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what if ? > What If?(006)初访香江

What If?(006)初访香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不对?君儿道。

正是!了就会出水,这道理与打井一样。

父亲继续说明:起初英国力舀水,后来水多了舀不动,就用马拉抽水机,用唧筒的方式打水。

唧筒我知道,就与家中院子里的那个洋打水机一样。

正是,只是把抽水机的换成马。

父亲道:翔儿你说说,换成马有什幺问题?马的力气比大,怎幺还会有问题呢?君儿抢道。

马的力气虽然比大,但是从外地面上来抽取地底下的水,受到大气压力限制,一次最多只能抽个10米高度。

所以当矿坑度超过10米,要不就是抽不出水来,要不就是要把矿坑做成之字形,每层高度10米,然后把马牵到矿坑底下,一层一层把水往上抽。

我道。

唉呀,好可怜唷!让马到地底下活,这马不是一下就死了吗?马的君儿急道。

嗯,很好,很好……为父之前就听说你在学堂里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果然已经可以把西洋格致学活用到工程上。

很好……很好!父亲道:把马拉到地下是真的很快就死了,而且在地下暗无天,就算健康的马,个几天活就不行了,消耗很大、成本很高。

那怎幺办?听到马儿死伤惨重,君儿急着问。

别担心,西洋的『经济学』说『有需求就会有发明』,有缺东西愿意出高价买,自然就会有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我补充道。

呵呵,『有需求就会有发明』……翔儿说得好,说得好,父亲道:翔儿你这在哪学的?讲得都是鞭辟里呀!哈哈哈哈。

在学校看了点闲书而已。

我心想,总不能回答说我修过经济学概论吧?就是『有需求就会有发明』这句话──英国为了挖矿必须排水,为了解决矿坑排水问题所以才发明了蒸汽机。

父亲停了半晌,吸菸续道:为了抽水而发明了蒸汽机,但有了蒸汽机后,各种新发明就源源不绝了──有了蒸汽机后,商们赚钱的法子越来越多,把蒸汽机装上车子就成了火车,把蒸汽机装上木船就成了船。

把蒸汽机接上纺车就成了纺织机,把蒸汽机接上大锤就可以炼钢。

对不对啊?小姑娘绪转换会,马上就笑着接话道:这样就不需要马了!君儿说得正确!父亲笑着道。

那这与招商局又有什幺关係呢?君儿续问。

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增,工厂里各种货物源源不绝涌出,但世界上英国就那幺几个,能买多少货?当英国全国每一家都买了铁锅跟菜刀,那生产出来的新锅、新刀要卖给谁?英国最早到中国来卖的是鸦片,但后来卖的就是棉布、香菸、锅碗瓢盆,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

君儿道:那我们不要买就好了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俗话说『士农工商』,士居四民之守,而农居其二、商则末之。

父亲正色道:但心是挡不住的,市面上有好货、有钱买得起,自然们就会去买。

洋布比土布好,土布就卖不出去;洋货比土货好,土货就卖不出去。

君儿你自己看看,才刚来到这香港,你与晴儿身上不就换上了洋装洋货,是不是?嗯……话题突然转到自己身上,君儿低下诺诺应了一声,道:那我们中国自己设工厂,自己产洋货不就好了?这次君儿就说对了。

父亲道:同治年间,合肥相国就看出这点,所以奏请设织布局织造洋布、设机械局製造枪械,就是为了让我们有能力自己製造洋货,务必要在商业上能与洋竞争。

我们自己能造一样,每年就能减少几千、几万两银子让洋赚走。

合肥相国是谁呀?君儿不解问。

李合肥,就是李鸿章。

我答道。

喔喔,那我知道,父亲大以前就是在机械局。

这样很好呀,那怎幺市面上看到的都还是洋货呢?君儿续问道:我怎都没见过织布局的布呢?唉……这就是『官办』的弊病。

父亲长叹道:机械局、织布局都是官办企业,总理事务的都是『官』不是『商』,官的目的是做官、不是赚钱,怎样办好朝中各项要求最重要,至于布织不织得出来、机械造不造得好不是重点。

朝中要协饷,局里就协饷;朝中要赈灾,局里就赈灾,无论是每年太后生还是各级官员送往迎来,厂里都得协办。

官做得好最重要,能中饱捞钱最重要,每年生产东西合数即可,根本没管合用不合用、好用不好用,更别说创造发明,用新方法、产新货物了。

啊?是这样吗?君儿一惊道:开工厂不为了生产,是拿来升官发财用的?嗯,没错。

为父也是因为实事求是,所以这些年都一直有志难伸……父亲沉吟一会续道:但也就是这样博得一身清誉,让中西官民各方还能对为父有些敬重。

父亲大您……真是辛苦了……嗯,话说李合肥为了要一改机械局与织布局的弊病,决定在设立招商局时改採『官督民办』的办法。

父亲整整色道:在中国第一家经营船的是美国旗昌洋行,当年李合肥在上海剿灭长毛,长江中下游航运几乎完全中断。

当时旗昌的船悬挂美国国旗、配有小炮,往来长江吴淞江时无论官兵还是长毛都不敢动他们分毫,而旗昌的船每吨货物收水脚25两,往返上海、汉一趟收得的运费就足以支付买一艘船的成本。

巨利所在洋商趋之若鹜,英商太古、怡和迅速兴起,此后旗昌把持了长江航运,太古、怡和则掌握中国沿海海运。

我们不是自古以来就有大运河,难道中国没有航商吗?君儿不解道。

长毛匪起,接着又闹捻匪,运河漕运时续时断,又因兵祸连年,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百姓流离失所,根本没有足够的力维持漕运,运河也因失修筑年淤积。

所以从道光六年开始就开始试办漕粮海运,后来朝廷虽然拨出巨款企图恢复河运,但无论在力上、时间上、价钱上河运都无法与海运相敌--从杭州运粮到京,走运河要两个月时间、海运只要不到十天工夫;价钱上漕运一吨要二十多两、海运不到五两。

君儿妳说这要怎幺比?啊?差这幺多?君儿眼睛瞪得大大的。

所以在洋垄断海运与长江船运,旧式沙船萎缩不振,国家面临粮食严重困难之下,李合肥奏请以『官督民办』方式设立船招商局──就是鼓励商出资,在朝廷监督、保证下经营船运输。

父亲又道:招商局成立后,每年单粮食漕运水脚一年就让洋少赚七十多万两,为朝廷节省了庞大支出。

那『齐价合同』是怎幺回事?我问道。

招商局在朝廷支持下,由怡和洋行总买办唐景星总理,不断扩充业务、销价竞争,业务蒸蒸上,到光绪二年美国旗昌洋行就不堪竞争垮台了,把全部二十余艘船都卖给招商局退回美国去。

父亲敲敲烟斗、清理烟灰道:而英商太古、怡和也不敌招商局,在光绪三年主动投降、妥协、让步,三家船公司签订协议统一订定运费标準、分配货源,瓜分市场。

这不就是我们向洋投降了?君儿问道。

『齐价合同』前后共签了三次,三次都是洋商主动提出,而三次合同最后都是洋行主动撕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