大的事儿。这年月武将领兵在外,别说抢掠百姓以充军实了,就算侵犯长吏、凌辱朝臣,那也是司空见惯的事嘛,苏峻才做到哪儿啊。()可是听了裴该后一句话,他也不禁悚然而惊,心说原来如此——

文约说得对啊,如今我家在东方,只有苏峻的“公来营”,因为悬远,所以很难控制得住,则若不能加以约束,一旦他势成割据,那可如何是好?徐州就完啦,我家在东方失去了立足点事小,动摇军中士气心事大!

于是忙道:“王贡所奏,貌似为真,然而正如文约昔所言:尧舜有德,为不偏听,桀纣无道,专信小。倘若苏峻恶行是实,为何卞望之、郗道徽等皆无所奏啊?诚恐尚有内,或有误会。今若不加甄别,不允分辩,即罪苏峻,实非正道。”

裴该听了这话,才略略消了点儿气,心说有理——王贡终是小,谁知道他会不会故意诬告苏峻呢?对于特务系统的汇报,我若是不假思索,一律信以为真,那可真要酿成大错啦。

“如此,是否先将王贡所奏,传于苏峻,使其自辩?”

裴嶷说不可——“苏峻方征青州之际,遽得此奏,若所奏为实,必然惶恐,若所奏为虚,必然羞怒,无论是恐是怒,皆于军行不利。”顿了一顿,便道:“我意当急命司马,以探查并约束之。”

裴该于各营都设司马一职,作为报官和军法官,同时也是他个的耳目,并且在此之上,更要求营司马能够宣讲自己的理念,协助主将鼓舞士气,说白了,有点儿类似后世的政委。原本苏峻率两千徐州老兵东行,既然给了他一个营的编制,营中也是置有司马的,只是到徐州后不久,那位司马就因为水土不服(他本身不是徐州,而出身关中),一病不起了。苏峻上报,请求自己在徐州老兵中自命司马,被裴该当场否决。

——你挑上来的,那肯定跟你穿同一条裤子啊,则置司马的意义何在?

不过派谁去“公来营”担任司马为好呢?裴该一时没能找到合适的选,其后又碰上天子还洛、关中变法,以及儿子降生等大事,就把这事儿给耽搁下来了。

如今裴嶷提议,此事不可再缓,必须得赶紧往“公来营”中派驻司马,并且这位司马还不能空身上任,你得给他几百可靠的兵卒护卫,以免被苏峻轻易架空喽。

裴该不禁捻须沉吟:“命谁为好?”

他考虑了两三天,才刚有点儿想法,王贡又一封密报传到了。.报中首先说苏峻奉了卞壸之命,已然挥师东去,基本上拿下了整个城阳郡,进而青州大儒郑林奉东莱郡守鞠彭之命前来联络,可是郑林离开“公来营”后不久就失踪了……怀疑为苏峻所害。

裴该又召裴嶷来商议,裴嶷不禁大吃一惊,说:“苏峻怎敢如此跋扈,竟害名儒!此事确实否?可命王贡查实了来报!”

裴该瞥一眼裴嶷,心道前天听说苏峻抢掠百姓,你貌似并不当一回事儿嘛,怎么如今他只是“可能”杀了一名儒者,你就这么吃惊,甚至于相当的恼怒?果然是决定了脑袋。

郑林何许也?《晋书·儒林传》里有他吗?实在没啥印象了……

于是便道:“苏峻本籍东莱,则于青州之儒,岂有不礼敬之理啊?且郑林为鞠彭奉书于峻,若有旧仇,必不敢来,若无宿怨,苏峻何故要谋害之?王贡前报,似颇可信,此报则纯出臆测了……”想一想,又说:“不如行文苏峻,言我欲召郑林关,教学兴儒,命其访察,且看他如何答复。若果为彼所害,言辞中或可窥见端倪。”

裴嶷点:“此计甚好。”随即就说:“则往‘公来营’委派司马之事,不可再缓了。”

裴该心说我一时间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只好先试用一段时间再说,且看那是否能够孚我之望吧。便即下令:“唤钟声来。”

钟声钟艾华自从在龙首原劝谏过裴该,裴该赞赏其“忠直”,便即召幕中为宾。这能力如何,可以考察,但他敢以卑微之身,直陈“裴公不忠”,这份胆气是值得肯定的。关键这件事儿很快就传了开去——钟艾华本身自然不会隐瞒,而且圈外还有大群同来的士在等消息呢——若于此时任用钟声,则必示为裴公事君以忠、待士以诚,而且善纳谏言不是?

结果钟声幕,做了几个月的低位令史,通过观察,裴该发现他不仅仅贼大胆而已,也不是光会种地,本身的见识和实务能力也都可圈可点。尤其钟声对于裴该各种新政,起码表面上是举双手赞成的,也在自己工作范畴内,不遗余力地加以推进,就此很快得到晋升,任为舍

裴该想往“公来营”派司马,考虑幕中选,要么能力未足,要么自己舍不得撒手,或者出身太低,恐怕压不住苏峻。只有这个钟艾华,能力也够了,也没有必须留在长安的必要,加上虽是庶流,终究出身颍川钟氏,倒勉强可以备选。

本来还打算多研究研究,再仔细考察一下钟艾华的,可惜时间不等,苏峻都已经杀到青州去了,若不赶紧加以约束,说不定他就真在青徐间割据称雄啦!故此,只好让钟艾华先试一试了。

于是召来钟声,说明事委,询问他的意向。钟声一答应,说:“明公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