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寒门状元 > 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场(第三更)

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场(第三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形骸,极有个,一身白衣骑在高大马之上,脸上胡子剃得净净,双目灿若晨星,鼻如悬胆,嘴角一抹不羁的笑意,活脱脱一个英俊潇洒的白面书生。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无弹窗 小说阅读最佳体验尽在【小说】)

再加上其一副狂生的做派,还有被随从称为“唐老爷”,令沈溪自然想到,这就是明朝一代名家,后来以诗书画在海内享誉盛名的江南大才子唐寅。

唐寅明显不是偶然到闵生茶楼来,带有一定的目的,他从马上跳下,后面跟着的随从足有六七个。

这些随从全都不是空手,有拿画纸的,有拿笔墨纸砚的,有拿棋盘棋盒的,甚至大冷的天居然有为其持折扇。

一个个腿脚都很利索,要跟骑马疾驰的唐大公子在京城跑上跑下,腿脚稍微慢点儿就跟不上趟,工作难保。

“唐寅来了,唐寅来了。”

一句话,整个闵生茶楼里都聒噪起来。

唐伯虎的名气实在太大了,到京城后便发起各种文会,邀请的不单止是翰林,甚至还包括六部的官员、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的清流,又请礼部侍郎程敏政给自己的诗集作序并大量印制派送,拜访名家,在城中聚众吟诗作赋,作画画……

不作死就不会死,唐伯虎居然会邀请六科给事中和御史出席自己的文会,把自己的一切露在专司谏言、监察之职的官员面前,生怕别逮不着自己的把柄,在沈溪眼里,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唐寅不请自来,明显不怀好意,他去各大文会砸场子的事偶有发生,但凡听闻城里哪儿有文会,他都会不请自到,写上一篇辞藻华丽的文章,与在场举一同比试,又或者出一些刁钻的问题。令在场举子无法作答。

不得不承认,唐寅能在中应天府乡试解元后声名鹊起,跟他这种张扬的格分不开,他的学问或者并未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正是因为他有话题,在这个娱乐匮乏的时代才会成为许多茶余饭后的谈资,再加上有意无意的“包装”,令他当仁不让地成为名闻天下的大才子。

楼上一众举正在做文章,可唐寅一来。所有都没了兴致,纷纷站起身来,想知道唐寅因何造访。

楼下发来“啪!啪!啪!”三声,唐寅不知道何时已经从随从手里接过折扇,拿到手中,敲在挡住楼梯、阻止无关等上楼的店家小二上。

如此放肆,却没敢喝斥唐寅的不是,怎么说唐寅也带了一票随从出来,动起手没什么胜算。

等唐寅上到二楼,手上的折扇一打开。缓缓轻摇。

正月底的京城,尚未到春暖花开,天天温度都在零度以下,可唐寅这一身轻便的衣装,家冷得捂紧衣领他竟摇扇纳凉,真是典型的要风度不要温度。

站在楼梯,唐寅一脸轻蔑地望着在场举,身后的仆从好似护法金刚一样,一摆溜站了一排。

真是**倜傥、放不羁的唐伯虎啊!

“阁下就是唐寅?到我文会出手打,未免太过放肆!”终于有忍不住出言斥责。

唐伯虎出名。有恭维,自然就会有鄙夷。

知道唐伯虎出名,到底是心里吃味的多,背地里大骂唐伯虎张扬。但心底却羡慕家声名远播。

而这位上去斥责的,一开就是“唐寅”,要知道,男子在二十岁之后,直接称呼名字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唐寅哈哈大笑:“我走在道上,遇到几条狗挡道。不打走他们,难道让畜生扯着裤腿咬?”

之间最擅长的就是舌之争,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做诗词歌赋来嘲笑讽刺别,唐寅这么说已经算“客气”,好歹骂你是条狗还让你听懂了。

“好生无礼!”

“有辱斯文!”

相比于唐寅的雅资疏朗、任逸不羁,在场参加文会的举可就要“装斯文”了,就算很想站出来与之对骂,也要考虑一下这是公开场合,那边还坐着两位清贵的翰林呢。

虽然这两位翰林一个是翰林待诏,仅仅是从九品,另一个则是庶吉士,连品阶都没有,可怎么都是在皇帝身边做事的,要是在这些大物面前有辱斯文,声名传出去,以后还怎么考进士?

可似乎唐寅就没这方面的担心,家无论是张扬,还是骂,根本就不管是什么场合。并且以唐寅的格,根本就没把两个小小的翰林放在眼里。

这边骂唐寅的不少,唐寅却充耳不闻,等四周的声音稍微平复,他才开问道:“你们哪位是兰陵笑笑生,又或者认识此,可为引介?”

众举子这才知道唐寅不纯粹是为来砸场子,顺带还找,找的那在福建地方上颇有名气,笔名叫做“兰陵笑笑生”。

很多不由会意一笑,莫非这唐寅也是“同道中”?

因为“兰陵笑笑生”最有名的,不是他的诗词歌赋,而是他所创作的《**梅》,如今在这几千里之遥的京城之地,《**梅》都成为紧俏的读物,更别说是在《**梅》的创作地福建,声名那叫一个响亮。

一个名叫云梁的举上前:“大名鼎鼎的唐寅,找兰陵笑笑生,可是要探讨《**梅》?还是想找兰陵笑笑生为你作几幅春宫?哈哈哈……我们虽不认识‘兰陵笑笑生’此,但这方面的工夫却不逊色多少,阁下想要了解的话,与我们探讨便是。”

伯虎眯着眼打量云梁一番,这三十多岁,长得歪瓜裂枣,要气质没气质,要才没才,不禁微微摇

“就尔等,怕没那本事,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就算再与你们百年光,化成枯骨,也做不出此等诗词。还是莫要出来丢现眼的好……”

因为“兰陵笑笑生”的《**梅》太有名了,使得很多都忘了,其实在《**梅》问世之前,“兰陵笑笑生”的名气在福建就已经很高。主要源自于那首《桃花庵诗》,这首诗从问世到如今,前后不过四年时间,但这首诗业已传遍大江南北。

听到唐伯虎对于《桃花庵诗》的赞叹,众举子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家要问学问,你给他讲风月,这到底是谁有辱斯文?可偏偏对于这个福建本地的“兰陵笑笑生”,大家都是有所耳闻,传说很多,只知道此大概出自汀州府一代,具体是谁却不得而知。

不过众之中,可有一非常有话语权,那就是帮沈溪挂名刊印《**梅》的苏通。

苏通整理了一下衣领,这才上前拱手道:“唐公子有礼。在下与兰陵笑笑生,倒是有几分渊源。”

唐伯虎从上楼开始,就注意到了苏通和沈溪,因为二的岁数,看上去很年轻,沈溪自不用说,一看就是少年郎,至于苏通,不过二十出,属于青年才俊。他唐伯虎是有名气。十六岁中秀才,可中举却足足蹉跎了十三年光

唐伯虎眯着眼睛,将苏通打量一番,这才笑着问道:“阁下怎么称呼?”

苏通得意地道:“在下来自福建汀州府。姓苏。”

唐伯虎听了之后,脸色稍微变了变,再看看旁边的沈溪,大概明白了几分。他心想:“原来令希哲兄出糗,无地自容之,就是这二。”

祝枝山在南京城被两个福建举羞辱的事。在江南传得很快,祝枝山也是觉得颜面无存,只好以赶考为借,提前到京城躲避舆论。祝枝山到京后,找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