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的1979 > 6、邮票

6、邮票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李和每天只是吃了睡,睡了吃。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天晚上跟李老喝多了一点,酒劲涌了上来,懵懵懂懂,稀里糊涂就躺床上睡着了,中途被热醒的时候,又起来自己灌了一碗凉水。

然后后半夜都是一些七八糟的梦。

突然又感觉脸上热乎乎湿乎乎的,仿佛有在对着自己喘息,清醒又不清醒,也不知道怎的就联想到了是张婉婷,下意识地觉得不对。

费劲吃的力气要睁开眼睛,最后终于勉强睁开了。

一只毛茸茸的狗,正伸着舌对着自己,李和气的一胳膊就把他撸了下去。

平常李和睡觉的时候,屋里都是上门栓的。

可能昨晚付霞走的只是单纯的关了门,要不然这只狗也进不来。

他好像记得是付霞把自己身上衣服剥了下来。

李和下意识地伸手去遮自己身无寸缕的躯体蛋子。

穿好衣服站起来,大黄狗一骨碌地从地上起来,摇摆尾地朝他过来。

李和又生气的踢了大黄狗一脚,大黄狗灵活的躲开了。

到井边漱了漱,又胡洗了把脸。

用手指顺了顺发,有点长了,是时候理发了。

进了前院客厅,李老还是一样早早的出去了,见不着

付霞端了一盆水正在擦窗户,还把被褥从衣柜里面翻出去晒。

看到李和进来,赶紧从桌子上给李和盛了一碗稀饭,拿了一个咸鸭蛋,“你昨晚喝吐了,还有记没,身上吐得都是。”

“昨晚你给我脱掉的衣服?真不好意思,下次真不要这样。”自己要是酒后把持不住,要是真被看见了,李和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这姑娘有个什么要求,自己要是不妥协,加个坏心眼去举报,自己就是妥妥的流氓罪了,三八大盖不是吃素的,子弹费还要自己出。

付霞噗嗤一笑,“哪有啥子,你年龄还比我小呢,我拿你当弟弟一样呢?不用害臊的”

笑得摇曳生姿,前面的一堆,晃颤,李和心里一叹,这姑娘是不能再留了。

越老,胆子越小。

李和吃完饭,就出门去巷找个路边剃师傅,准备把发剪了。

太阳已经老高,已经是8点多了。

师傅也才四十多岁,一把推子,几把剪刀,一把椅子,一个小壶……

已经有几个蹲在旁边排队,都是巷的老邻居,一起吹牛打:谁家买了进的彩电,谁家涨了工资,谁家升了职,谁家孩子出息,谁家摆摊发了大财

诸如此类。

总之谈到钱的时候,都是两眼放光。

也有不少摆摊的,大部分是卖菜的,虽然被市管会撵着跑,但是还是乐此不疲。

这个时候市管会相当于城管,但是管辖范围比城管大,不止管小贩占道经营,也管城市路灯,环境卫生。

市管会一直都是小贩、个体户的天敌。

至于电影里面演的警察、公安撵着的一般是票贩子和倒腾外汇券的,警察是不会管小贩、个体户的。

70年代末说商业发展可能有点勉强,但是八十年代初就不一样了。

第一批发户是实打实的活跃于八十年代初,许多第一次尝到赚钱的滋味,什么样的政策都挡不住他们的脚步了,谁敢挡他们挣钱,他们就敢拼命。

他们有农民,有待业青年,横冲直撞,这是商业的野蛮生长。

只是有些可能他们过于低调了吧,始终财不露白。

像年广久这样明目张胆炫富的真没几个。

以伊明山,鲁冠求,李书服这批为代表。

可能受限于眼界,学历,文化层次,这些大部分都只是普通的中产阶级。

闻名中外的“中国大妈”有一部分都是这个阶段发家的。

八十年代中后期,最多的是国企部,下岗职工,也纷纷投商业大军中。

万元户已经不算稀,百万富豪,千万富豪也是一大把抓。

比如,任华为,王万达。。

到九十年代前后,一批知识分子看到不识字的农民做生意都能手拿大哥大,出桑塔纳。

知识分子感叹,“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

于是纷纷下海,投到轰轰烈烈的创业大军中。

知识分子一直是话语权的代表,赚到钱以后,不满发户的称谓,纷纷给自己冠上了企业家的名

到处谈企业家,又巧妙的运用了影响力,倒体制的改革。

福布斯前50的,基本都是这批,例如,史巨,马企鹅,俞东方,马阿里。

“哎,小伙子,到你了”,剃师傅剃完一个就招呼李和,“你怎么剪?”

“寸,越短越好,点就行”。

十分钟后,李和黑色锅盖换成了那自以为特别顺心的米勒寸,乖乖学生变成了服刑期满员。

“这样顺眼多了。”李和不断的揉着,笑着。

他自己顺眼了就行,别喜欢不喜欢,他可管不着。

又骑自行车去了朝阳的邮局,他一连几天去了学校发现还是没有收到张婉婷的信,索就又写了一封信寄去,再把自己住的地方的地址告诉张婉婷。

信的内容无非还是啰里啰嗦的家长里短,并没有什么新意。

“妹,别买那么多,一张就可以了,我工资可都给你了,回家报不了账,老娘肯定是饶不了我的。”

柜台上一个20多岁年轻对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说道。

“哥,你别管,我就喜欢这个猴子”,小姑娘还是坚持对柜台里面说道,“师傅,再给我多拿点”。

李和把写好的信封给柜台里面,就朝小姑娘那边看去,居然是80版的猴票。

猴票,是邮票总公司于80年所发行的一套生肖邮票。它是中国所发行的第一张生肖邮票,刚好是庚申年,就叫庚申猴票。与猴票同时发行的还有一枚首封。

也许,过个三十年,原先8分钱的邮票能涨到几万块,创造了一个升值话。

对于集邮者来说,如果能够拥有一张80版《庚申年》猴票,那简直是一生荣耀。

可惜的是,幸运者只是极少数。

李和笑着说道,“眼光不错,多买点是对的,这玩意以后还能升值”。

“谢谢”小姑娘诧异的看着话的李和,又转对年轻说道,“你看,家都说我眼光好”

年轻瘪瘪嘴,“他说好,他怎么不买”。

李和不是不想买,而是不好买。不是整版的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升值空间,想淘个整版太费力,不是随便跑个邮局就能买着的。

传说升值千万就是传说而已。

一两百万倒是有可能的,集邮拍卖场上一两百万是常事。

说艺术价值,它只是印刷品,印刷比较美的印刷品。

谈历史价值,还不如费点力气去淘大清的大龙邮票。

想通了,李和就没在猴票的事上多做计较,有费那个劲的功夫,还不如去多撸几套房子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