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章 鱼与熊掌

第五百章 鱼与熊掌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京杭铁路可以说是易知足一手促成的,对于铁路修建进度,他比道光更着急,但他心里清楚这事急不了,他要利用这条铁路带动大清的基础工业,诸如大型的钢铁厂,锻造厂之类的,并利用这个机会培养第一代技术工,急是急不来的,路得一步步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道光沉吟了一阵,又问道:“铁路在大雪冰封的况下是否也能正常营运?”

“能。”易知足笃定的道:“铁路并不受恶劣气候影响,即便是封冻,也能正常行驶。”

如此说来,一旦京杭铁路开通,即便是在冬季也能正常保证京师与江南的大宗货运,保证京师的供给,道光暗自感慨,这铁路果然是优势明显,他隐隐意识到铁路可能会给大清带来极大的变化。

略微沉吟,他才道:“英夷腹地,沿线勘测,对我大清山川河流关隘等地形了如指掌,当如何防范?”

这如何能防范?易知足暗自腹诽,木已成舟,能防范如何?不能防范又如何?还能不让英夷勘测了?顿了顿,他才道:“大清疆域辽阔,众多,英吉利远离我大清,且稀少,兵力不足,并无能力对我大清发动大规模战争,更不会内陆,即便是两国开战,亦是依仗海军之利,直接攻打天津,威胁京师,不会,也不可能沿铁路进犯,铁路穿山跨河易于坏。”

这话确实有理,真若两国开战,英军不可能舍长就短,铁路易于坏,若是被两端掐断,后果难以设想,道光也不再纠结这事,话一转,道:“你官居一品,又是一等子爵,年已二十有四,却迟迟未婚,易遭非议,朕虑及你在地方难觅门当户对者联姻,是以命在宗室之中为你择一佳偶。”

听的这话,易知足连忙起身跪下叩首道:“微臣叩谢皇上隆恩。”

道光一笑,接着道:“旗民不通婚,乃是祖训,既与宗室联姻,你也该抬籍旗,念你有功于社稷,朕欲将你直接抬朕亲领的镶黄旗满洲。”

果然是抬籍旗,而且还是上三旗中的镶黄旗的满洲旗,易知足是知道的,八旗说是八旗其实是二十四旗,每一旗都有满洲、蒙古、汉军三旗,这三旗的地位自然也是有高低之分,一般汉旗籍,都是抬下五旗的汉军旗。

而从下五旗的汉军旗到上三旗的满洲旗,中间隔着很多层,没有特殊的功劳是很难得到的,道光径直将他抬镶黄旗满洲,对于任何一位汉臣来说,都是天大的殊荣!

不过,易知足却是不希望抬籍旗,旗的身份对于别的大臣来说或许是求之不得,有了这层身份,更容易被擢拔被重用,毕竟镶黄旗旗下已算是皇帝的嫡系,但他却嫌弃旗的身份,尤其是上三旗旗,因为一旦旗上三旗,子孙后代都是旗不说,他的全家都要迁京师,他可不想将家安在京师。

“微臣谢皇上恩典。”易知足说着轻轻的叩了个,这才抬起身道:“不过,微臣是元大掌柜,若是旗,怕是有违旗民不得经商之制。”

“谁说旗民不得经商?”道光反问道。

易知足一楞,朝廷难道不是禁止旗经商逐利?这可是他昨晚想了半晚上才想出来的足以推诿抬籍旗的正当理由,若是旗允许经商,他又该如何推诿?

