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勒胡马 > 第三十四章、天命之贼

第三十四章、天命之贼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甄随苦守河池城,基本上是被杨难敌着打,毫无还手之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终究双方兵力对比太过悬殊,加上河池城又才刚易过手,城防工事绽百出,若非杨难敌忌惮于甄随的勇名,不敢全力押上,以免无益地损耗士卒,或许用不了五天,甄将军便只有弃城逃亡一条路可走了。

其实这次攻守战,另两所发挥的作用要比甄随来得更大,一是杨坚,二是辛怀远。杨坚原有一名幼子,此前在逃亡途中不幸失散,等他跟着甄随返河池之后,竟然听说此子已被杨难敌所杀杨坚当场哭倒在地,指天发誓跟老哥誓不两立终究是你亲侄子呀,你就真下得去这般狠手?我将来一定要砍下你的脑袋,给我儿子偿命!

杨坚的部族,在河池城后遭到杨难敌的血腥清洗,城内可以说是家家哀哭、户户戴孝,无不对杨难敌恨骨髓,因而在杨坚的煽动下,他们不要命地涌上城,与攻方展开恶斗。虽然因为缺乏训练,换比并不好看,却也给攻军造成了相当的杀伤,使杨难敌迟迟难以得手。

至于辛攀,此并非纯粹的文弱生,对于军事也是有一定了解、认知甚至是经验的,想当初留在家乡管理族务的时候,他就曾经组织民壮,多次打退过盗匪、兵乃至氐羌的袭扰。所以说他比较擅长防守战,正是在其辅佐下,甄随才能够多次打退杨难敌的进攻。

而就甄随本来说,他的格从来是朝前冲,并不喜欢防守仗,更缺乏独自指挥一场守城战的经验。甄随这个郁闷啊,他心说我自从跟随大都督以来,除了在蒋集岗因为大都督马惊先遁,吃过一场败仗外,啥时候打得这么窝火过?可是敌我态势如此,他又不傻,也不想死,就不可能再打开城门冲杀出去。

杨难敌也是一员合格的军事统帅,氐中豪雄,而且论用兵的柔韧和严密来说,更在甄随之上。此前遭受夜袭,纯属“闭门家中坐,祸事天上来”,根本料想不到的事,然而吃一堑,长一智,杨难敌在城下扎营,刁斗森严,防御严密,势不可能再重蹈覆辙了。甄随想要故伎重施,再搞夜袭,却根本无隙可乘。

甄随是没有宗教信仰的,既不信道,也不信佛,但他有中国传统的敬天法祖的习惯,所以在围城中,时时向上天和祖宗祈祷,希望自己可以逃过这场劫数。他有时候忍不住就想,我家世代为贼为寇,难道是因为自己悖逆祖宗成法,改做官兵了,所以祖宗才因此惩罚自己吗?

这也是没法可想的事啊,若非山寨被官兵所,部族星散,他又怎么可能给王导为,继而上了裴该的船呢?如今手底下没有一个本族蛮子,全是仰慕裴该的中国士兵,他就想再重旧业,也没这个条件哪!

甄随盼望着后军可以尽快赶到,但是计点时,没有十天半个月的,恐怕休想因为后军随身还携带着相当多的粮秣、物资,则走起从故道到河池的小路来,必然如辛攀所说,“行不过二十里”。自己能够扛过十天半个月吗?玄啊

同时甄随还担心,即便后军赶到,恐怕也无济于事。不在于后军中没有他这般猛将坐镇,主要是兵员素质、水平,距离自己带来这三百差得太多了。“劫火中营”离开徐州的时候,也不过一千来,进长安后,很快扩充到两三千,等到裴该留台关中,开始再次大兵,瞬间就满额到了五千。

这五千中,老兵数量其实并不多不少被调往别营,还有到河南种地去的新卒虽然经过了将近半年严苛的训练,终究没怎么见过大阵仗,战意和组织力都要大打折扣。甄随之所以挑选锐急行,把后军远远甩开,就也有对那些兵的能力不报太大希望的缘由在内。

他心说可别后军赶来,疲乏混,结果反倒让杨难敌给包了饺子。我吃一场败仗无所谓,若是把整个“劫火中营”都折进去了,哪还有脸归见裴大都督啊?而且后我在诸将面前还抬得起来吗?

