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剑来 > 第三百五十二章 祖师堂牌,头顶月光

第三百五十二章 祖师堂牌,头顶月光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凳子上,双手握拳,好像想着如何都想不通的问题。

他那个师父躺在床上,休养生息,虽然伤得不轻,暂时想要与斗法厮杀、斩妖除魔,已是奢望,可下地行走,早就不是难事。

脸色微白,可极好,眼炯炯,转盯着自己唯一的弟子,“收个好弟子是一难,弟子修行顺利又是一难,不比照顾家中子简单。我膝下没有子嗣,弟子就只有你这么一个,何况你天资比我好上太多,不为了你好好谋划将来一番,我这个当师父的,死不瞑目。”

笑道:“先前道理和经过都与你说明白了,至于师父如何认识的金顶观,你这次为何刚刚碰上了邵小真,你莫要多问,从今天起,只管勤勉修行,杜老仙亲自出手,帮你打碎了瓶颈,你小子得以跻身中五境,这份恩,要牢记心。说句难听的,金顶观多大的一座仙家府,就算你小子诚心想要报恩,家需要吗?不过呢,这份心,还是要有的,不然给金顶观当条狗的资格,都没了。”

高大少年眼眶湿润,低道:“弟子没出息,让师父受委屈了。”

叹息一声,伸出手指,点了点这个榆木疙瘩,“你啊,还是根本就没开窍,罢了罢了,若非如此,我也不会独独收你为徒,说实话,邵小真这般惊艳资质的物,我便是早早瞧见了,也未必敢收门中,一遇风云变化龙,哪里是我一个观海境修士,能够驾驭得了。”

高大少年到底是争胜心重的岁数,“师父,年纪轻轻就跻身龙门境,我也是有些希望的。”

笑骂道:“痴儿!出去修行,师父还要伤病,不想对牛弹琴!”

高大少年哦了一声,站起身,告辞离去。

在少年走到门的时候,老修士轻声安慰道:“修行路上,有些委屈是难免的,怕就怕一辈子只能攒着委屈,所以你一定要比师父走得更高更远,可以让自己少受些委屈。这儿的山庙和观景亭,不算高,从桐叶洲走到这大泉王朝,也算不得远,这方天地,异士,只在更高处。”

高壮少年转过,点道:“记下了。”

老修士笑了笑,“如果可以的话,以后境界高了,真有那么一天,能够跟杜老仙这样的物平起平坐,那会儿,记得对山下的凡夫俗子,好一些。”

一直闷闷不乐的少年在这一刻,笑容灿烂,顺着本心使劲点

笑道:“真是个痴儿!”

————

动身去往蜃景城的临行前一天,有登门拜访陈平安。

是一位身穿道袍、顶芙蓉冠的年轻道士,风尘仆仆,在陈平安屋内喝着一碗凉茶,说是他离着骑鹤城最近,便有幸收到祖师爷的法旨,要给陈平安送来一样东西。

出身太平山的年轻道士,小心翼翼拿出了一块玉牌。

在将玉牌放在桌上后,给陈平安解释了玉牌的一番渊源,年轻道士直言不讳道:“祖师爷要我明言,陈公子不用担心太平山在玉牌上动了手脚,会泄露行踪,被咱们太平山收眼底。玉牌已经被祖师爷剥去山门禁制,公子就只是一块材质好些的器物了,当然对外,意义非凡。所以希望陈公子在离开桐叶洲之前,都能够稍稍麻烦一些,将它每悬挂在腰边。”

陈平安起身道谢,太平山道士赶紧起身还礼,连说不敢。

陈平安收起了玉牌,立即悬挂在腰边,与那养剑葫一左一右。

将那位光明正大自报名号、走驿馆的年轻道士送到大门

太平山此举,用心良苦。

陈平安腰间这块太平山祖师堂嫡传弟子的玉牌,正反篆刻着“太平山修真我”、“祖师堂续香火”。

太平山的金丹、元婴地仙都未必能够悬挂上。

因为与修为和年龄无关。

整座太平山,就那么五六挂着这玉佩,年纪最大的,已有三百岁高龄,如今管着太平山的道家藏书,不过是龙门境修为。年纪最小,是个才七八岁的小道童,天资卓绝。

但要说最出名的那个,肯定是一仗剑下山云游的冠黄庭。

所以说从这一刻起,陈平安在桐叶洲的护身符,就是整座太平山了。

而太平山那位祖师爷老天君,刚刚施展过令侧目的仙通,金身法相现世,手持明月镜,驾驭仙剑杀敌万里之外。

这会儿,谁敢招惹锋芒毕露的太平山?

陈平安感慨万分,走回院子。

一袭白袍,发髻别玉簪,腰间悬玉牌。

驿馆胥吏在路上见着了陈平安,都当他是一位读书

————

姚家队伍在这天清晨时分,启程去往蜃景城。

距离蜃景城那座著名渡越近,也就意味着陈平安一行与姚家队伍的离别时分,快到了。

一天黄昏,姚家下榻此次北行的最后一座驿馆,驿馆朴实无华,还有些简陋,与骑鹤城那座坐拥园林的驿馆,天壤之别。

沿着驿馆外那条官路,行走十余里,有座照屏峰,虽然不高,可如利剑出鞘,很适合欣赏落,是一处名动京师的形胜之地,经常有达官显贵和王孙子弟在那边夜宿山顶客栈,就为了欣赏出东海、映照山屛的绝美景。

姚镇非要拉着陈平安去照屏峰,而且除了三姚,没有让任何随军修士跟着。

最后就只有老将军和三姚,陈平安和裴钱,去了照屏峰,登山夜宿于山顶的客栈之一。

这座客栈后边,就是一座崖畔朝东的观景台,是照屏峰六座客栈中赏景最佳。

一行拿了客栈美酒、宵夜吃食放在桌上,先赏月再赏出。

少年姚仙之陪着手持行山杖的裴钱瞎胡闹,两忙着“切磋武艺”。

姚岭之独自走到崖畔栏杆那边,往南边远眺,似乎有些伤感。

老将军信誓旦旦要熬夜等到出,可是喝过了两壶酒后,没把陈平安喝倒,自己就醉醺醺了,姚近之和姚岭之只好搀扶着爷爷返回客栈。

裴钱和姚仙之好,肯定能等来出景象。

陈平安独自坐在桌旁,拿了那根被裴钱丢在一旁的行山杖,在脚边泥地上,百无聊赖地画了圆圈。

一个小圆,一个大圈,又一个更大的圆,再一个更大的圈。

一层层,环环相绕。

陈平安心沉浸其中。

姚近之已经站在陈平安身后,看了很久,问道:“怎么不继续画下去了?”

陈平安收起行山杖,斜靠石桌,笑道:“只能画到这里了。”

姚近之落座,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进了客栈后,她便摘下帷帽,喝酒的时候,脸庞皱着,看来是那杯酒很难下咽,喝完之后,瞥了眼地上,说道:“是很难画下去了。我猜儒家的君子都画不下去。”

陈平安摇摇,没有说什么,只是看着崖畔栏杆那边,姚仙之和裴钱一大一小,鬼鬼祟祟,似乎在商量着什么。

姚近之笑问道:“你不问我是真懂你画了什么,还是假懂?”

陈平安轻声说道:“姚姑娘多半是知道的。”

姚近之犹豫了一下,还是给自己倒了杯酒,一饮尽,脸色绯红,愈发光彩夺目,她缓缓道:“你我二之间,门户之间,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洲与洲之间,文脉之间,三教之间,百家学问之间。天下与天下之间,族与妖族之间!你陈平安在在想自己知道的道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