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摄政大明 > 第二百四十六章.德庆皇帝的动作【第二更】.

第二百四十六章.德庆皇帝的动作【第二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是向德庆皇帝行了大礼,然后默默的站起身来,把上的官帽摘下,并捧在怀中,接着又默默的退到了一边。

接下来,养心殿内不管发生了何事,都已是与他无关了。

…………

此时,养心殿内的一众阁老与尚书们,看到德庆皇帝在三言两语之间已是打发了冯坡,朝中除了原先的那几个实权空缺之外,如今又多了一个刑部尚书的空缺,也皆是眼热切,蠢蠢欲动。

最先忍不住的,却是阁老程远道。

程远道身为太子朱和堉的心腹,自觉在这个时候应该帮助太子争取一些好处,所以冯坡不过刚刚退下,他就已是迫不及待的抢先出列发言。

“陛下,如今冯尚书告老还乡,之前又有刑部侍郎闫鹏飞被收押问审,如今刑部三位主官只剩下了刑部右侍郎李立德一,不免手缺乏、影响朝务,所以臣请陛下另择贤能补充。”顿了顿后,程远道又说道:“臣以为,太子少保曹荣曹大,这些年来辅导太子、谨身护翼,又一向练,正是接任刑部尚书的最佳选。”

听到程远道的话后,德庆皇帝眉微皱,色间闪过了一丝不快。

如今冯坡不过是刚刚告老还乡,还在养心殿内,程远道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争夺好处,未免有些太着急了,虽然官场之上“走茶凉”只是常态,然而一些面子上的功夫还是需要做的,程远道如今却是有些失态了。

不过,对于眼下的这些实权空缺,德庆皇帝也确实有意留给太子一部分,所以虽然不满程远道的急切,但终究还是没有出言指责。

然而,程远道虽然最先出手争抢,但太子一党的众官员之中,除了少数几之外,却大都有一个相同的缺点——那就是这些不缺学问、不缺品、也不缺声望,但办事的能力与经验却总是存在着疑问。

所以,程远道的建议,也很快就被反驳了。

“陛下,老臣以为,刑部尚书之位固然需要有接替,然而程阁老所提议的太子少保曹荣却绝不是合适的选,这位曹少保固然是当世大儒,但在担任太子少保之前,最高也只做过太常寺卿,只是负责掌管礼仪祭祀,于刑部的审侦之道并不通,如今原刑部冯尚书告老还乡、原侍郎闫鹏飞收押候审,正需要一位善此道的官员坐镇,老臣以为,如今最合适的选是河南按察使林承泽,还望陛下明鉴。”黄有容出列说道。

河南按察使林承泽,虽是被黄有容推荐,但他却是另一位阁老沈常茂的门,显然这是沈常茂与黄有容二合作的一部分了。

果然,随着黄有容出列发言,沈常茂也随之出列表示赞同。

另一边,吏部尚书宋启文出列道:“陛下,山东左布政使张伯崇任期将至,此已是先后在云南、广西、贵州三道担任地方长官,在任期间的政绩皆是出色,如今年纪也适合,臣以为当是接任刑部尚书的最佳选。至于黄阁老与沈阁老所提议的林承泽,如今任期未满不说,且吏部对他的历年政绩考核,也不见有太多出色之处,臣以为还需要继续在地方历练,还请陛下明鉴。”

许多说,周尚景在朝中势力,一半来自于吏部,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有些道理。

吏部掌管天下官员的考核、升迁与调动,说是朝堂中的核心衙门也不为过,周尚景掌握了吏部之后,在与相争之间,也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比如现在,宋启文仅仅只是一句“历年政绩考核不见有太多出色之处”,就顿时让林承泽接任刑部尚书的希望少了一半,即使有黄有容以及沈常茂这两位阁老的全力支持,却也不能避免。

