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真的想用枪也不能去派出所找,最好能找到自动步枪。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那玩意洪涛知道什么地方有,就是有点远,光靠自己一个
暂时去不了。
既然弓箭和枪暂时都没有,那么弹弓子成不成呢?这个武器洪涛连续试了三天,结论是时灵时不灵。钢珠对
骨的
坏能力肯定是不错的,但还达不到轻易打透的程度,尤其是正面。
按说这种威力对付活
足够了,一下肯定让对方趴下。但用在丧尸身上好像就不太灵了,光把骨
打裂甚至打碎,只要不明显
坏里面的大脑,它们就和没事儿一样,该
啥
啥,气
不!
要是再增加皮条数量吧,洪涛自诩双臂没有神力,勉强拉开几次不仅太费劲还影响瞄准,手直哆嗦,十多米开外一次打不准,基本也就没有第二次
击的机会了。
“还是自力更生吧……”一直想到吃晚饭也没想出太好的武器来源,洪涛只好选择了最费时费力、还不见得好用的办法,自己造!
造啥呢,弓箭和枪肯定都不成。前者虽然具备技术和材料,但除了自己基本谁都不会用,造出来也没啥意义。后者是真没设备,更没材料,还没图纸,就算勉强造出来了,没有子弹还是白搭。
“混了好几辈子,还是你好用啊!”不过有一样东西洪涛既会造又会用还好使,且容易普及,那就是弩!
别说洪涛了,只要稍微练练,多
击几次,初秋、张柯都能用。而且这东西还有个优点,在谁手里用威力都不减,不会因为技术、力量啥的影响战斗力。
和前几世比起来,现在洪涛造弩的手法可以说是鸟枪换炮了,起步就是钢板弩,不带凑合的。实际上想凑合也没条件,目前能找到的弩臂材料只有一种,板簧!
板簧,全名叫钢板弹簧,俗称弓子板。大概意思就是几片长条状的弹簧钢板摞在一起,固定在车轴上支撑车厢。
以前的汽车悬挂系统都是用板簧,被称作硬轴。后来才开发出独立悬挂、
叉臂、多连杆什么的,增加了舒适
降低了载重量。但货车和部分要求载重的车辆,后面的载重
至今仍在使用硬轴和板簧。
既然普通客车都不用板簧了,洪涛家在二环内,大部分货车也进不来,那他去哪儿找板簧呢?答案是非常容易,三
车、残疾车、还有越来越多的电动老
乐,悬挂系统依旧采用了板簧。原因无它,这玩意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故障率低。
“我拆、我拆、我拆拆拆!”要说造车,洪涛只能当
贩子,但要说拆车,那他就是总指挥兼总工兼小工了。谁也不用,一个
拿着工具出去,二小时就拆了一辆三
车、两辆老
乐,拖着一大堆弹簧钢板满载而归。
“洪爷爷,您这是要做弓箭?”张柯看到长条状还有自然弧度的钢片子,虽然不知道是啥,但脑子里第一个念
就是武器!