与其如此,我还不如脆战死在这儿得了!

他某次于城上护守,在打退了敌军的一进攻后,就瘫软在地,随问身旁的亲信部曲:“汝等将来,打算怎么死法?”

答说,要去娶妻生子,然后老死床箦;还有说,不愿年老体衰,等活到四十,儿满堂后,就脆一刀抹了脖子算了;更有趁机表忠心,说:“唯愿为将军奋战而死!”

甄随微微苦笑,道:“男子大丈夫,岂可老病而终啊,还是战死来得脆。我必要身带百矢,刀、矛之创数十处,于阵前死而不倒,这方是男儿本色!”

好在老天爷还是眷顾这蛮子的,杨难敌猛攻河池城达九之久,眼看城在即,甄随正在犹豫是逃亡好呢还是脆战死好呢,他却突然间退兵了,一夕之间,西蹿无踪。辛攀、杨坚都不禁跪地向上天礼拜,酬感天恩,甄随却愣愣地想着:难道是因为我还没有子传承,所以祖宗不肯让我就死吗?

那么杨难敌为何而退兵呢?一来是打探到了官兵的增援即将抵达。

在杨难敌想来,官兵来救河池,不会就这么两三百,而必有大军在后,恐怕是担心河池城难以久守,所以甄随这蛮子才冒险率锐先行。那么一旦对方援军赶到,我还有取胜的希望吗?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他才不肯全力攻打河池,而想要保存实力。

他派出很多探子到东方去侦察,因为得着消息,大批官军经小路来援河池,估计两三天后就会到了,正在急筹应对之策,突然间又传来一个消息,才使他不禁望城兴叹,被迫铩羽而归。

这个消息就是:宕昌羌发兵而东,有袭击他的老窝下辩之意。

宕昌在下辩之西,位于羌水上游,羌聚居,有种落数十。永嘉初年,这些羌部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大的部族联盟,胜兵达六七千之多。不过宕昌羌的酋大却并非羌种,而是一名晋,姓梁名懃,本籍乌氏也就是说,他跟梁芬是同族,论起来算是梁芬的从侄。

梁懃是先代移居宕昌的,渐得晋、羌拥戴,逐渐成势。他本并无野心,只想保家卫乡,却因为族属矛盾,难免与仇池氐结下了仇。仇池、宕昌之间相争、仇杀非止一,在原本的历史上,杨难敌之所以不肯全力攻打河池,就也有担心宕昌袭其后路的缘由在。这若不是杨次带了几千秦州兵来,壮大其势,他也不会急着来打兄弟杨坚

本来以为自家既然势大,又找上了司马保这个靠山,宕昌梁氏当不敢轻举妄动。谁想梁懃一直在关注着下辩的动向,当听说杨难敌兵败河池的消息后,胆气陡壮,就此开始蠢蠢欲动起来。杨难敌闻讯,不敢再在河池城下多做耽搁,被迫退兵去,防堵宕昌。

甄随就这样逃过了一劫,不久后胡焱也率后军赶到,于是联名上奏长安,汇报这一仗经过,并且求取进一步的谕示。

按照杨坚的意思,既然官军大举来援,就应当趁胜追击,直取下辩,砍下我大哥的狗。他为此反复求恳甄随等,但这甄随不敢再冒险了,一就否决了他的提议。

甄随的意思,如今野外粮谷尚未收获,你就城内这些储粮,已经被杨难敌糟蹋过一道了,还剩下多少呢?如何资供我全军西进?况且杨难敌兵不下万,我只有五千,而且远来疲惫,一旦攻守易势,胜算并不见得很大啊。关键是你手下那些氐众,用来守城或许勉强敷用,带着出征我对他们真没啥信心。

可是胡焱、辛攀都劝他,不可一绝杨坚,免伤氐之心,所以才借向长安请求谕示,暂且加以敷衍我们此来,本是为了救你,大都督可没有说要主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