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东征主帅

第五百一十四章 东征主帅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定海,总镇府。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大厅里济济一堂,在座的都是南洋海军团级军官以及广东水师三品以上武将,端坐在上首的易知足扫了众一眼,朗声道:“此番集结兵力,目的在于东征倭国,想来诸位都应该清楚了,有什么想法或是疑问,都尽管坦言。”

“军门。”冯仁轩率先开道:“依照元团练的规矩,大战前是要进行战前动员的,标下不明白,海军初创,训练不足,且倭国近些年与大清也并无利害冲突,朝廷为何急于东征?”

易知足沉声道:“不是朝廷要东征,是本爵要东征。”

这话霸气无比,麦廷章等广东水师武将不由的面面相觑,他们可不是南洋海军,不奉旨就擅自出兵,挑起边衅,这可是大罪。一众南洋海军军官的反应也是有所区别,元义学一系军官毫无反应,对他们来说,易知足这位大掌柜的命令比的朝廷的命令更重要。

而士子出身的军官心里却是一紧,如今他们可不是元团练,而是纳了朝廷经制的经制之师,不奉旨擅自出兵,显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虽说朝廷怪罪下来有易知足这位军门抗着,可难免不会牵连到他们甚至还有可能牵牵连到海军。

见的众一片安静,易知足慢条斯理的点了一支雪茄,悠悠说道:“虽说是本爵一意孤行要东征,但东征如此大事,总要得到皇上恩准,才能出兵。”

听的这话,麦廷章不由的暗自腹诽,什么时候学会说话只说半句的,他连忙问道:“皇上会否同意海军东征?”

“本爵已经上了折子,想来这两就有旨意下来。”易知足说着顿了顿,接着道:“海军初创,训练不足,这是实,不过,咱们大清海军要想初具规模,形成战力,三五年时间都不够,至少得七八年时间,咱们等不起。

根据收集的报显示,倭国水师尚且不如安南,此番东征,对海军而言不过是一次实战练兵而已,海军并不是主力,主力是海军陆战队,至于说为什么要东征?”

顿了顿,易知足才沉声道:“从国家方面来说,倭国是大清最大的威胁,不要认为我是在危言耸听,更不由要认为我是在找借,称霸海洋,殖民地遍布全球的英吉利本身也就是一个岛国,英吉利的霸权就在打败法兰西、荷兰等一众欧洲大陆强国的基础上竖立起来的。

倭国自古就有扩张之心,前明之时,倭寇为祸东南沿海数十年,丰臣秀吉也曾出兵侵朝鲜,一旦倭国引进西学,推行新政,发展工业,对外扩张的矛必然直指我大清,咱们必须乘着倭国闭关锁国,国力衰落之时,消除隐患,一举踏平倭国!简而言之,卧榻之侧岂容他酣睡!

从元方面来说,倭国盛产金银铜,矿藏丰富,众多,尤其是生丝和丝织业这些年来发展迅猛,诸位应该清楚一点,生丝和丝织业将是元对外贸易的支柱产业,咱们不能容忍倭国与元抢占市场恶竞争。

这个世界,能够出产生丝的国家不多,不过就聊聊几个,倭国是其中之一,欧洲、印度咱们鞭长莫及,倭国近在咫尺,咱们岂能不能够放过!

于公于私,东征倭国,都是势在必行,而且宜早不宜迟,咱们必须抢在西洋打开倭国的国门之前,抢先下手,彻底掌控倭国,不给西洋染指的机会!”

易知足说出的东征的理由很充分,但真正的意图却是没说,他之所以迫不及待的要东征,就是要借助东征来彻底掌控和发展南洋海军,不过,有这几条理由已经是足够了。

对于燕扬天、冯仁轩等一众元团练出身的军官来说,东征既是事关元的长远利益,仅是这一条就足够了,冯仁轩连忙表态道:“军门眼界宽阔,思虑远,非标下等所能及,标下等愿做一个纯粹的军,唯命是从!”

燕扬天也赶紧道:“军门指哪,咱们就打哪!”

一众军官随即纷纷抢着表态,对他们来说,一个个都是不得打仗,打仗就意味着战功,麦廷章等却是不敢随意表态,毕竟他们不是归属易知足统管,不过见的易知足威信如此之高,一个个还是暗自咋舌,要知道这可是未奉旨擅自出兵,这事要在广东水师,绝对是不可能的,一个不好还会闹出哗变。

易知足伸手虚按了按,待的安静下来,才开道:“兵凶战危,战争意味着伤亡,意味着流血牺牲,不论是元团练还是南洋海军,我一贯主张,要让所有官兵清楚的知道,他们是为什么而战。

东征倭国,这是南洋海军形成建制以来的第一战,这一战,所有官兵是为了自身的荣誉以及所在班排连营的荣誉而战,更是为南洋海军的荣誉而战,是为元的利益而战,为国家的利益和声威而战!”

略微一顿,他放缓了语气道:“回营之后,你们务必做好战前动员,统一官兵思想,做好战前准备,一俟圣旨下来,就发兵江户!”

麦廷章关切的道:“军门笃定皇上会同意东征倭国?”

“无须担心。”易知足语气轻松的道:“最坏的结果,皇上也是默许。”说着,他站起身来,走到挂在墙上的大幅倭国简易地图前面,道:“现在,咱们来敲定一下东征的相关细节。”

京师,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道光缓缓放下手中的折子,微微皱起了眉,易知足居然恳请他允准南洋海军东征,而且已经集结兵力于定海,这小子离开京师才多长时间?难道在京师之时就已经开始筹划?可为什么在京师之时不请旨?怕他不同意吗?

东征倭国,易知足在他面前确实是数次提及过,也明确说过,在与安南谈判之后的一两年内,会抽调兵力东征,在东征之后,反过来再打安南,他原本以为海军目前战舰少,兵力不足,至少也会等到明年,没想到对方如此雷厉风行。

与英吉利一战,大清被租界香港,开放厦门、宁波、上海等三处为通商岸,让英吉利承建京杭铁路,这对于他来说,可谓是耻大辱,所幸南洋海军征讨安南,令安南割地赔款,总算是挽回了一些颜面。

如果南洋海军跨海东征倭国,扬大清军威于海外,令倭国上表称臣,成为大清的藩属国,或者是直接将倭国纳大清的疆图,那无疑是一件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尽极夸耀之功绩!

毕竟数百年来,倭国可是从没有臣服过中国,就连兵锋最为强劲的元蒙,三征倭国也是铩羽而归!圣祖、高宗,国力如此强盛,也没能让倭国臣服,若是在他手上踏平倭国,他之威名将直追圣祖和高宗!

虽说征伐安南,朝廷稍稍挽回了点颜面,但略有遗憾的是,元团练先出兵,他后下旨,如今元团练已正式纳朝廷经制之师,是堂堂正正的大清南洋海军,而且这次易知足也乖巧的多,知道先请旨。

那小子素来胆大包天,海军战舰兵力已经齐集定海,显然就是一副箭在弦上之势,而且东征倭国也是出于元长远利益的需要,就算是他不同意,那小子也未必就会放弃东征!为了个鸿基煤矿,元团练就敢擅自出兵安南,倭国关乎元的长远利益,他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与其如此,为何不顺势而为?

反正海军东征也用不着朝廷出银子,易知足在折子上压根连军饷都没提及,想到这里,他又拿起折子细看。

易知足的折子写的颇为简单,前面历数倭国历史上出兵朝鲜,倭寇侵扰东南沿海,通过唐船风说书制度收集大清报、限制两国贸易等种种罪状,后面则说明东征之必要紧迫

对于易知足的眼光,他还是极为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