“嘿嘿嘿,算你猜对了一半儿!今天我要挑灯夜战,去把电线轴拿来!”聪明的孩子谁都喜欢,洪涛喜欢谁就愿意把会的东西教给谁,不想学都不成。于是张柯就成了临时小工,专门负责端茶递水送工具。
三
车的板簧与老
乐的板簧还不是一个尺寸,三
车的比较薄,6毫米厚,6厘米宽,80多厘米长,弧度高11厘米。老
乐的稍短,70多厘米长,但比较厚,有7毫米。
到底那种最适合做弩臂呢?洪涛也不知道,得一样做一个试试效果。具体做法很简单,先把弓子板绑上钢丝试试拉力,太硬了就想办法让它变软,太软了就再加上条短弓子板变硬。
实际结果是太硬了,洪涛都拉不满。这时就该角磨机上场了,一顿火花带闪电,6厘米宽的三
车弓子板两端就变成了4厘米宽。
再试,不合适就再切细。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多,弩臂终于定型成功了。一款用三
车弓子板做的稍长一些,一款用老
乐弓子板做的稍短点。
接下来就是弩身,这玩意更简单,找根5*10的木方子锯成80厘米长。窄边向上,用角磨机蹭出一条浅浅的凹槽用来放置弩箭。
弓子板中间本来就有个固定螺栓用的孔,下面再钻个孔,用两根12厘米的长螺栓固定在木方子顶端,妥妥的成型了。
弩机就用切下来的弓子板废料凑合,拿角磨机磨一磨,啥模样不模样的,只要小时候做过火柴枪、钢珠枪、
子,都知道弩机怎么弄。在弩身上穿两根细螺栓固定在侧面,能挂住弓弦即可,弹簧都不用。
先试试弩臂的效果再说细节、轻量化和
体工程学,否则折腾半天,轻便、美观、实用了,结果弩臂效果不好,前面的全是无用功。
“绷……嘡……嗡……”弩箭是最简单的,洪涛直接拿了根不锈钢筷子磨尖放上去,站在五米外,对着院门扣动了弩机。
“……洗洗睡吧,明早再说!”筷子准确的钉在了院门上,至于说瞄准啥的,那是细节,洪涛主要想看的是弩臂的拉力够不够。
当他抓着筷子尾部,脚蹬院门,从一只手变成两只手,依旧没有拔动分毫之后,弩臂的拉力测试基本就算过关了。筷子至少扎进去两寸,把包着白铁皮的松木板都贯穿了,这个劲
儿击穿
骨毫无问题。
老天爷仿佛知道洪涛要
活,所以后半夜下起了小雨,下到凌晨不光没停还大了起来。既然老天爷都不想让自己出去,那洪涛索
就顺应一次天意,踏踏实实的在天棚下面继续完善钢板弩。
经过昨晚的试
,弩臂的拉力足够,但有个小问题来了,这个拉力自己踩着弩臂双手才能拉动,初秋和张柯咋用呢,她们俩的力气肯定不够。
这时候有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是用偏心
组,一个是用滑
组。最终洪涛选择了滑
组,虽然偏心
组更有效,可是它也更复杂,不如滑
好找。
弩臂两端各焊上一个滑
,在弩身靠前三分之一的位置,一边也装上个滑
,形成左右各一套定滑
和动滑
组。
初中物理老师教导我们说,定滑
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方向。弩身两侧的滑
就是定滑
,它把弓弦向后拉的方向给改了,变成弩臂滑
向着定滑
的方向。
而弩臂两端的滑
就是动滑
,初中物理老师又说了,动滑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它能省力。省多少呢?一个动滑
省一半!
知识这玩意很奇妙对吧,简单的四个小滑
,几块钱的玩意,就能让一把可以
穿两寸木板的强弩,变成连十多岁小孩都能拉开的玩具!
张柯确实能拉开,也能端起来发
。不过这个玩意还是太糙了,没有望山不好掌握
击距离,严重影响了准确度。
下面就全是
细活儿了,找来门帘里的磁石条镶嵌在弩身上的凹槽里吸住弩箭,防止因为动作掉落。在弩身上开槽增加复位弹簧,进一步完善弩机。
磨圆磨光弩身木料,在不影响弩臂拉力的
况下做几个镂空处理,尽量减轻整体重量、调整重心。通过多次试
,大概找到落点散步,做出简单的望山……
雨都停了,中午饭也吃完了,洪涛还在天棚下面忙活呢。光有弩不够,还得有合适的弩箭。不锈钢筷子就那么两副,还不能被磁石吸住,没啥用。
以前钓鱼时在野外扎帐篷用的地钉倒是不错,原装的当然不灵,那些地钉就是凑合,又短又软,碰上碎石和泥土地面根本固定不住帐篷。
洪涛用的地钉都是找小加工厂订做的,半米长的结构钢,比筷子稍粗点,只要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