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伪钞帝国 > 第280章 帝国科学院

第280章 帝国科学院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一次的财政拨款竟然高达一亿多民币,顿时惊呆了李鸿章等小伙伴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亿多民币是什么概念?

按照民币和银两的汇率,大概是一兑六点五至七点五之间,略有浮动。

一亿一千七百万民币相当于8.19亿两库平银,而清朝同治五年的财政收不过才四千万两库平银,整整差了二十多倍。

要不要这么吓啊!

李鸿章等前朝官员们震惊之余,也在庆幸,难怪李卫国能够轻松灭了大清朝,这就是绝对的实力啊。换了是他们拥有如此旁大的财力支持,灭大清朝也是非常容易的事

全都看着李卫国,这么多钱投工业建设当中,会不会有问题。

感觉到众的目光,李卫国只是微微一笑,一亿多民币虽然也吓了他一跳,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也就是说,这笔钱李卫国他还是拿得起的。因为这十几年时间,光利用违钞从欧美各国弄回来的资金就不止这个数,亚投行金库内的黄金和白银堆积如山,三五年内应付大规模工业建设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三五年以后,各大工业基地建成投产,资本也就可以迅速回流了,现在花掉几个亿资金,将来会几倍几十倍的赚回来的。

这笔账李卫国还是算的很清楚,稳赚不赔的。

“无妨,这笔钱朕出得起。”

说得好轻松啊!

包括李鸿章在内的众官员们无比羡慕,他们对于朝廷的财政收数额还是很清楚的,去年光华元年有一份财政收支报表,李鸿章等可是看到过简报的,不过一千万民币而已。

这说明一亿一千多万的财政拨款,当中有一亿民币是李卫国自己掏腰包,这是何等的气魄,让为之敬佩。

换成老李自己,恐怕是做不到的。

就冲这一点。李卫国在李鸿章心目中的形象瞬间高大上了。

辽中南工业基地内并无太多巡视的地方,大部分的工程建设都刚刚起步,李卫国也不可能长时间在此停留,大概半个月左右便要立刻。

在这期间。李卫国重点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对辽中南工业基地进行合理布局。

工业区尽量安排在下风向、河道下游,使其不要污染生活区、工作区的大气和水源,森林的采伐要合理优化,分区依次采伐。而后种植树苗,保护好附近的原始森林,为子孙后代的将来生活环境提前做好准备。

这是穿越者的优势,从一开始就布局好、规划好,省的将来因为布局问题进行拆迁挪移,白白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如果把环境坏了,不管赚多少钱都买不回来国民的健康。

做好这些事后,安排专监督,而后李卫国便率领群臣返回北京了。因为北京那边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并开始了一项影响未来世界的新工程。

在北京成立的新机构名叫帝国科学院,类似后世的中科院机构,是为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但凡强国,必有高科技支撑,否则很快就会衰落,被其他强国超过。

在科技方面,李卫国已经尝到了太多的好处。比如工业化制氮技术,可以大量获得低成本氮资源,用于化肥、无烟吙药、高能渣药的大量生产。而其他国家只能高成本合成氮资源或者从智利大量进硝酸盐。然后再在国内分解,而后再得到氮资源;

还有石油化工技术,汽车内燃机制造技术等,中国都走在了最前面。起步早,只要努力发展,将得到无尽的好处。

新中国建立后,李卫国第一时间在北京设立了四个国家质的学院,代表中国最高学府和科研机构。分别是帝国科学院、国家地理海洋工程院、帝国医学研究院、帝国太空研究院。其中帝国科学院是中国科学界最高水平学术机构。

李卫国返回北京,第一时间参观了新建成的帝国科学院。

帝国科学院占地五千亩。下设国家研究理事会,分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六大基础科学研究所,每个基础研究所下面又细分几十个乃至上百个专业学科,聘请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专业学者、技术员1787,国内留学生研究员2672

主体大厦是一座二十二层钢筋混凝土大楼,地上八层,正六面体结构,最适合采光、通风;地下十四层,长方体结构,地下五十米,便于安全和保密,以升降机连接地上地下各层,可容纳数千在这里工作,丝毫不会拥挤。

除此之外,整个帝国科学院还有一模一样的八座正六面体建筑,分部在主体大厦四周,成八卦阵布置,从事各种类别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除了研究员外,还有超过一万名辅助工作员和军事员,可谓一个庞大的组织。

为了鼓励科学研究,李卫国在帝国科学院设立勋爵升级制度,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用以封赏有重大科学贡献之

这是巨大的荣耀,令所有在帝国科学院工作的为之疯狂,恨不得立刻获得封号,光宗耀祖。没有进帝国科学院的才们更是羡慕嫉妒,努力学习多多创造,争取早帝国科学院,图个封妻荫子荣华富贵。

与此同时,帝国科学院各分科的相关实验设备也一应俱全,为此李卫国投了上千万民币的巨额资金,满足科学家们的各种实验需要。

李卫国舍得下血本,在这个不太重视科学技术的时代里,他的举措显得鹤立群,迅速传遍全世界,令世界各地那些被埋没的才们看到了自己的前途,纷纷前往中国寻找机会。

在帝国科学院的总督选上,李卫国并没有任命政客来担任,而是将徐寿调回北京,担任帝国科学院的总督。总揽科学院的一切事物。

李卫国一行抵达帝国科学院大厦,在徐寿等的陪同下,参观各处。

不过,李卫国此行的重点目的地却是物理研究员电气科。因为那里有几个关乎着帝国未来的电力革命发展。

徐寿为李卫国介绍电气科新加的一些科研员。

“这位是美国电声物理学者安东尼奥-梅乌!186o年在美国公开展示了有声电报机试验模型,在电声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发明!”

“你好!久仰大名!”

李卫国主动伸出手同梅乌握手,一点也不摆皇帝的架子。

“参见陛下!我对陛下也是敬仰万分!”梅乌有些激动的说道,能够得到皇帝接见,这令他感到非常兴奋。

但他不知道的是。李卫国对于在中国见到他更加高兴。

这是因为,梅乌发明的有声电报机模型已经十分接近早期的电话了。二十年后的贝尔虽然发明了电话,但并不是实用型的电话,而是经过迪生改良后才真正开始使用。而迪生所改良的地方,是铁芯铜绕线模块,而这个模块却是梅乌在二十年前就在有声发报机上面使用的模块。也正因为如此,2oo2年的美国政府才决定推翻贝尔是发明电话者一说,改为梅乌是电话发明者。

李卫国虽然懂得电话的一些原理,但是想要研制出来电话并非一件简单的事,需要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梅乌的到来,无疑帮了李卫国一个大忙,只要对梅乌进行一些提示和帮助,让他少走弯路,有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