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一事向弘治皇帝纳谏,没想到朱佑樘主动提了出来,当即连连称是,心里暗爽:“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回
我跟那小子说,正是我力谏陛下让他收回成命,留你在京城,这样一来,那臭小子就欠我个天大的
。”
朱祐樘笑着说:“沈谕德表现甚合我意,但这离不开谢
卿推荐,谢
卿真是朕之萧何张良,举贤任能,实乃朕不可或缺之
肱之臣!”
谢迁大感荣幸,痛哭涕零道:“为陛下举荐贤能,乃老臣本分,怎敢蒙陛下如此夸赞?”
“做得好自然要夸赞!”
朱祐樘笑着说道,“沈谕德虽说有才学有能力,但始终需要
提点,谢
卿不妨带他到身边,耳提面命,若将来他能帮助太子学业有成,或许,可成一代名臣。”
谢迁心中一沉,他听出来了,朱祐樘这番话中隐隐有“托孤”之意,或者是弘治皇帝感觉身体不济,希望让太子早
成才,沈溪便是辅佐太子的好帮手。另外便是皇帝让他多提点沈溪,培养其独当一面的能力,为将来
阁做准备。
“老臣谨记。”
谢迁之前还为朝堂上闵圭说他跟沈溪走得过近而发愁,现在心里想的是,我可是奉皇命“提点”沈溪,沈溪以后再来我家,看谁还敢说三道四。
“好了,谢
卿早些回去吧,时候不早了。”朱祐樘午朝时便坐了一个多时辰,如今在乾清宫又坐了两个多时辰,整个
看上去面色苍白,疲态毕现,他有气无力地向谢迁挥了挥手,起身回内殿休息。
谢迁恭送圣驾离开,这才洋洋得意出了乾清宫,准备回内阁处理事务。
才没走出几步,就见刘大夏匆忙而来。
刘大夏此番进宫,却是向弘治皇帝请示边疆兵马调度之事。午朝时弘治皇帝说得不清不楚,刘大夏为
谨慎,事后总要问个清楚明白,到底从各省抽调来的兵马是继续留守边疆,还是令其返回原地,亦或者裁撤老弱后屯田戍边,
“刘尚书,你这是要面圣?”
谢迁笑意盈盈,心里的高兴全都写在脸上。
刘大夏比谢迁年长不少,但论地位,兵部尚书到底还是不如内阁大学士来得有分量。他二
如今都算是弘治皇帝面前的红
,见面互相恭维一下无可厚非。
见礼后,刘大夏把进宫的目的说明,谢迁稍微一分析,说道:“我看这会儿,刘尚书还是莫去叨扰陛下为好,陛下连续处理政务,身体疲乏,需要好好静养。至于边疆之事,只管写了题本
由内阁便是。”
“好。”
刘尚书对谢迁极为信任,谢大学士
得弘治皇帝宠幸,不然为何朝会之后皇帝独留他一
?
“阁老可知陛下找沈谕德所为何事?”
临别前刘大夏顺
问了一句。
谢迁笑道:“陛下这是要提拔重用,刘尚书没给沈谕德奏功,倒是成全了他,不然陛下真不知把这么个大功臣安排到何处,现在刚好有个差事适合他”
:第二更到!
今天天子争取
发个七八更,大家不来一波和壮行吗?努力吧,骚年!未完待续。、,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