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剑来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快哉风

第一百二十一章 快哉风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无药可救了。”

陈平安叹了气,看了眼身边三,想起泥瓶巷杏花巷那边的风景,飞狗跳,毛蒜皮,骂街,背后坏话,什么都不缺,说道:“你们是读书,懂得多,又是齐先生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所以跟我们很不一样,其实像我生活的地方,哪怕很多上了年纪的,就跟船上那个县令和老差不多,是不愿意讲道理的,要么只愿意讲自己的道理。”

陈平安脆不再磨砺狭刀,收刀鞘,有些感慨,“不过这些,别看他们不讲理,可有些力气大,烧瓷烧炭就能赚钱养家,有些庄稼活做得比谁都好,所以子过得其实不差。还有比如给接生、喜欢烧符水装弄鬼的马婆婆,坏得很,可这么坏的,对她的孙子马苦玄,又好得很,恨不得天底下所有的好东西,都给自己孙子。”

陈平安笑道:“所以我要读点书,想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李宝瓶突然站起身,在溪水旁边缓缓踱步,脸色凝重。

最后这位红棉袄小姑娘突然开道:“小师叔,你上次在船上的那个问题,我一直在想,现在我觉得想明白一点点了。你要不要听听看?”

陈平安忍住笑,“刚从你们那里学来一个洗耳恭听,现在正好用得上。”

小姑娘气呼呼鼓起腮帮,最后有些埋怨道:“小师叔!”

陈平安赶紧笑道:“你说你说。”

小姑娘还没开始讲道理,就先为自己做铺垫伏笔找退路了,“我可能说得比较,小师叔你如果觉得不对,听听就好啊,不许笑话我。”

陈平安摇道:“我在船上能跟那么大岁数的老讲道理,为什么你就不可以?你只管说,小师叔用心听着呢。”

李槐撇撇嘴,拎着那只彩绘木偶胡挥动,像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说说说,说话吵架从来不疼,打架才疼。”

小姑娘先讲了三个说法,有点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似夫子讲学的开明宗义,提纲挈领,“我要讲仁义道德,乡俗规矩,王朝律法。”

李槐立即有些疼了,把心思放在那个美绝伦的彩绘木偶上,想着哪天它能活过来跟自己聊天解闷就好了。

林守一笑了笑,单手托着腮帮,望向站在溪边的李宝瓶。

唯独陈平安竖起耳朵,用心听讲。

小时候经常去学塾那边的墙脚根,偷听齐先生说书,让鞋少年始终有些怀念。

“分别对应君子贤,市井百姓,违禁坏。”

“君子贤,读书多了之后,懂了更多道理,但是要切记一点,就像我大哥所说的,道德一物,太高太虚了,终究是不能律的,只能律己!又故而立身需正,身正则名正,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

“除此之外,一旦独善其身了,若想兼济天下,教化百姓,大可以将自己的道德学问,像我们先生这样在学塾收弟子、传道授业。”

“一般的市井百姓,只需遵守乡俗规矩即可。”

“而王朝律法,专门针对违反纪,就是用来约束坏的一条准绳,而且是最低的那根绳子,也是我们儒家礼仪里最低的‘规矩’。”

陈平安虽然用心听,可觉得话都听得懂,可言语中的道理,始终没有成为自己的道理。

难怪阿良说要多读书啊。

林守一不知何时已经正襟危坐的,皱眉道:“那是法家。”

李宝瓶面对三,斩钉截铁道:“法必从儒来!”

林守一愕然。

李宝瓶看到心不在焉的李槐,气不打一处来,轻喝道:“李槐!”

李槐仿佛回到了乡塾蒙学的岁月,被齐先生在课堂上一次次温声点名,本能答道:“到!”

结果发现齐先生已经换成了经常揍自己的李宝瓶后,李槐悻悻然,觉得挺丢现眼的,便继续低摆弄木偶。

李宝瓶不理睬李槐,继续说道:“各有各的规矩,相安无事,世道清明,天下太平!君王垂拱而治!从而圣死大盗止!”

林守一又开道:“圣不死大盗不止,这是道家的说法吧……”

李宝瓶眼熠熠,大声道:“一法通万法通,天底下最根本的道理,必然是一致的!”

她好像记起了什么,在三之前缓缓而行,“我在学塾最后一堂课,是先生单独跟我说起‘天经地义’四字,经义是我儒家立教之根本……”

李槐终于开道:“先生没跟我们讲这个啊。林守一,你呢?”

林守一摇摇

红棉袄小姑娘双臂环胸,气愤道:“你们一个先生讲道理不听,一个先生讲了东西不问,难道非要先生把他的学问塞进你们脑袋里去啊?”

李槐嬉皮笑脸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介意的,先生那么大学问,分我一点都够用一辈子啦。这样省心省力,还能少走弯路。”

林守一自言自语道:“一法通万法通……若真是如此,确实需要自己找到那个一。阿良说的求而弃驳杂,也能对上了。”

被李槐这么一打岔,李宝瓶像是又想到了别处,遇到了瓶颈,小姑娘有些难为,对陈平安说道:“小师叔,我再想想啊,又有问题跑出来难住我了。”

陈平安微笑着抬手伸出大拇指。

小姑娘雀跃道:“讲得不坏?”

陈平安没有收回大拇指,大声道:“很好!”

并不知道,原本暗中守护在不远处的那尊,如同一个从油锅里爬出来的可怜,浑身剧颤。

但是福祸相依。

这尊先是漫不经心听着那些稚的“讲学”,然后就是一系列匪夷所思的境遇,心摇,魂魄分离,与修为高低成正比的一身浑厚秽之气,如同被一阵阵强劲罡风如刀削去,一开始还不信这个邪,始终不愿后退一步,到最后实在是经受不住,一退再退,竟是退了数十里才略微好转,不愿就此作罢,顶着那无形的罡风浩然气,一步步前行,如一叶扁舟在江水滔滔之中,逆流而上。

相传这座天下九大洲,儒家七十二书院里的那些正君子,胸中一点浩然气,天地千里快哉风。

与此同时,在这片山岭迹罕至的百里之外,有一座辉煌如王侯宅邸的地方,一位身形曼妙却脸色雪白的红衣子,本想点燃一盏白纸灯笼高高挂起,可是灯火点燃一次,就自行熄灭一次。

这让她脸色变得有些狰狞。

整栋恢弘宅邸,鬼蜮横行,风大振。

她丢弃手中灯笼,缓缓升空,最终悬停在比屋檐更高的地方,环顾四周。

(本章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