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司礼监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门开,后门张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门开,后门张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以后谁养谁,谁罩谁,不定的事呢。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能确定的就是,良臣一定会回来找

打客印月那里出来后,良臣便准备去宣武门那边找宋献策。走到半道改变主意,决定先去鸿胪寺的驿馆那里看看。

付钱之前,总得先验验货。

到了驿馆那里,却发现没什么动静。

良臣倒是淡定,举目四望,想看看有哪位老仙在那掐指一算,又或有什么稀罕物面世,上书什么亡什么兴,然后引得一帮吃瓜群众在那惊叹连连,最终造就一桩千古之迷。

结果,都没有。

大街上扎团的倒是多,可家那是和商贩讨价还价。驿馆那边,更是平静如常,建州如往常一样出出,丝毫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难道宋康年那混蛋真敢收钱不办事?

良臣打了个突,直觉就算这会他赶到四海客栈,恐怕宋献策也早就跑的没影了。

,不可信啊。

,更不可信啊。

他无比失望,为自己上当受骗愤怒时,不远处有个扛着子的小贩勒着嗓子大喊着走了过来。

“冰糖葫芦!冰糖葫芦!两文钱一串儿!”

这小贩嗓门极大,虽然四九城的街道繁华依旧,但还是盖不住他那独有的大嗓门。

想吓(he)死小爷噢!

小爷是随身没带扩音器,不然怼死你。

先来串糖葫芦压压惊…

良臣摸出枚小平钱,朝那小贩招了招手:“卖糖葫芦的,给我来串!”

“好勒!两文钱。”小贩笑容满面的扛着子走了过来。

将钱递给小贩后,良辰顺手就从上拔了一根糖葫芦,张就咬了起来,顿时一酸甜之味涌上心

果然还是大锅熬出来的香,后世的那些糖葫芦只有味,却没有那种沁鼻息的感觉。

“大哥,你这手艺绝了!这辈子我都没吃过这么好的糖葫芦。”糖葫芦,是良臣幼时的记忆,如今吃到正宗的,顿时赞不绝

“那可不是?小哥打听打听,我宋家的糖葫芦哪个吃了不说好?…咱是祖传的手艺,那叫一个顶呱呱…”小贩顺杆上爬,得意的自夸起来,调门高高的,隔多远都能听着。

良臣哈哈一乐,懒得听这小贩自吹自擂,嚼着糖葫芦漫无目的向远处走去。他是想自己到底是去四海客栈碰碰运气,还是直接去车马行跟车返乡。

“买糖葫芦喽,买糖葫芦喽!”

前方,一群七八岁大的孩童叽叽喳喳,又跑又跳的奔了过来。良臣险些撞到他们。

这帮孩童许是家里大给了钱,兴奋的围着那卖糖葫芦的小贩,嚷着要买。

“好,别急别急,都有都有…”小贩见到这么多孩子要买,嘴都快笑歪了。

这帮孩子买到糖葫芦后,蹦蹦跳跳的又回

他们的童真模样让良臣会心一笑,小时候他也经常缠着妈妈要糖葫芦吃。

孩童们奔远后,良臣已是拿定了主意,决定还是去四海客栈找一下宋献策,不管他在还是不在。

去宣武门那里,得经过鸿胪寺的驿馆,良臣想叫车过去,但街上太多,过去的马车上都满了。不得已,他只好往前走一段。

经过驿馆那时,却看到刚才买糖葫芦的那帮小孩子都聚在馆驿大门边上玩耍,一边做着良臣也不知道的游戏,一边唱着童谣:

“前门开,后门张。前门引进虎,后门引进狼。左边一个卫,右边一个卫,不管虎与狼。鹿吞食东北,虎要吃大狼,狼要吃大虎,最后都成了李二郎。”

那帮孩子似乎怕别听不到般,将童谣唱得响亮非常。并且,他们始终就是在驿馆外面玩闹,不去其它地方。

听到童谣的前两句时,良臣已是停下了脚步。

几句听完,他笑了起来,因为他品出味来了,赶这帮孩子就是宋献策的托。

联想到历史上宋献策最擅长的就是弄童谣,也算是专业对

先前,倒是冤枉了这家伙,家还是办了事的。

童谣中的“鹿吞食东北”,很明显是指辽东,而“左边一个卫,右边一个卫”则是在变相的指建州左右卫。

“李二郎”就不用说了,这世上除了那个杀兄灭弟、父禅位的李世民,还能有谁当得“李二郎”一称?

整段童谣放在一起,便是直指辽东。辽东现如今有哪家是兄弟关系紧张的,除了建州左右卫,没有其他家了。

不论兄杀弟,还是弟杀兄,这童谣总能应上主。

而对大明而言,不管是老大尔哈赤,还是老二舒尔哈齐,他们都是虎狼。

童谣一起,驿馆里的建州懂汉话的不少,自会有揣摩其中意思。连带着朝廷官员们恐怕也会议论纷纷。

舒尔哈齐能不能听到,又能否理会明白这童谣所指,避免被他哥尔哈赤害死,就看他本造化了。

良臣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他总不能直接刻个“真兴,大明亡”的木牌塞鱼肚子吧。

不过,手段还是有点糙。

这帮孩子就围着驿馆打转,有心稍一想,就知道是有背后指使。

如此一来,这童谣便会失去价值。

弄不好,舒尔哈齐还以为是明朝一些对建州不满的官员暗中授意,目的是要他兄弟彻底反目呢。

还好,唱了一会,那帮孩子中有个稍大些的便领着比他小的走了,倒是没走太远,在里许外继续玩闹。与此同时,远处还有一帮孩子也在传唱着同样的童谣。

良臣一路走下去,前前后后见到了六拨传唱童谣的孩童。一些大听了这童谣唱的稀,好的凝听细下,然后议论起来。

看这况,用不了一两,全京师的都得听过这童谣。

还行。

良臣点了点,这年也没什么有效快速宣传途径,相传是最好的宣传办法。

古来今往,借助童谣造反或讽刺的事迹层出不穷。当然,这还是属于没有格的传播方法。

造些妖书,弄些迹出来,才算有档次。

经过一条小胡同外时,良臣有点尿急,附近又没有公共茅房,于是他四下看了眼,便偷偷溜进胡同,想就地解决。

胡同里是有住户的,十来家的样子,这会,倒是没有出来,要不然良臣就得尴尬了。

摸到处墙角,良臣就摸出鸟儿,“嗖嗖”的尿了起来,尿的正爽时,冷不丁耳畔传来一个小孩子的声音。

“前门开,后门张…”

“好,都对,拿去买糖葫芦吧。下一个!”

声音怎么那么熟悉,良臣将鸟儿收起,踮起脚尖朝院子里望,可够不着。索手脚并用,爬上墙,朝里一看,就见宋献策躺在一张竹椅上,右手拿着扇子,左手拿着一摞铜子,正在挨个听帮孩子背童谣呢。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