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中国的主流报纸突然变成了两派,一派以《中央
报》为首,狠狠谴责周赫煊的私德问题;一派以《大公报》、《申报》为首,挪举出大量关于张达民的丑闻。
《大公报》自然是要帮老板说话的,从张达民如何败尽家产、如何哄骗阮玲玉的财产,再到他如何贩卖鸦片
狱,添油加醋写得极为详实生动。
大量跟周赫煊关系亲近的报纸,纷纷联合起来批评张达民,使得舆论风向瞬间反转。阮玲玉成为绝对受害者,张达民变成了
喊打的败家子、负心汉。
《中央
报》则逮着周赫煊的私德不松
,在社论中如此写道:“蒋委员长发起新生活运动,是为扭转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质。新生活不唯生活习惯之新,更包含道德品质之新。旧的陋俗一概要铲除,例如代表着封建旧习的一夫多妻。总管世界各大列强,其婚俗礼制皆为一夫一妻,未见有一夫多妻而跻身列强者。我国法律虽然废除了纳妾制,但实则未有太大改变,民间蓄姨太太、外室者不计其数……周赫煊先生身为国际知名学者,
受西方先进思想教育,然则他脑后的辫子仍未剪掉……”
《中央
报》只是批评了周赫煊的私德有亏,上海《民国
报》就更狠,直接点名列举孟小冬、婉容和费雯丽,说周赫煊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私底下妻妾成群。
还有一些花边小报,甚至编出各种故事。比如有
说,周赫煊在给褚玉璞做秘书时,曾勾搭褚玉璞的姨太太,连床笫之事都描述得细节生动。也有
说,周赫煊曾诱骗
读者,致使
读者怀孕堕胎,最后不堪受辱投河自尽。
更有甚者,说周赫煊当初捐粮赈灾只为邀名,而且虚报了捐赠数额,他事实上只捐赠了两万吨玉米。周赫煊创立的希望小学,骗取了募捐者无数善款,这些善款只有一部分用来办学,其余全都进了周赫煊自己的腰包。
另外,一份叫做《东方学报》的学术小报,突然刊登周赫煊学术造假的文章。该报引用汤因比的论文,再对比周赫煊的相关文章,得出周赫煊抄袭汤因比的结论。
学术造假、虚假赈灾、侵吞善款、下流好色……周赫煊的私德被全方位攻击。
一时间,周赫煊、阮玲玉、张达民的三角绯闻传得沸沸扬扬,周赫煊的自私虚伪也尽
皆知。
周赫煊对此毫无防备,被整得有些懵
了,三
成虎、积毁销骨,任凭《大公报》、《申报》如何解释也说不清楚。
同时,周赫煊也回过来,知道背后
他的
不是唐季珊,因为唐老板根本没有如此能量。
好在周赫煊朋友众多,包括徐志摩、胡适、沈从文、王国维、朱自清、陈寅恪等
在内,陆陆续续有20多位文化名
,主动站出来帮周赫煊说话,以
格保证周赫煊并非谣传中那样的
。
无数不明真相的围观者卷进来,在报纸上展开大讨论,搞得普通读者莫衷一是,不知到底该相信谁才好。
……
向哲浚整理好文件准备下班,刚走出自己的办公室,就听几个属下在悄悄议论——
“想不到周赫煊是那样的
,简直虚伪透顶!”
“我倒觉得没什么,才子嘛,哪有不风流的,更何况
家是真有本事。”
“呵呵,有本事就不会学术造假了。”
“你有没有脑子?周赫煊和汤因比是好朋友,两
还曾同游天津、上海。《申报》不是都辟谣了吗?那篇论文是汤因比先生和周先生联合署名的,《东方学报》纯属无端抹黑。”
“《申报》说什么你就信?”
“不信《申报》,难道该信花边小报?”
“……”
向哲浚听不下去了,猛地咳嗽两声:“咳咳!”
那几个属下立即问候:“检察长好!检察长下班了?”
向哲浚点点
,带着批评的语气说:“记住,你们都是检察官,一切要讲证据,莫学那些乡野村
嚼舌
!”
一个下属好问道:“检察长,你对周赫煊的新闻怎么看?”
向哲浚想了想说:“我在北大教书的时候,曾经见过周明诚几次,他不像是那种卑鄙小
。再说了,不管他有没有虚报捐粮数额,
家好歹捐过,救活了许多受灾百姓。他创立的留学基金,每年资助的留学款已经增加到20万大洋,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周先生是一个对国家、百姓有贡献的
,大家在议论的时候,最好还是留些
德。”
“检察长教育得是!”
“还是检察长明察秋毫啊!”
下属们纷纷拍马
。
向哲浚掩藏着心中的厌恶,提着公文包很快下楼。他虽然是上海地方法院的首席检察官,但自己没有私家轿车,每天上下班都是乘电车。
在电车上找了个位置坐下,向哲浚又听到有
议论周赫煊。这些路
的档次明显要低得多,关注点全都集中在周赫煊的私生活上。
“喂,你听说了吗?周赫煊跟阮玲玉有一腿呢。”
“谁还不知道?早就传遍了。原来阮玲玉是有夫之
,被周赫煊勾搭上了,两
一起侵吞了张达民的家产。”
“尽胡说,周先生一年要捐十几万大洋,他能看得上张达民那几个臭钱?”
“你还别不信,报纸上都说了!”
“报纸上还说张达民是个败家子呢,吃软饭的,骗了阮玲玉好几万拿去吸鸦片。”
“你们都没说到重点,今天我看《民国
报》,说是前清的皇后婉容,现在也成了周赫煊的姨太太。当时溥仪把周赫煊当朋友,周赫煊却把婉容拐跑了!”
“这事
得漂亮!”
“勾引别
老婆还漂亮?你什么
啊!”
“像溥仪这种大汉
,就该妻离子散。别说勾引他老婆,就算杀他全家我都要鼓掌叫好。”
“说得对!我虽然不耻周赫煊的
品,但他勾引婉容这件事,实在是太解气了!”
“诶,你说前清皇后睡起来是什么滋味?肯定跟普通
不一样。”
“龌龊下流!”
“嘿,你骂我
嘛?”
“……”
向哲浚无奈的摇
苦笑,为周赫煊感到
的悲哀。一个利国利民的大学者,不应该受到如此对待。
回到家中,儿子正在乖乖看书,未婚妻周芳系着围裙出来,微笑迎接道:“一哥回来啦,快去洗手,马上要吃饭了。”
向哲浚也是民国吊丝逆袭的典范,他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靠自己的勤奋努力成为留美博士,现在还做了上海法院的检察长。他虽然丧偶,且有一子,但未婚妻却是白富美,未来岳父更是国党元老、民政委员周振麟。
吃饭的时候,周芳看出向哲浚有心事,关切地问:“一哥,遇到棘手的案子了?”
向哲浚终究没有忍住,倾吐道:“芳妹,你看这几天的报纸了吗?关于周明诚的。”
“当然看了,现在所有报纸都有他的新闻。”周芳说道。
“他是被
故意抹黑的,而且我知道是谁在搞事。”向哲浚说。
周芳虽然受过高等教育,还担任着小学教务主任之职,但她也是
,
天生八卦,连忙兴致勃勃地追问:“是谁在背后诋毁啊?”
“我的顶
上司杨肇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