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剑来 > 第五百五十章 可惜下雨不下钱

第五百五十章 可惜下雨不下钱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水龙宗的前程不说,还要连累宗主师父。

例如那野修出身的武灵亭,是水龙宗供奉,其实更是北宗供奉,差点因为此事而将祖师堂那张椅子搬到对面去。

师父也恼火不已。

所幸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璧怎么都没有想到,在双方没有任何易的前提下,桓云会愿意为她说了那番公道话,不但雪中送炭,帮助自己在宗门这边洗清了所有嫌疑,还为自己锦上添花,使得她在那处遗址历练过程当中,成了一位行事谨慎、老成持重之,该说的,无论真假,桓云在水龙宗祖师堂的掌律祖师那边,都说了,不该说的,老真一字未提。

以至于白璧从如释重负的师父那边,听闻此事后,都有些震惊,一脸的匪夷所思。

孙结当时什么都没有多说,只让弟子白璧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山上善缘。

事后听闻桓云已是云上城挂名供奉后,孙结又不得不提醒阅历不够的白璧,有机会的话,可以不露痕迹地回去一趟芙蕖国,再“顺便”去趟云上城,好歹那城主沈震泽也是一位金丹地仙。

白璧一一记下。

所以这次盛邀请在北亭国游历山水的桓云,来水龙宗做客。

桓云得知她尚未在岛屿开府后,就更讲究了,老真推说自己在外边逗留已久,需要立即赶回山

于是就有了后边两位金丹地仙在桥的那番对话。

这些都是师父和传道都教不了、也不会刻意传授的为功夫、处世本领。

白璧独自站在桥,感触颇多。

以前总是痴迷于那句山上的金科玉律:放不下世间事,当不成山上

如今看来,山上修道,身边四周,高高低低,山上各处,不也还有那么多的修道之?大概所谓的放下不管,原来不是那全不计较、我行我素的偷懒捷径。

李源趴在桥上栏杆,离着桥还有百余里路程,却可以清晰望见那位年轻金丹修的背影,觉得她的资质其实不错。

李源听到背后有大声喊道:“小兔崽子!”

李源转过去,那汉子笑着抛过一只酒壶,“这壶三更酒,可是老子自己掏腰包买下来的,以后他娘的别在酒楼里边鬼哭狼嚎,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嫌磕碜!”

李源笑眯眯抱住酒壶,低弯腰,高声道:“谢这位大爷,大爷慢走。”

那汉子愣了一下,笑骂了几句,大步离开。

李源边走边喝着酒,心好转几分。

那桓云没有乘坐渡船或是御风远游,而是沿着那条济渎大水缓缓而行。

在那云上城,曾经与一位年轻走扪心路。

对方说了些看似空泛的大道理。

说那有些学问,是水脉,缓缓流转,帮顺势而为,走得稳。

也说有些学问,是山根,世事无常,本心纹丝不动,立得定。

两者都是好学问,可世事难在双方要经常打架,打得鼻青脸肿,血流,甚至就那么自己打死自己。

桓云是听得进去的,因为在那场一波三折的访山寻宝当中,这位老真自己就吃够了这场架的大苦

他桓云是不是好,当然是,不止是别如此公认,他桓云内心一向自认还算好

不然他就不会走那么一遭云上城,为此生元婴无望的沈震泽,帮忙吆喝助威,最后还要答应为徐杏酒、赵青纨护道。

会不会犯错?当然会,先是重宝摆在眼前,最后还要加上一辈子积攒下来的名声,他桓云其实已经违背良知和本心,脆就要杀夺宝,顾全清誉,铸就大错。

很多时候,好像只是相差那么一气,便会造就出天壤之别的是非对错,善恶之分。

夜幕之中,天高月明。

桓云呼吸一气,只觉得心旷怡。

就是不知道那位年轻剑仙,如此豁达,会不会一样有那难以逾越的心关?

若是真有,岂不是天堑鸿沟?

桓云只能希望那可以过水架桥,上山铺路,风雨无忧吧。

————

临近水龙宗的某处僻静地方。

一位老道伸手搀扶住身边的年轻道士。

背剑的年轻道士,摇摇欲坠,然后满脸笑意,兴高采烈道:“师父,咋个我今儿半点不想吐了?”

老道一本正经道:“肯定是那修为见长,这要是回了趴地峰,你那些师兄们肯定要好好夸你几句。”

年轻道士一脸怀疑,“师父你说句真心话。”

老道这才说道:“师父毕竟友广泛,这一路虽然走得快,依旧难免走走停停,就数这次距离最近。”

年轻道埋怨道:“师父你这么不会说话,怪不得那些山上朋友,每次见了师父你老家登门,一个个都从来不乐意请你上山坐一坐。我可看得真切,他们与师父聊天的时候,也都客气得不像朋友,师父,以后你下山还这样,真不成的。”

火龙真道:“朋友这种事上,师父是不太擅长。”

张山峰看了眼师父,没说话。

老真只得再次点,“修行一事,也不太凑合。”

张山峰笑道:“没事,师父道法不高,弟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张山峰摇张望,又笑道:“师父,水龙宗这么大一个仙家,没有朋友了吧?”

只有此处,因为是此行的目的地,所以师父明确提及过名字,说他的朋友陈平安最近应该就在附近。至于其余师徒二停留过的高山湖泽,仙家府邸,张山峰反正都不认得。

火龙真愣了一下,笑着点

于是以心声告知那位水龙宗宗主孙结,不用露面了,返回祖师堂便是。

不讲礼数?

贫道站在这儿,礼数还不够大吗?

————

陈平安进了屋子,开始翻看密信。

朱敛在信上先提及了魏檗境一事,成了宝瓶洲历史上第一位上五境山。

大骊王朝皇帝宋和亲临龙泉郡,光是六部尚书就来了礼、刑两位,一起登上披云山为魏檗道贺,不但如此,大骊朝廷还取出了一件皇库珍藏的“亲水”半仙兵,赠予披云山,作为锦上添花的压胜之物,如此一来,哪怕是一尊山岳正,魏檗也能够更加轻松掌控辖境水运,甚至可以随便镇压大骊北岳地界所有最高品秩的江水正,由此可见,新帝宋和对于魏檗这位前朝旧臣,已经不单单是礼遇,而是主动分权给披云山,魏檗等于一己之力,与大骊礼部、刑部共掌整个大骊宋氏龙兴之地的山水权柄。

所以朱敛让陈平安这位山主不用考虑贱卖家当一事,因为魏檗境之时,声势极大,祥瑞齐出,据说整个大骊京城百姓都沸腾了,许多家底殷实的富贵门户,如过江之鲫,疯狂涌新开辟出来的龙州,想要去往披云山烧香礼敬魏大山。不但如此,大骊户部还带给披云山将近百颗金铜钱,作为朝廷的赠礼之一。其余诸部也有自己的诚意,当然这些都是经过年轻皇帝陛下的点许可,才敢如此正大光明送礼披云山。

年轻皇帝显然自己都有些意外,原本足够高估魏檗境一事引发的各种朝野涟漪,不曾想依旧是低估了那种朝野上下、万民同乐的氛围,简直就是大骊王朝开国以来屈指可数的普天同贺,上一次,还是大骊藩王宋长镜立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