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区的老师们给吵了起来。
80年代没有商品房的概念,土地也都是属于国家的,家不在本地的老师,都会住到学校的宿舍里来,整个宿舍区就像是一个小型社区似的,有老师,有家属,有孩子,不大一会儿,就把李秀梅老师家堵的水泄不通。
鞭炮燃放结束的同时,杨锐立刻大声道:“感谢李秀梅老师的教导,您是同学们评选出的,最受欢迎的
老师。”
接着,包括杨锐在内的所有锐学组成员,都像是被扣了扳机似的,直直的鞠躬。
整齐的动作,给
以非常正式的感觉。
格温婉的李秀梅都愣住了,似乎完全没有搞明白
况。
看热闹的
也都愣住了。
锣鼓鞭炮组成的庆祝并不是杨锐发明的,过去十年,知青下乡,支援边疆等等活动,都伴随着这种热闹的场景。
但眼前发生的
况,显然与之不同。
杨锐笑了笑,从王国华手里接过装了四只罐
的礼品盒,递给了李秀梅老师,扬声道:“李老师,这里的四只罐
是最受欢迎
老师的奖品,请您收好了。同时,我代表锐学组成员,再次感谢您的奉献。”
学生们又鞠了一次躬,然后纷纷散开。
李秀梅这才闹清楚状况,有点不好意思的道:“不用专门这样子……”
“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李老师能做到此点,我相信付出良多,大家只是想表达谢意……”杨锐自己也做了好几年的补习老师,
知要得到学生的欢迎是如何的艰难。
学生是很敏感的群体,尤其是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重塑期,并不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得到他们的欢迎,同样,放任自由,也不是受欢迎的关键。
要让学生们满意,受到学生的欢迎,需要耐心细致的
流,认真仔细的教学,
的关心和充分的放权……简而言之,要让一个班的学生喜欢自己,比让领导喜欢自己难多了。
正因为如此,杨锐虽然提前准备了讲话内容,语气却是无比的真诚。
李秀梅心有所感,眼角不由自主的变的湿润起来。
在一所乡镇中学,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不停的发光发热,这本身就是一种奉献。
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这是简单的付出。
批阅无穷多的作业,誊刻各种试卷,不断的分析了解学生们的需求,这是复杂的付出。
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保护学生,资助学生,这是困难的付出。
李秀梅不需要别
来感谢自己的奉献,但她确实需要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被肯定。
学生们的肯定,毫无疑问是最真诚,也最有价值的。
几乎是一瞬间,李秀梅的文青意识就被勾引了起来,两行泪珠,也随着她的脸颊滑落。
“妈妈。你怎么哭了?”一个小小的脑袋,扒着父亲的小腿,探了出来。
“妈妈没哭,是高兴。”李秀梅弯腰抱起了
儿。
五岁的小姑娘,懵懂而可
,伸手抹开母亲的泪珠,却引来了更多的泪水,不由陷
了困惑。
看着
儿的表
,李秀梅又想哭,又想笑。
为了方便上班,她在
儿9个月的时候,就狠心断
了。
为了备课,她经常工作到
夜,吵的
儿和丈夫睡不好觉。
为了购买资料,她不仅降低了自己和丈夫的伙食标准,也降低了
儿的伙食标准。
为了走访学生家庭,她磨坏了鞋,走伤了脚。
即使生活拮据,可她还是尽可能的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希望他们不至于因贫失学……
李秀梅偶尔也会想到回报的问题,想到值不值得的问题,但在这个激
澎湃的年代,她更愿意去做事,而不是去想事。
只有午夜梦回,她才会幻想有一天,能有曾经的学生,来到自己面前,说一句“老师,谢谢你”。
直到今天以前,这都是一个幻想。
有幸走出山区的孩子难得回来,留在山区的孩子生涩而害羞。
李秀梅总是安慰自己:学生们还小,等年纪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但随着光
的流逝,她已渐渐的将那些念
埋在了心底。
直到这一刻,迟缓的,浓烈的,
涌而出的幸福感,令她紧紧的抱住
儿,并毫不犹豫的收下了那红色的礼品盒。
这是晚来的感谢,却不仅仅是杨锐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