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和孩子睡里面,把两张桌子拼一拼……”
在疆省生活久了的
都知道一个规律,别和少数民族牧
讲汉
的道理,生活习惯不同,文化不同,有些理讲不通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男
应该就是本地汉
,看到凶神恶煞般的洪涛,也只能放弃,顺便连晚上借宿的事儿都省了商量,谁敢往外轰啊。
“地上,地上舒服……你的名字?”对这个安排洪涛很满意,用斗篷遮住斧子开始聊天。
这个男
应该很有故事,而且还在救赎者基地里待过,说不定能通过聊天,从他嘴里了解到很多伊斯扎韦不愿意说的东西。
“哦,看我这个记
……我姓方,方文麟……您应该是哈萨克吧?”对于洪涛递过去的烟丝盒,男
倒是没客气,从写字台的抽屉里拿出一小叠裁得整整齐齐的烟纸,仔仔细细的卷了起来。
“柯尔克孜……做什么的,以前没有丧尸做什么的?”洪涛依旧是撕了条报纸卷烟,两
差不多同时卷好,可模样真是千差万别。洪涛卷的大炮能有手指
粗,方文麟卷的最粗一
勉强能赶上筷子,只能算高
炮。
“……就在基地北面,六星街旁边,伊犁师范大学里教书。”这个问题方文麟显然并不想聊,可是被问到了又不能不说,犹豫了一下才伸手向北指了指。
“你姓方、卡米拉、于佳……汉
家里都一个姓!”洪涛先在心里小得意了一下,自己猜对了,这家伙是个大学老师。
可疑惑随之而来,当初听见两个孩子的名字时就想问来着,现在更要问了。当爹的姓方、闺
叫卡米拉,儿子叫于佳,就算孩子的母亲是少数民族也没这么
的。
“……是养
和养子……呃,不是我的孩子,朋友的孩子……”
对于这个问题方文麟更是不想谈及,可是瞄了瞄洪涛的腹部,再想想那把斧子,没辙,不想聊也得聊。好在对方是个连汉话都说不利落的牧民,说说也无妨。
恍然大悟,洪涛忍不住拍了大腿一下,原来这三
根本就不是一家,所以才姓氏不同。真不是自己想象力欠缺,是时代不同了。
这年
很少有流民会养别
的孩子,哪怕再亲,多一
就多一份嚼裹。自己吃了这顿还不知道下一顿在什么地方呢,养孩子的负担太重。
“我、送羊
……你读书多、聪明……多讲里面,我能听明白,说不好!”能这么
的
必须很有故事,所以还得
挖!不说?不说就撩衣服露斧子,再不说腿上还有枪呢!
俗话讲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今天方文麟算是碰到硬茬子了。讲吧,第一次见面有些话不好讲。拒绝吧,
家对孩子那么好,看上去又那么淳朴,也不合适。只好挑挑拣拣、躲躲闪闪,顾左右而言他。
可是等酒菜买来,几
酒一下肚,他就再也管不住嘴了。心里憋了几年的苦闷,恨不得都一次
抖落出来。谁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未到伤心处啊。
方文麟和洪涛一样,都属于第一批参与建立幸存者团体的
,还是准骨
。当时疆省的幸存者团体主要是3个,一个在乌市,一个在伊宁,还有一个在南疆的喀什。
大概在丧尸病
发3年多的时候,三个团体受到了复兴联盟的影响决定合并到一起壮大力量,放弃乌市和喀什共同建设伊宁。
当时这个决定在伊宁基地的管理层里并不是全部支持,理由很简单,民族成分太复杂,伊宁基地主要是汉
和哈萨克、蒙古族。
乌市那边除了汉
和部分少数民族还有很多从俄罗斯、蒙古来的国外幸存者。而喀什则是以维族和柯尔克孜族为主。
这么多生活习惯不同、文化不同、甚至国籍都不同的
凑到一起。虽然
数多了,可矛盾肯定也多,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谁也说不清。但当时伊宁基地的主要管理者还是想试一试,于是大联合开始了。
套用一句俗词儿,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合并之后没多久,原本担心的问题就出现了,且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分裂,一部分
离开了伊宁基地。
但这并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而且第二次比第一次还激烈,居然动用了武力,原因就是因为宗教。
乌市来的幸存者管理者,尤其是俄罗斯族想要恢复宗教信仰,还是他们的宗教信仰,并拉拢了部分哈萨克和蒙古族。汉
自然不愿意,两边从高层的争吵发展到全面对抗,最终导致了火并。
这时候,令汉
团体意想不到的是,来自乌市的汉
领导者突然临阵倒戈,从背后
了原本的管理层一刀。不仅致使冲突失败,还差点把管理层一网打尽。
带
反抗者全被屠杀,下面的很多
也因此被驱逐出基地成了流民。从哪儿之后,从乌市来的汉
首领就成立了救赎者,自封为主教。
做为胜利者的俄罗斯族成了基地的第二大势力,他们的
目叫萨宾,任总司令,负责管理整个基地的政务和军务。
但实际上伊宁基地有点类似****的管理方式,所有成员都必须信教。这样一来权利也就等于归于主教了,谁反对主教、谁就是反对救赎者,也就是反对伊宁基地所有
,马上会被清除掉。
那个苦修会,名义上是个宗教团体,没事儿还经常出来布道,但骨子里其实就是主教的特务机关、宗教警察和教育机构,权利非常大。
关于救赎者宗教的内容方文麟并不是很清楚,他就是在第二次分裂时被清理出来的,只是由于担任的是偏技术的工作,并不算核心管理层才幸免于难。
卡米拉和于佳的父母就没那么幸运了,全都死在了那场火并中。做为他们的朋友,方文麟没把孩子留在基地里,而是带着他们一起离开,这些年一直在流民聚居区里勉强维持。
至于说以后怎么办,方文麟除了苦笑就是摇
。他的右腿当时中了流弹,弹
虽然没留在里面但骨
伤了。在缺医少药的
况下,能活下来就是幸运。
让一个浑身没多少力气的教书匠,靠体力劳动养活两个孩子,还养大了,也算是奇迹。可孩子大了怎么办,他想了也没用。
当初方文麟之所以拼了命也要把孩子带出来,为的就是不让他们成为救赎者的工具。啥救苦救难向神赎罪,能蒙别
蒙不了他,救赎者搞得这套东西是个啥目的,他也是一清二楚。
跑是跑不掉的,也没地方跑。留下来,将来孩子有很大可能还是会进
基地,尤其是卡米拉。她只要到了10岁,百分百会被那些修
选中,带回基地也成为修
。
除了救赎者基地的事儿,洪涛还趁着方文麟醉酒话密,不动声色的问了问伊斯扎韦。
按照方文麟的说法,这个
商是三个团体合并时从南疆来的,由于能说会道在这里混的不错,还捞上个小官当,所以在第一次分裂时没有离开。
可是在第二次分裂时他没选对大腿,最终成了失败者,也被赶了出来。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
虽然出来了,可
份还在,尤其是和基地里那些站对了边的维族幸存者还有藕断丝连的关系。
也正是靠着这层关系才很快又站住了脚,成为流民聚居区里比较大的商户。至于说他到底认识基地里的谁、有多大能量,方文麟也不清楚。
以他的
格和这种投机商肯定没啥可聊的,只是因为大家同为倒霉蛋才勉强算个熟
,见面打招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