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睁看着别家山
多出一位中五境,尤其是一位呼风唤雨的地仙修士?打生打死未必有,可暗中相互下绊子肯定层出不穷。
所以当茅小冬收集完所有天材地宝后,陈平安在如释重负的同时,也有些揪心。
第三件本命物如何炼制?
按照既定计划,那会儿自己应该已经身在北俱芦洲。
难道改变主意,将老龙城一役剩余的大骊赔偿收拢,砸锅卖铁,在落魄山炼制完第三件后,再去游历那座剑修如云的北俱芦洲?
陈平安微微叹息,只能告诉自己明
愁来明
愁。
这还没有炼制成功金色文胆,就开始想那第三件本命物,不妥。今
事今
毕,先将今
事做得尽善尽美,才是正途大道。
陈平安收敛思绪,凝屏气,最后取出了那只来自桐叶洲青虎宫的炼物之器,五彩-金匮灶。
然后开始在心中默念一遍埋河水娘娘相赠的那套炼物道诀。
茅小冬从
到尾,都没有说话。
多说无益。
修行是自己事。
即便是传道
,解惑几句,指点几句,就已经差不多了。
哪怕是护道
,对此更是不会
手,最多就是那
不幸炼制失败,尽量保住那
的大道根本,竭力追求一个被护道之
的“留得青山在”而已。
陈平安身前已经摆满了各异天材地宝,突然抬起
,望向坐在对面的茅小冬,问道:“茅山主,我其实有个疑惑,一直想不明白。”
茅小冬点
道:“问。”
陈平安问道:“我们浩然天下,既然有七十二书院坐镇九洲,为什么不是七百二十座?是中土文庙做不到,还是至圣先师不愿意这么做?”
茅小冬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缓缓道:“我只说我个
见解,你拿去参考,未必正确,但是可以作为你理解这个世道的一种可能
,如何?”
陈平安点
,“好!”
茅小冬这才说道:“关于此事,我曾经与
探讨过。如今可能已经不太有俗世
记得,很早之前,嗯,要在三四之争之前,北方皑皑洲,在昔年四大显学之一的某位老祖宗提议下,刘氏的鼎力支持下,以及亚圣的点
答应之下,曾经出现过一座被当时誉为‘无忧之国’的地方,
大概是千万余
左右,没有练气士,没有诸子百家,甚至没有三教。
衣食无忧,
读书,夫子先生们所传学问所教道理,皆是四大显学与诸子百家的
粹内容,但是尽量不涉各自学问根本宗旨,不过主要是以儒家典籍为主,其余百家为辅。”
说到这里,茅小冬缓了一缓。
说得极慢,极其认真。
以至于茅小冬此刻身为书院圣
,都显得有些吃力。
陈平安开
问道:“学塾先生,是那
心挑选的书院贤
君子?”
茅小冬摇
道:“当然不是,不然就毫无意义了,因为即便成功,一国风俗最多演变成一洲,可却会饿死其余八洲,以八洲文运支撑一洲安乐,意义何在?所以皑皑洲刘氏在各方监督下,为此前期秘密筹备了将近四十年,方方面面,都必须得到到场的许多诸子百家代言
的认可,只要一
否定,就无法落地实施,这是礼圣唯一一次露面,提出的唯一要求。”
陈平安好问道:“最终结果,不尽如
意?”
茅小冬点点
,“不然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四之争了。”
陈平安陷
沉思,思考为何会失败。
一团
麻。
茅小冬轻声道:“从至圣先师到礼圣,一位阐述仁义道德,一位具体制定规矩框架,为什么?”
茅小冬自问自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也曾请教那
,为何至圣先师和礼圣,在奠定浩然天下的独尊和正统地位后,依旧容得下诸子百家?为何不
脆只留下儒家学问,教化苍生?那个
的回答,让我这榆木疙瘩,豁然开朗,才知道原来天地如此之大,那
说,道祖在看那个一,所以当初那场作
余孽,才得以迁徙去往剑气长城。而我们浩然天下,也没有对妖族斩尽杀绝。佛祖也只是留下了一句,预言那末法时代终会到来,‘从是以后,于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毁
禁戒,行不如法’。”
茅小冬反问道:“你觉得这三位,在求什么?”
陈平安摇
不知。
茅小冬说道:“那
告诉我,他也不知道答案,但也许是希望给世间所有有灵众生,一种趋近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一种你不需要付出额外代价就能够达到的自由。”
茅小冬问道:“可曾明白?”
陈平安老老实实回答:“不懂。”
茅小冬笑了,“陈平安,你没有必要现在就去追问这种问题的答案。”
茅小冬站起身,抬起一只脚,离地寸余,悬停空中,然后往上抬高两次,“当下种种所学,知其根本与真意,循序渐进,步步登高,那么一个
无论站在怎么样的高位,心都稳。不管那些
七八糟的旁门左道,最少我们读书
,都应该是这样的。”
陈平安想起自己在大泉王朝山巅与姚近之所说之事,关于一个个从里到外、从小到大的圈子,会心笑道:“这个我懂。”
茅小冬坐回原位,笑问道:“真懂?”
陈平安点
道:“真懂!”
茅小冬伸出一只手掌,微笑道:“天时地利
和三者兼具,那就可以炼物了。”
陈平安先闭上眼睛,轻轻呼吸一
气。
一颗金色文胆,安安静静悬停在他身前。
陈平安依旧没有急于以一
纯粹武夫真气,去“开灶生火”,反而没来由想起自己年少时在泥瓶巷祖宅的那件事。
二月二,龙抬
,烛照梁,桃打墙,
间蛇虫无处藏……
那大概才是陈平安行走江湖的最开始。
那会儿,很多
都还没有遇到。
但是就那么一步步走,一个一个遇到了。
练拳不辛苦。读书很值得。
坚持与
讲道理,原来是一件未必次次痛快、却不会后悔的事
。
原来我陈平安也能有今天。
原来宁姑娘的眼光这么好啊?
茅小冬怒喝道:“心境过于快意了,停一停!”
茅小冬差点一戒尺打过去,气呼呼教训道:“就算有了喜欢的姑娘,也在炼制成功了本命物再去想!到时候谁管你想几个时辰,是不是乐开了花?!没轻没重!”
陈平安悻悻然,赶紧抹了把脸,将脸上笑意敛起,重新凝心静意。
茅小冬看似恼火万分,实则自己心中乐呵着,默默念叨,先生,这件事,弟子做得可还行?跟先生讨要一句嘉奖不过分吧?
————
在东华山之巅,茅小冬与陈平安对坐之时。
书院内还有两
相对而坐,
通雷法的大儒董静,与半个弟子林守一。
当天地寂静停滞,光
流水出现显化迹象,董静皱了皱眉
,看到林守一的一点秉
灵光即将随之停歇,一挥衣袖,隔绝出一方小天地,只是这位大儒略显吃力。
董静沉声道:“不要分心,与读书一事一样,见着了妙不可言的圣贤文章,心能够沉浸其中,是本事,拔得出来,更见功力。不然一辈子就是书呆子,谈什么与圣贤共鸣?!”
林守一点点
。
董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