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南明鼎革 > 第84章 招降

第84章 招降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回到内堂,刘先发意犹未尽,当即提笔写了一封亲笔信,连夜派送往早已回到蓬州的杨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此时杨麟燋烂额的,不但忧心维持地方统治,更忧心周边其他势力蠢蠢欲动。

设伏大败土子,擒获姚黄领姚天动四方震动,姚黄二当家的黄龙急率部退回州,姚黄三当家的袁韬率部推出贵仁县、曾县,虽然暂时解除姚黄的威胁,扩大大量领土,但现在局势仍不容乐观。

在嘉陵江上游,大西征西将军张定国、抚南将军张文秀驻守广元州,大西定北将军张能驻兵保宁府,随时可能率部顺流而下攻取蓬州,打通嘉陵江通道。

在嘉陵江下游顺庆府,虽然因为渠县出身的礼部主事李含义起义坏大西左将军马元利攻略顺庆全境的进程,但在击溃大西军李含义部之后,马元利将进攻的矛再次对准杨麟。

正如大家分析那样,四钏水道错纵横,但最重要的当属长江水道、岷江水道与嘉陵江水道,蓬州地处顺庆府、保宁府之间,连接南北,保证川北水路粮饷。

伏击战大败姚黄,完全露义勇军实力,担心遭到大西军疯狂报复,在驱逐袁韬,恢复贵仁县、曾县统治之后,担心摊子铺得过大分散兵力,杨麟当即决定留下杨威守卫曾县、贵仁县,留下龙之帧守卫营山县,而亲率护卫司、第一司、骑兵局撤回蓬州。

但随着时间不断变化,形势越来越不利于义勇军,主要表现在;

义勇军占据曾县、贵仁县,完全将两路流寇分割,为了打封锁,黄龙袁韬正夜谋划,冀求打封锁。

义勇军大胜引起大西军注意,在杨麟回蓬州的第十天,马元利派出大西使者,点名道姓要求见面。

来使是刚刚被任命为礼部尚书的江鼎镇,张献忠义子张广才,顺庆门房殷承柞陪着,大家一起进知州衙门坐下。

因为杨麟还没有归顺大西军,不可能如同电视上那样大大咧咧的摆上香案宣读圣旨。

江鼎镇、张广才坐在左首,杨麟坐在右首,众依次坐下,倒上茶喝了一之后,江鼎镇出列道:“将军本川北书生,寒窗苦读十余年还不过一介穷书生。

自从出仕以来,将军更为大明腐败所不容许,短短一年两次狱,法思。

将军遭遇如此,天下黎民百姓无不如此,贪官污吏,巧取豪夺,富家大户锦衣玉食夜夜笙歌,而贫苦老百姓几无立锥之地啊。

如今大明已亡,其皇帝早已吊死在老槐树下面。我皇上承天命,下安黎民,自川以来,所过州县士民归心,不到数月功夫全川皆降,兵锋之盛古之未有亦。

将军举出生,文武双全,为政轻徭薄赋造福一方百姓在地方早有贤名,为将军纪严明多番大姚黄土子,将军见识当远在他之上,莫不归属我皇,以将军之才必得我主厚待,功名利禄封妻荫子预可知亦。”

杨麟微微一怔,看了看左侧的江鼎镇,不由得暗自佩服。还没劝降就用对方遭遇引起对大明的仇恨,然后清楚明白的告诉对方大明已亡,张献忠是天命所归的天子,劝说为了前途着想应当归顺大西军。

但江鼎镇不知道杨麟是穿越族,早已经知道历史走向,再说本尊的遭遇感受不,现在听其如此一说,虽然表面上唯唯诺诺表示赞同,内心则不以为然。

看着对方,杨麟拱手道:“大明官员无官不贪,民生艰苦,远非笔墨所能触及亦。

轩本布衣,寒窗苦读,本想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但正如先生刚才所言大明官场腐败而被无端降为副榜举,走投无路而投身军伍。