这些年来,德庆皇帝不止一次想要整顿吏部,让吏部摆脱周尚景的影响,奈何周尚景对吏部的经营,比赵俊臣对户部的经营还要更加牢固,若非是周尚景的亲信门,也根本坐不稳吏部尚书的位置,如此尝试几次之后,因为吏部太过紧要,为了避免江山动,德庆皇帝也只能暂且放弃了。

另一边,随着宋启文的发言,周尚景也随之出列,却并没有直接为自己的门张伯崇争取刑部尚书的位置,反而转移了话题,说道:“陛下,如今除了刑部尚书的位置以外,朝中还有一个刑部侍郎、一个工部侍郎、一个副督察御史,总计三个空缺,老臣以为,这些空缺也应该尽快找到适合选接替才对。”

周尚景的这些话,却是在提醒朝中各大派系,如今朝中空缺的实权官位不少,不必只盯着一个刑部尚书的位置争抢——这是暗含着要与其他派系合作瓜分的意思。

当然,在朝中各大派系之中,周尚景的权势最大,自然也要分得最大的好处。

而就在朝中各大派系纷纷发言之际,工部尚书左兰山则是不住的向赵俊臣打眼色。

左兰山并不清楚赵俊臣如今已是与周尚景达成了协议,还以为赵俊臣会全力为李立德争取这个刑部尚书的位置,所以眼见各大派系纷纷发言,但赵俊臣却依旧沉默,不由有些着急。

左兰山却不知道,赵俊臣若是有心为李立德争取刑部尚书的位置,那么他就不会任由冯坡告老还乡了。

实际上,德庆皇帝恐怕也不希望刑部尚书的位置由李立德接任,毕竟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再加上户部与工部,在朝中六部衙门之中,竟是有一半被赵俊臣掌控,到了那个时候,赵俊臣的权势发展也会脱离德庆皇帝的掌控,这是德庆皇帝绝不愿意看到的。

恐怕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德庆皇帝才会任由冯坡告老还乡。

不过,出于各种考虑,即使只是装模作样,赵俊臣如今也应该出面争夺一番。

所以,在左兰山的不住暗示下,赵俊臣终于出列,说道:“陛下,臣以为,如今刑部手空缺,正应该由熟悉刑部的官员接任刑部尚书的位置,臣举荐刑部侍郎李立德,此办事练,也在刑部任职多年,正是最适合的选。”

随着赵俊臣出列发言,左兰山也连忙出列表示赞同。

然而,因为李立德在资历、功绩、能力等方面的缺失,赵俊臣虽然举荐了,但很快就被各大派系驳斥了。

当然,对于其他几位阁老所提议的选,赵俊臣也是找着各种理由反驳,毫不相让——包括周尚景所提议的张伯崇也是如此——虽然赵俊臣已经与周尚景达成了协议,但赵俊臣却不愿让德庆皇帝察觉到这一点。

…………

如此,几位阁老与六部尚书们在争吵许久之后,在德庆皇帝的拍板定论之下,朝中的那些实权空缺,所有的接替选也终于尘埃落定。

最终,原山东布政使张伯崇在首辅周尚景与吏部尚书宋启文的全力支持下,还是成为了新一任的刑部尚书——这个的黑点确实很少,所以其他派系虽然有心反对,却也找不到太多理由,而周尚景一派也借此获得了最大的好处。

而正如周尚景所推测的那样,因为赵俊臣没能为李立德争取到刑部尚书的位置,德庆皇帝出于补偿考虑,同意了李立德接任山东布政使的位置,如此在赵俊臣的门下,也终于有了一位封疆大吏,这对赵俊臣而言,产生的好处将是长远的。

接着,又在赵俊臣的强烈举荐下,原大理寺少卿秦怀远成为了新的刑部右侍郎。

此外,另一个刑部左侍郎的空缺,则是被沈常茂的门林承泽得到了。还有副督察御史的空缺,则是被太子一党的曹荣得到了。至于秦怀远接任刑部侍郎之后,所留出来的大理寺少卿的空位,则被黄有容的门石则贤得到了。

显然,虽然太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