“朕御极之初,正黄旗满洲大臣武隆阿曾上折子,旗旧例,并无农工商贾之禁。然旗之不务农工商贾者,固由于无田地资本,更由于聚族而官,非服官即当兵,食俸食饷,享于尊贵,始则鄙之不屑为,年复一年,成习惯。”

道光缓缓说道:“立国之初,八旗较少、旗内的官缺、兵缺较多,旗几乎都能有饷,生活富足,渐生鄙夷商贾之心,年复一年,渐成风俗,朕遍翻八旗典章,并无明文禁止旗民经商之令。世祖、圣祖在位期间倒是有旨,禁止旗民经商,但却是有针对的。

关之初,各处庄市强买,持强凌弱,鞭挞民商,有违安抚商民之意,世祖遂下旨,禁王府及旗员家外省商贸。圣祖在位时,包衣下,王公大臣家,领资本霸占关津生理,依势欺凌,扰害地方,又有王公大臣囤积居,以为牟利,朝廷遂颁行禁止不法经商令。

由此可见,世祖、圣祖所禁者,乃是旗王公勋贵经商以及旗不法经商,并非是禁止普通旗民经商。”

听的这话,易知足暗忖,咱好歹也是一等子爵,一品大员,算不上王公,也应算是勋贵了吧,是不是也应该在不得经商之列?不过,他也就敢在脑子里想想,不敢吭声,道光明摆着是要格将他抬镶黄旗满洲,以便掌控他,再多说也是白搭。

略微顿了顿,道光接着道:“二百年休养生息,旗生齿繁,而旗缺数量未变,官缺、兵缺自难以满足如此众多的滋生,既无缺可补,又不农不工不商,以致旗生计渐艰难。”

说到这里,他轻叹道:“旗乃大清之根本,旗生计艰难窘迫,实是朝廷一大心病,朕为此亦是忧思难解,将你抬籍旗,直接抬镶黄旗满洲,为的便是竖立一个楷模,以除旗蒂固不农不工不商之习惯。”

还包含有这层意思?易知足心思电转,旗生计如今确实已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从雍正、乾隆以来就逐步明显,却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道光不会是拿这事来遮掩将其抬籍旗的目的,那能不能从旗生计手?

稍稍思忖,他才开道:“皇上,八旗生计问题,微臣窃以为,当从根子上寻找症结所在。”

从根子上?道光疑惑的看了他一眼,道:“你考虑过八旗生计问题?”

生计问题,易知足在闲暇之时与魏源、包世臣都谈及过,不过并不,略微沉吟,他才从容道:“旗生计,乃是国之大政,微臣闲暇之时与江南名士,魏源、包世臣等都探讨过,魏源曾言,近京五百里所圈之旗地,大半尽典于民。数百万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不兵、不民之旗居于京师,而莫为之所,虽竭海内之正供,不足以赡。”

虽竭海内之正供,不足以赡!道光不由的大为感触,朝廷花在旗身上的银子确实是难以计数,局面却是丝毫未见好转,反而是益严重恶化。

“一直以来,朝廷皆以旗为根本。”易知足接着道:“自世祖以来,圣祖、世宗、高宗、仁宗皇帝都一直反复强调——首崇满洲、满洲根本、八旗根本、满洲甲兵根本、满洲甲兵系国家根本、八旗满洲乃朝廷之根本,八旗员乃国家根本之语等等,屡屡见于诸位先帝谕旨。”

说到这里,他抬看向道光,道:“微臣能不能直言?”

“但说无妨。”道光不假思索的道,易知足说话大胆率直,且敢说实话,他是颇为欣赏的,为此,他连记注官都屛退了,就担心对方有违碍之言。

“微臣窃以为,正是朝廷为旗制定的基本国策束缚了旗。”易知足沉声道:“旗生计问题,根子在于朝廷制定的基本国策,若说立国之初,旗是国之根本,到了如今,旗不仅不是根本,反而成为朝廷的累赘。

基数越大,繁衍越快,旗如今已有数百万,待的繁衍到上千万规模,甚至是数千万,朝廷又当如何待之?”

这话极为大胆,说的却也是实,旗如今确实是成了累赘!道光默然无语,自康熙晚年开始,历雍正、乾隆、嘉庆四朝,为解决旗生计问题,朝廷没少采取措施,让汉军员出旗为民,非正身旗出旗为民,以减轻八旗压力,设立井田,赏赐银两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