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
后,一份电报摆放在惠亲王绵愉的案
,电报内容很多,是和珅临终前留下临终诗,不是一首,而是三首——正月十五两首《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最后一首才是正月十八留下的绝命诗——“五十年前梦幻真,今朝撒手撇红尘。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他时唯
安澜
,记取香魂是后身。”
和珅还真有临终诗?绵愉略微一看,就发现第三句不同,易知足说的是‘他时水泛含龙
。’而这里却是‘他时唯
安澜
’。
唯
安澜是什么意思?园子里的幕僚很快给出了解释,唯
,是说话的意思,安澜,则是太平的意思,‘他时唯
安澜
’等两句的意思,就是等到
后可以说真话的时候,能够公平公正评价我的时候,自然会有
记得他和珅的功绩。这实际上就是期盼后世能够得以平反昭雪。
绵愉微微点了点
,这还差不多,而且也符合常理,和珅是什么
,岂敢在临终之时留下如此大逆不道的绝命诗?就算不为他自己着想,还能不为子孙着想?那么,易知足的那首诗,是从哪里来的?是易知足篡改的?还是另有其
居心叵测?
默然良久,绵愉才对外吩咐道:“备轿,去镇海公府。”
如今大清上下,没
敢轻视易知足说的话,更何况,还是易知足专门叫他过去说的之番话,不弄清楚,绵愉担心自己晚上睡不着觉。
镇海公府,长乐书屋。
看过电报上的和珅临终诗之后,易知足心里不由的暗笑,什么‘水泛含龙
’果然是以讹传讹,亏的后世还传疯了,放下电报,他才道:“没想到王爷如此认真.......。”
什么意思?绵愉一楞,如此大事,他身为亲王,当朝皇叔,敢不重视?他勉强笑道:“国城是在开玩笑?”
“王爷觉的我有这份闲
开玩笑?”易知足瞥了他一眼,声音低沉的道:“王爷有时间有
力去调查这首绝命诗,难道就是没好好琢磨琢磨我的意思?这首诗是否被篡改重要吗?和珅有没有这首绝命诗重要吗?”
听的这两句反问,绵愉脸色登时有些难看,明摆着的,这首诗是易知足篡改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提醒他们预防
子祸国!那么,他之前的猜测也就是真的了,必然是咸丰的龙体出问题,否则压根不可能出现
子祸国的
况!
迟疑了下,绵愉才开
道:“这事,本王也无能为力......。”
“时机未到而已,我也就是先提醒王爷一下。”易知足云淡风轻的道:“我事
繁多,未必事事都能记得。”
听的这话,绵愉暗松了
气,眼下叶赫那拉氏才生了皇长子,正是母凭子贵的时候,圣眷正隆,他们即便是有心,也无能为,缓几年再说自然是最好不过。
他正待起身告辞,林美莲却进来禀报道:“大掌柜,美利坚驻华公使伯驾前来拜访。”
“老朋友来了,理该迎迎。”易知足说着起身踱了出去。
绵愉有心想留下来,但想自己不会英语,留下来也听不懂,索
就乘机告辞,从后门离开。
因为与清国朝廷私下签订租界高雄港一事,前任美利坚驻华麦莲已被调回本土,新接任的驻华公使是与易知足关系密切的伯驾——原广州豆栏街眼科医生,这一任命无疑是表明了美利坚在朝廷和元之间的立场。
“皮特,我还真没想到,你会成为外
官。”一见面没,易知足就打趣道。
“我也没想到,你会成为政治家。”伯驾毫不示弱的回敬了一句,两
都发出爽朗的笑声。
热
握手之后,易知足才道:“你成为大使,医院、学校,谁管理?”
伯驾笑道:“还能是谁,自然是嘉约翰。”
在元的大力扶持下,广州豆栏街眼科医局已经迁址持建,规模扩大了无数倍,改名为博济医院,而且还成立了南华西医学校培养西医
才,易知足最关心的是南华西医学校,嘉约翰原来就是副校长,接替伯驾很正常。
伯驾似乎才想起来似的,接着道:“嘉约翰打算请黄宽医生加
博济医院,并出任学校的副校长,易掌柜觉的如何?”
黄宽是元于道光二十五年派出的首批留学生之一,毕业于英国
丁堡大学医学院,去年才回国,易知足将其安排到部队做军医,嘉约翰摆明了是要从他手里挖
,虽然军医更缺,但学校更重要,他当即不假思索的道:“这是黄医生的荣幸,我自然应该支持。”
说着,他一笑,“这次克里米亚战争,战地护理极大的降低了英法联军的死亡率,我希望在广州、上海开办两所正规的护理专业学校,能否从费城杰斐逊医学院邀请一批......。”
“就连欧洲也没有正规的护理专业学校。”伯驾笑道:“你最好去英国聘请专业的护理
员任教。”
两
说着话进屋落座,易知足才道:“大清在英法两国有不少留学生,我希望能转到贵国去继续就读。”
听的这话,伯驾眉
一皱,“为什么?”
“战争。”易知足直言不讳的道:“英法可能会对我国发动战争,我不希望因为战争影响孩子们的学业。”
“战争?”伯驾一呆,“我没有嗅到一丝战争的硝烟,那么多的学生转校,这可不是小事。”
从道光二十五年起,元每年都会向英法美以及普鲁士等国派遣大量的留学生,教会学校的学生、元义学的学生,还有西式学堂的蒙学生和初中生,大学毕业生出国
造的也为数不少,这么些年积累下来,也确实不是一个小数目。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数目不会太大,欧洲的留学生,普鲁士和其他各国占了一半以上,英法两国总计不到二千
,如果贵国学校无法接纳,元可以在贵国建立一所学校......。”
办学校,来得及吗?伯驾看了他一眼,道:“我会尽我所能,呼吁各个学校接纳他们。”顿了顿,他才接着问道:“会不会判断错?”
“如果战争
发,我希望你以驻华大使的身份呼吁贵国政.府保持冷静,着眼于长远,保持中立。”易知足缓缓说道:“保持中立,贵国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伯驾道:“元有把握赢得这场战争?”
“即便赢不了,也输不了。”易知足沉声道:“我国朝廷会求和,但元不会,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四亿
,不论哪个国家前来,都会碰得
血流!即便是欧洲几大强国联手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伯驾在广州多年,亲眼看着广州以惊
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快的发展起来,
知元实力的雄厚也清楚元拥有巨大的号召力和难以估量的潜力,与清国开战,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
发战争,易知足又决意坚持抵抗到底,这绝对是一场难以预料结果的战争。
默然半晌,他才开
道:“将留学生都转到我国,你确信我国会保持中立?我国可是一直渴盼在太平洋西岸寻找一个落脚点......。”
“要落脚点,可以。”易知足笑道:“贵我两国一直是平等
往,我可以给你们一个落脚点,但前提是,贵国在太平洋东岸也给我们提供一个落脚点。”
“这是不个错的主意。”伯驾语气轻松的笑道,很显然,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掏出烟斗,他慢条斯理的装了一锅烟丝,他虽然是个医生,但也是个传教士,对于元以及清国发生的大事,他一直都极为关注,元这两年在西藏南麓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