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六十五章 南流北流

第六百六十五章 南流北流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京师就已为之轰动,在京官员立时就分成了三大阵营,山东直隶籍官员和江苏安徽籍官员立时就激烈争论起来,黄河南流,危害安徽江苏,北流,危害山东甚至是直隶,这可不是几年十几年的利益,而是百年数百年的利益,哪能不争?官不能做一辈子,谁都要致仕回籍,不鼎力力争,如何有面目回籍?

官员们争论不休,士绅商贾乃至小民百姓也同样是卷了这一场争论,毕竟黄河南流北流对南北两地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随着邸报刊载出包世臣的折子,这场争论迅速的席卷朝野上下。

热闹的不只是京师,上海也同样热闹,不少在上海的江苏安徽和山东直隶的大商巨贾都纷纷前往镇海公府求见易知足希望能为家乡尽一分绵薄之力,他们都清楚,易知足能够左右这场声势浩大的争论。

能登门求见的,或多或少都是元有着较大的生意往来或者是与易知足本有些的,易知足一天到晚忙的不可开,哪有闲工夫与他们闲磕牙,索去了宝山军工厂,图个清净。

不过,只在宝山呆了五天,他就急急忙忙的赶回了上海,惠亲王绵愉,军机大臣林则徐来上海了,而且是坐在府中等候。

匆匆回到镇海公府,洗浴更衣之后,易知足便赶往长乐书屋,进的院子,抬就见绵愉、林则徐两站在书房门外的长廊里,连忙快步迎了上去拱手笑道:“二位前来上海,怎的也不提前打声招呼,也好让在下前去迎接。”

绵愉在他面前可是一点端不起架子,呵呵笑道:“知道国城不喜迎来送往那一套,本王也就不劳烦国城了。”

林则徐则是一脸微笑的道:“老夫是奉旨微服出京,自然也不能张扬。”

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见的他起色甚好,易知足才放下心来,上次见林则徐还是咸丰元年,这一晃就是四五年,时间过的也忒快了。

礼请二进屋落座,易知足才笑道:“二位是为黄河南流北流之争来的?”

绵愉看了林则徐一眼,笑道:“本王的事不急,少穆先请。”

林则徐一笑,颌首道:“正是为此而来,事关重大,不得不亲自前来征询国城的意见。”顿了顿,他接着道:“南流北流,牵扯甚大,都离不开元的支持,南流,堵筑决,赈济灾民,初步预计费银须在四千万两左右。

朝廷的况,国城应该很清楚,着实是拿不出这笔银子来,元的况,皇上也清楚,连连战事,开支浩大,不过,能否向西洋举债?”

“向西洋举债,在下考虑过。”易知足缓缓摇了摇,道:“克里米亚战争规模不小,英法两国都频频增兵,根本无力向外放贷,俄国是自身难保,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美国倒是中立,但美国财力有限,即便能贷款,也不过三五百万。”

林则徐对此也是早有预料,微微点了点,道:“没有足够的银子堵筑决,赈济灾民,就唯有让黄河北流,不过,新河道需要数年才能形成,山东近千万流离失所的灾民,若不能妥善安置,后果难以想象。

元这些年组织大规模的南洋移民和西北移民,经验丰富,可否向西北、南洋大量转移灾民?”

易知足缓缓摇了摇,语气沉重的道:“别说是近千万,就是一百万,也不可能一年之内全部转移,哪怕是朝廷和元联手,同时向东北、西北、南洋大规模移民,一年最多也不过四五十万,移民同样需要巨额的银钱。”

林则徐看了他一眼,苦笑着道:“没有银子,南流北流,皆行不通,国城不会看着山东七百万灾民无动于衷吧?”

“元这次确实是拿不出银子。”易知足缓声道:“不过,中堂忘记晋商了?”

“山西老抠?”绵愉语气很是不屑的道:“晋商有钱不假,却也是出了名的抠,哪肯象元这般为朝廷分忧抒难。”说着,他也不兜圈子,径直道:“元不是发行纸钞嘛,多印一些纸钞不就解决问题了,何必去看那帮老抠的脸色。”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