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寒门状元 > 第一九八章 备考府试

第一九八章 备考府试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好像当初苏云钟教给沈永卓那些学生考县试的办法一样,在四书五经中分成仁义道德等类型押题,各类题都背上几篇优秀范文,考试的时候只要是同类型就可以引为己用。

能押中题那自然最好。不能押中也能学习一下,总归对应试有好处。

并不是冯话齐不想好好教,实在是到了府试和院试这个份儿上,他能帮忙的地方已经很少,他自己本身也不过就是个秀才。

沈溪其实知道这种死记硬背作用不大,好在前世他谙八文的写法,担任鹭岛大学教授期间曾与编撰过《八文编汇》的龚大师长期书信流,明清诸八文大家之文,以及历科程墨、各省宗师考卷,差不多看过六千余篇,他自己作出来的八文章理真法老,花团锦绣,曾得龚大师称赞,这才是他参加科举考试的底气之所在。

沈溪备考沈明钧夫和惠娘都帮不上忙,虽然他们没奢求沈溪这一次府试会过,但既然考了,总归要有个盼

惠娘思来想去,既然冯话齐那边没有什么好办法,她就要发挥一下身为商会会长的优势,准备去为沈溪请个“举老爷”回来,单独辅导沈溪功课。

沈溪知道后却赶紧阻止惠娘这种“烧钱”行为。

这年只要考中举,社会地位突飞猛起,因为举见了知府这样级别的官员都不用下跪行礼,也就是说,在官方所定的品阶中,只要中了举,那就跟正五品的官差不多。

当然说是一回事,实际上又是另外一回事。要是举跟知府划等号,汀州府少说有几十个知府。

这些举都是眼高于顶的一类,这些要么在闭门苦读准备考会试,要么在等着哪个地方官员出现缺额赴任,成天做着当官的美梦。

别说请个举回来要多少银子,就算能花得起那银子,这些也不会好好教。

他们根本就不把自己当成是凡,怎会纡尊降贵教小孩子读书,那不跟市井的“穷秀才”一个档次了?

**************

ps:第一更!

明朝中叶,学塾教育还没有形成定例,这时候的八文也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远没有达到巅峰,塾师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方法教导学生,所以水平参差不齐。一直要到清康乾年间,学塾才会把哪个阶段学什么规划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这在《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中都有具体体现。

从这样的学塾教导出来的学生,都成了应试机器。(未完待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