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勒胡马 > 第三十九章、平戎策

第三十九章、平戎策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倘若只是按一丁户为计,户足五十亩,则租赋虽重,百姓亦未必不能承受。然而就臣所知,永嘉之前,渭谷膏腴之地,多为官宦所占,百姓户可二十亩,已算中产,还如何筹措田赋啊?二十亩,不过丁课田之数,男子即一丁亦无可尽力,况有余丁,因何求活?

“至于远郡贫瘠之处,即便丰年,往往亩产不足二斛,即便力耕百亩,课税之后,所余亦不足一家之用。是以京兆、冯翊,官宦、大户多侵民田,民无以为生,只得附为佃客,甚至于卖身为婢;至于陇上诸郡,每逢荒歉,民必逃亡,多数为戎部或收留,或挟裹,戎势乃渐强……”

裴该心里正迷糊呢,心说我跟你说戎的问题,你为什么跟我论起赋税来了?直到听闻“戎势乃渐强”一句,方才一振。

就听游子远逐渐说到了正题:“至于戎部,按制,凡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二十八文,虽较晋民为少,亦颇沉重。须知氐、羌杂胡多游牧为生,少植五谷,无以应官家所需,只得贩牛卖羊以实其数,中受商贾盘剥,亦无望饱食,一旦遭逢畜疫,必难求活。

“因此氐,尤其是羌,渐亦开垦荒地,转牧为农,然而收获甚少,仍难足数。戎部大者,其酋大往往私贿官吏,少计户数,则其与官宦、大户不课田者略同,晋戎百姓,乃多依附为,以逃赋役。而其小者不能为此,便难免有铤而走险之事发生了。

“查今天水、略阳二郡戎,多是零星小部。至于其大部,臣此前西行抚戎,除其苛役,并请明公授以名爵,暂时不会为。”

说到这里,略略一顿,又道:“无论晋戎,之所以为,都是为苛政所,走投无路下方始揭竿求活罢了。倘若实有野心,欲谋割据,则此际作,非其时也。”

裴该连连点,心说游遐分析得很有道理。实话说从汉末直到北魏前期,西北方向的各部戎就几乎从未停息过,三五年便会来这么一场,而且往往声势浩大,动不动便可啸聚二三十万民。自己才得秦州不久,就碰上这么一场戎,原本也在理之中——即便没有裴粹的肆意妄为。

只是对于那些怀有野心的大部酋大来说,这时候造反时机很差。倘若是关中大,或者胡寇进,那么趁而掀起反旗来,就有相当大的可能扩充势力,攻城取邑;然而裴该已定关中,胡寇二十万一朝覆亡,基本而言,外无急患,你这时候造反,不是自己往刀尖上怼吗,怎么可能有胜算呢?

所以游遐之意,此番戎,起事的都是些小部族,至于大部族,只要咱们及时拿出应对手段来,而不坐观事如同星火燎原般四处蔓延,那些酋大多半不傻,是不会轻易往这火坑里跳的。

“明公欲平天下,先须保安生民,使民得食,才有望积聚。今雍州百姓,多归屯所,既许以三年后编户分田,则收缴虽众,亦不伤民心……”

——屯田制度下的盘剥是相当严重的,但一方面排除了所有的中间环节,另方面作为屯民,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理论上反倒不大可能饿死,所以在短时间内,这一制度确实可以压榨更多的收获出来。

“然而秦州新建屯所不过十数,聚民不过三五千户,其余仍散在四野,耕瘠田、缴重赋。则诸郡大户为裴使君所,略一煽动,晋戎百姓,便易为。今欲平戎,先须轻赋税,臣请明公下令,晋民之赋减半,戎部课田者,其赋亦稍减,不课田者,准输牛羊、毛皮等以实租税。即赍此诏而西,再云协从不问,只诛首恶,则啸聚之戎,必将一朝而散也。”

裴该捻须沉吟,良久之后,突然开问道:“卿以为,裴使君在秦州所为,是否正途……”想一想,如此提问实有偏差,便即改道:“其于国家,有利无利啊?”

游遐双眉微微一皱,脑袋里转了好几个圈儿,这才试探着回复道:“在臣以为,实于国家有利,可惜过于切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