自从为将为官以来,轩无不以地方黎民百姓为念,惩戒贪官,施行新政,轻徭薄赋,以让乡亲们有一安身立命之所,虽被同僚猜忌,上级打压污蔑为流寇张目,但至今百折不回,圣之言,黎民之安不敢忘亦。”

杨麟为政,张广才时有耳闻,现在听其说起,肃然起敬道:“杨将军所为,与我父皇殊途同归亦。杨将军惩治贪官污吏,为政一方造福百姓,为黎民所喜,我等知亦。

我父皇如同将军一样为大明所迫,走投无路而高举义旗,纵横天下十余载,如此方控制西川,所作所为无不是为了替天行道,无不是为了惩戒贪官,造福百姓亦。

如今大明已亡,我大西兵威之盛古之未有亦,众将本想兵伐蓬州,南北夹击,但本将听闻将军之贤,多番劝说方前往贵部招降,希望将军能够顺应天意,归顺我大西亦。”

杨麟显得颇为感动,站起来拱手表示感谢后说道:“感谢将军仗义执言,正如江先生、张将军所言,如今崇祯帝已死,近风闻蛮清鞑子关,占据北直隶、山东等地,闯王李自成控制陕、豫之地,而八代王川,天下扰扰,难遇明主,轩本为蓬州士,值此世,只想保境安民,苟全命于世之中亦。”

张广才一听,气得胡子竖起,突然眼睛一转,挖苦道:“如今天下纷纷绕绕,将军没有碰到明主,如今蛮清鞑子关,难道将军认为蛮清鞑子可汗是天下明主不?

还有那闯王李自成李瞎子,听说在北京城只待了二十多天就被蛮清鞑子赶出京城,将军不会认为闯王李自成是明主吗?”

杨麟哈哈大笑道:“将军在挤兑在下亦,蛮清鞑子多次进关内,掳我百姓,杀我民,其残与蒙古鞑子无二,岂非我华夏之明主?

闯王李自成号称义军,京不足月余就被驱逐出京城,现在虽盘踞陕豫,不过苟延残喘,岂非明主亦。”

张广才一听,呵呵笑道:“将军声言没有遇到明主,我老张以为将军认为蛮清鞑子可汗,闯王李自成是明主,现在听将军如此作答,我老张就感到怪了。

方今天下,可与我父皇相提并论的,不过蛮清鞑子可汗、闯王李自成,将军既然认为这两非明主,难道认为南京那个蛤蟆天子是明主?”

蛤蟆天子指小福王朱由崧,由于体态过胖,而被称为蛤蟆天子。见连续否定蛮清鞑子可汗,闯王李自成之后,张广才颇为恼火,如此方有此问。

杨麟哈哈一笑,显得颇为坦然道:“若在太平盛世小福王可能坐稳天下,但现在天下群雄四起,小福王要想成为众所追随的民主,呵呵呵。”

跟着一阵嘲笑,张广才拱手道:“既然鞑子可汗、闯王李自成、小福王都非明主,如此可见我父皇定然上承天命,为天下士民之明主。”

杨麟呵呵笑了笑,拱手道:“八代王兵威之盛,我等知亦,但若要成为明主,需上承天命,下安民心亦。”

张广才眨着眼睛显得不解,看着杨麟道:“你们读书说话绕来绕去的,让颇难理解,我父皇本上承天命,下安民心,你怎么说这似懂非懂的话呢?”

杨麟笑了笑,起身来到大堂中间,看着众说道:“俗话说天命不可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亦。

如今蛮清鞑子寇中原,过去我华夏王朝更迭那是我们汉族内部事务,现在蛮清鞑子寇中土,其野心当不在忽必烈之下亦,外族寇,大西大明大顺本乃华夏内部的王朝,乃兄弟之邦,当同仇敌忾,共同驱逐鞑虏,此乃我大汉亿兆民众之愿,谁愿意带领我汉族同胞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就如当洪武爷一样,是上承天命亦,是天命之所归亦。”

张广才一听,想了想不能反驳,点默认道:“将军真乃巧辩之士,如此天命虽然强词夺理,但也并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