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南明鼎革 > 第228章 二百五

第228章 二百五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而杨麟正召集几个工匠商议如何铸造银币,在中国古代各地多使用散银、银锭,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要判定银子的成色,而且还要判定银子的重量,非常麻烦。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在清朝的时候,银两成色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如此就出现了所谓的火耗归公,也就是民众上来的银两在铸造成官印的时候火耗由官府衙门获得,民众本来缴纳1两纹银的,加上火耗,如此缴纳更多了。

但另一方面铜钱则实现铸造,在秦朝的时候用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

唐朝开元年间,开始铸造重二铢四垒的开元通宝,十枚重一两,从此,铜钱不再是重如其文,以重量来铸名了,改称“通宝”流通。

在明朝末年李自成也曾铸造过银币,但因为其政权太过短暂,也没有大力气推广,如此方不了了之。

到厦门鼓屿参观郑成功纪念馆,也看到铸造银元。

看着眼前七八个铸造师傅,杨麟指着前面的一堆散银,指着旁边的铜钱道:“各位老师傅,大家可能也知道,这银两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很多商家常常以银两成色不够,以银两重量不足刁难乡亲们,造成乡亲们损失非常大。

现在有的地方田赋丁赋都需要缴纳银两的,但各地银两成色完全不一致,一些衙门衙役竟然征收损耗,如此更加大了民众的负担。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希望铸造1两、5钱、2钱、1钱、5分这五种规格的银元,就命名为大明元宝,图案要求吉祥美,工艺务必益求,如此方能保证大家不释手,利于推广。

各位,这可是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的事业,将来民众如果使用时发现银元缺斤少量后可以到官府所开的银庄兑换,如此大家也在流通过程中不会再上当受骗了。”

一个五十岁的老汉问道:“大,过去官府铸造银元宝金元宝都会杂一些其他材料,如此方能保证银两的成色较好,大是想要这银两成色达到几何?

杨麟笑道:“苟师傅,我想实打实的使用银两,也就是1两的银币价值需要达到1两白银,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民间大规模仿造啊。

大家也知道由于铜不足,各地仿造甚多,除了支付大家工钱之外,我可不想通过铸币赚取什么钱啊。

苟师傅连连点后说道:“大,若真是这样,那么消耗的白银就多多了。

制造1枚一元银币,只需要使用9钱5上好白银,再加上一些铜镍等物资,与工匠师傅费用,如此就可以铸造出1枚1元的银币。

,如果按照这种方法铸造,即使算上其他其他开支,根本没有多大赚啊。

杨麟看了看旁边的范文光,笑道:“苟师傅,我也不想在这方面有什么大的赚

我们虽然现在没有钱,但不要像刘备、刘做那样,竟然用小五铢钱来代替大五铢钱,那样无耻的事我是做不出来的。

我们铸造1元的银币,其价值就要达到1两纹银,不要欺骗乡亲们吧,如此彰显我们信誉,而且还便于流通。

范文光摇摇,看着杨麟道:“巡抚大,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们辛辛苦苦铸造银币而不图利银币,世上谁会这样做呢?”

杨麟哈哈一笑道:“范兄,别不这样做,我杨麟会这样做,只要能够利国利民,即使牺牲眼前利益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各位,大家想想民众艰苦,大家常使用铜币,有的更使用铁币,一贯钱(上千枚)足足有5斤多,搞得每次远出大家都要搞一个褡裢,背着铜币,背着铁币做买卖,民众苦铜币、铁币久矣。

很多少户家挣得一点碎银,但银两成色不一样,造成银两成色亏空。

使用过程中商、胥吏弄虚作假,造成银两重量亏空。

各位,我等推行银币,就像大家使用铜币、铁币那样避免在成色、重量方面出现亏空啊,各位,这是造福民众百年千年大计啊。”

在场的工匠多为小户家,过去多因为银两成色银两重量方面出现亏空,但银币则不一样,每一枚都是官府铸造,不但成色一致重量一致,完全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麻烦。

虽然如此但苟师傅还是摇了摇说道:“大,这银币好是好,你看看这一元银币,5钱银币多是实心圆,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就是这2钱银币,1钱银币也是一个空心圆,不但可以像铜钱那样穿孔串起来,模样只是比小珠钱小一号,看到眼里让着实喜欢。

但大你也知道,我们普通老百姓常多使用铜钱,有的时候更是使用铁钱,这银币好虽然好,乡亲们常常要将铜钱兑换成银两再使用啊。”

杨麟一听,得意洋洋的说道:“苟师傅,各位兄弟想得也是道理。

除了推行银币之外,我这次准备推行与银币等值的宝钞,大家可以随时到各地钱庄等值兑换相应的银币。

在推出银币的同时,我准备推出1元、5钱、2钱、1钱、5分、2分、1分、5厘、2厘、1厘的宝钞,与银币一起使用,大家说说,这银币,这宝钞如何?

常生活中黄金、白银、铜钱虽然都在市面上流通,但钱庄里面兑换起来波动非常大,如此减少波动,以降低民众损失啊。”

颇为惊讶,有的颇为欣慰而有的颇为怀疑,良久苟工匠忐忑不安的说道:“大,这宝钞过去也有啊。

在元朝的时候,在洪武年间都印刷了宝钞,虽然面值有点不同,但最后老百姓都不愿意使用它们啊。

就像铜钱一样,大铸造这银币利国利民,完全可以在市面上流通(过去官府常常铸造50两纹银的银元宝),而市面上流通的则主要是散银,但这宝钞,还是不要推行为好啊!”

杨麟显得颇为惊讶,看着立在下面忐忑不安连连搓手的苟师傅说道:“苟师傅你,你帮我说说这宝钞的额事

旁边范文光见状,笑着解释起二百五的故事,原来在明太祖朱元璋当政时曾经强力推行“大明通行宝钞”,但谁料到大家都不愿意使用。

明太祖朱元璋强制下令,谁举报谁拒绝使用大明宝钞的,一经查证属实,可以赏银250两。

“老百姓非常讨厌举报的,在背地里常常叫这些告密者为‘二百五’,以示鄙视。

杨麟满脸晴不定的听范文光讲完,整个气氛陷一片尴尬,众忐忑不安,苟师傅等更是连连揩掉脸上汗珠准备离开,看到眼前这个气氛,杨麟哈哈大笑道:“各位,有说我杨麟独断专行,但在我这里那里有因言获罪的呢?

各种政策推出前本来就应该讨论,否则的话像这个二百五,像其他很多政策,这不是自讨没趣,大家说说,是不是呢?"

见杨麟如此,方长舒一气,范文光轻叹道:“大,卑职认为这银币没有问题,就像市面上流行各种铜钱那样,使用起来实在太混了,有了这银币就可以了啊."

杨麟呵呵一笑道:“范兄,各位师傅,太祖发行大明宝钞,大家说说,这个大明宝钞是怎么回事呢?"

苟师傅被赶鸭子上架,迫于无奈,绞尽脑筋的回忆起老所说的大明宝钞的事,好像当时宝钞面额非常大,最少1两,最多3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