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寒门状元 > 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

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好端端的心学讲坛,突然变成追思陈献章的追悼会,这是前来凑热闹的士子没料到的况。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陈献章当世名气是不小,但远不及他死后的名气大,他的弟子中便有身兼南京礼部、吏部、兵部尚书的一代名臣、哲学家湛若水,也有未来内阁大学士梁储,还有一大票想将其他思想发扬光大的弟子。

在这些功利的年轻士子眼中,陈献章就算再有学问,那也是个进士不第的普通大儒,天下大儒何其多,有没有才学的都敢说自己师承孔孟,直追程朱。

纵观大明,有几个的才学能跟程朱叫板?

“下去,下去!”

谢丕很冤枉,这根本不是他想讲的内容。

“讲的什么七八糟的东西?”

“我们要听心学!”

面对出来照着沈溪讲稿演讲的谢丕,在场士子愤怒了,完全顾不上揣摩谢丕的发言,其实这份稿件中包括大量“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的心学思想……没把传说中开创心学的“大物”请出来,在这些眼中那就是谢丕的过错。

挂羊,这谢丕真是徒有虚名!

心学不值一提。

一堆大声聒噪,谢丕的声音淹没在嘈杂鼎沸的声中,有甚至想上高台把谢丕抓下来揍一通,可谢丕前面站着十几个身强力壮家仆和一好友,就好似护卫一样,把谢丕牢牢保护在寺院大殿前的讲坛上。

谢丕看形势有些失控,只好缄不言,从高台上下来,退到后殿。

见到沈溪,他抹了一把汗,摇苦笑道:“先生,您让我追悼白沙先生,可京城没什么认识他,连我都不认识,这不是让笑话吗?”

沈溪正色道:“做学问,不能看别是否笑话,你第一次去跟讲心学时,可想过是否会被笑话?”

谢丕想了想,他第一次听沈溪说心学,便带有探讨质,等听沈溪讲了些后,他感觉大受启发,于是便去找同窗好友把自己的心得体会相告,都是一堆朋友聚在一起探讨,就算谁说错了,也没谁笑话。

“先生说的是,可为何先生又让我宣扬白沙先生的学问?”谢丕依然有些不解。

沈溪道:“白沙先生曾拜江西程朱理学家吴与弼为师,研‘古圣贤垂训之书’,可以说学的是正宗的朱子理学,不过慢慢地他开始对理学进行反省,他主张静坐室中,提倡‘以自然为宗’的修养方法。这‘自然’即万事万物朴素的、本然的、无任何负累的、绝对自由自在的一种状态,要求们善于在这种‘自然’状态中无拘无束地去体认‘本心’,与我所要说的心学乃一脉相承。你多加研习他的学术主张,对你理解心学大有裨益。”

谢丕释然道:“那先生开创的心学,应该也从白沙先生那里得到不少启发?”

沈溪心想,“我的心学完全是出自陆九渊和王阳明,属于成熟的思想体系,让我自己去琢磨,恐怕没个几十年不会有建树。”

可现在沈溪要规劝谢丕走回科举正途,只能用常的心态来理解,说是根据别的思想领悟心学,如此才能更容易为社会主流接纳,所以他只能点承认。

谢丕脸上重新恢复了自信,道:“那学生之后就用白沙先生的学术主张去与知讨论,先生先在这里等候,我出去一趟。”

外面没结到大物而蓄意闹事的士子这会儿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剩下就是一些真正想留下听讲的。

谢丕出去后让把寺门关上,剩下的士子连原先的两成都不到,只有四五十,各自都有坐垫坐着,终于把这次学术讲坛变成只有少数一起探讨学问的会。

谢恒在旁边看了沈溪许久,笑着央求:“七哥,我想出去听听二叔演讲,你跟我一起出去?”

“嗯。”

沈溪与谢恒一起出来,外面众多士子有上次见过沈溪的,纷纷起身行礼。沈溪在众士子中年岁最小,不过地位最为尊崇,等他坐下后,谢丕重新开讲。

在场的士子多有分心留意沈溪的一举一动。

“沈先生,不知您还有何心学的理念,不妨与我等说一说,也好让我等有所进益。”

谢丕把沈溪的演讲稿讲完,过来请示沈溪,想让沈溪作为主讲,为在场士子宣讲心学。

沈溪却坚定地摇道:“心学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如今加以讲述并不合适,诸位要学,也当以朱子理学为主,切不可分心旁骛。诸位的前途,可比学术来得更为重要……”

一名年轻士子站起身来,郑重地说道:“朝闻道,夕死可矣。生在世就是为求明真理,却不知沈翰林为何说,那庸碌的科举更为重要?这难道就是沈翰林年纪轻轻就考上状元的原因?”

谢丕听了赶紧制止那:“平举兄,不可对沈先生无礼!”

有些不满地摇了摇,显得有几分不甘,却最后还是坐了下去。

因为这段小曲,在场的氛围并不太好,沈溪怎么说都是在翰林院和詹事府供职的学官,也是最初提出“心学”这个概念的,被无礼冲撞,在场士子对那都有些意见。

反倒是沈溪自己,并未太过介怀。

年轻后生,有点儿小绪难免,更何况家说的对,这世道非要说科举之途在做学问之上,太过势利。就以之前纪念的白沙先生为例,家终生未考中进士,不一样功成名就,为后世瞻仰?

等讲坛结束,各士子自行散去,谢丕暂且留下,不断向沈溪告罪。

谢丕道:“其实平举兄他平还算友善,就是有时候太过固执,身边少有友,我与他平算不得好,今他非要留下!”

沈溪点了点,因为今天的讲坛质特别,最初来了那么多,最后没走的是想多学一点心学思想,不能把赶走,更何况互相之间认识。

沈溪道:“那位仁兄不知如何称呼?”

谢丕道:“姓冯,名义,字平举,早我几年中生员,考过两次举,都未中。”

沈溪点表示释然,他心里也在想大明是否有叫冯义的名,可惜没什么印象,可见此在历史长河之中籍籍无名。

而谢丕身边,却有不少未来大明朝的重臣。

“有机会,倒是想跟这位冯兄一起坐下来好好谈谈,他的那番话,倒也发省。”沈溪随说了一句,显得很是感慨,但其实沈溪不过是想为冯义说点儿好话,如此才会让谢丕等不因此而对冯义有所介怀。

谢丕一听,脸色果然好看了些,笑道:“那回学生必定帮先生引介。”

沈溪与谢丕一同从佛寺后院出来,准备返家,此时谢恒跟在后面有些失落,出来没多少时候,就是跟着沈溪和谢丕出去听了一场她根本听不懂的演讲,这时候就要回家,她觉得没玩过瘾。

谢恒此时只好哀求谢丕:“二叔,你带我出去逛逛?不是说到八月以后,京城里有很多热闹好玩的地方吗?”

谢丕没好气地道:“带你到大华寺,被你祖父知道肯定要埋怨,还是早些回去为宜……”

“哦。”

谢恒委屈地低下,却想起旁边还有沈溪,又抬起带着几分期待看向沈溪,问道,“七哥,我要回去了,你何时有时间再到我家里来玩?”

童言无忌,孩子居然主动邀请男到家里玩,说出去会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