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南明鼎革 > 第155章 课纲争议

第155章 课纲争议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寺院不事生产,杨麟也一直想约束其发展,现在既然徐孔徒等提出,当然何乐不为?

当即订下方略,对和尚、道士,以保护为名,则集中安置在数个点。

学堂主要由寺庙、道观改建而来,以乡为单位,那个乡腾出足够的地方,那就在那个乡建立公立学堂。

设馆教书,是民间大善之举,现在兵荒马的,杨麟不怕和尚道士不答允。

正如大家所说那样,孔夫子弟子不过三千,若真正在地方建立起公立学堂,学生何止三千

徐孔徒兴致勃勃,当然也想大展宏图,一个劲要求保证教育投

现在民间一些读书正在串联,有的或明或暗的说杨麟横征敛,比起过去加派三饷还不遑多让。

过去官府加派三饷,老百姓负担虽重,但地方乡绅、衙门官员胥吏有大把份子钱拿。

现在杨麟主政地方以来,规范地方税赋,虽然取消三饷,但收回地方豪绅商赋、关赋征收特权,严重侵犯豪绅、胥吏特权。

他们一天到晚造谣官府横征敛,声言现在官府征收税赋比起过去朝廷加派三饷还多,企图发动那些地方上穷书生,激起大家对立抵触绪。

若是大规模推广公立学堂,一个小学至少有六位老师(每年级一名,外加校长),一个中心学堂十二名(小学五名,中学三年,每个班两名,外加校长),不但造福地方,赢得民心,而且可尽收下层读书之心。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