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 第二十九章 巴黎(三)

第二十九章 巴黎(三)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德军对黎的封锁已经步了正轨,与刚刚到达黎外围时的那种混景象相比,现在的一切都那么的井然有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四支从未一起行动过而且还是来自不同配属的锐部队如此默契,这除了归功于德**官们高超的军事素质以及部队所经受过的严格训练之外,德国那种从骨子里对秩序的偏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们习惯过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

不过虽然部队行动的效率提高了,但是官兵的士气却开始随着围城时间的延长而有了下降的趋势。

一开始的那种兴奋新感褪去后,官兵们普遍对现在的局势感到不耐烦起来。

这也难怪,现在就连炊事班里灌腊肠的都知道黎已经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不设防的城市是个什么概念,那意味着不会有任何的抵抗行动出现,现在德**队就是派一群穿军服的厨子过去都能占领全黎。

可是让德国官兵们感到不解的是,自从把黎围了个水泄不通之后,就再也没有得到过任何进一步的命令。

每一个对此表示疑惑的军官从自己上级那里得到的答案都是,完成自己现在的任务,等待下一步命令。

虽然从理论上讲目前的封锁任务相对于作战任务来说轻闲而又安全,士兵们也有了非常多的空闲时间,士气应该会上升才是。

可事实上恰恰相反,这种空闲而又无聊的生活正在慢慢的消磨着官兵们的士气。

这些都是锐部队,这四个师全是由平均年龄三十岁左右的老兵组成的,军官全部都接受过十五年以上的严格军事教育,可以说他们是德**队的华所在。

这四个师在前期战斗中都获得了相当辉煌的战果,第四集团军的两个师从阿登一路杀到黎郊外,而第十四集团军的两个师则参加过敦克尔刻战役.

这些全都是功勋显赫的部队,否则也不会派遣他们作为先部队来攻占黎。

可是也就是因为这样,这些部队不太适合担任目前的这种工作。不是说他们不善于防守与封锁,而是相对于防守来说,他们更喜欢进攻。

这些锐野战步兵都信奉一条准则,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让这群充满攻击的军就这样闲耗在枯燥无聊的围困任务里,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

特别是在不断收到兄弟部队雪片般纷至而来的报捷消息的时候,部队士气因此受到的打击已经成为军官们无法忽视的大问题。

德**队正在各条战线上疯狂的掠夺着功勋与荣耀,现在就是个瞎子都能看得出法国已经完蛋了,德军官兵们现在考虑的已经不是如何击败敌而是如何在法国投降之前获得更大的战果为自己夺取更高的荣誉。

毕竟作为军,现在这种机会不是随便就能碰得到的,谁都说不准下一场战争会在多久之后才发生,想要获得荣誉还是趁现在赶快。

这也是当时德**队中普遍的一种想法,当时没有会想到这场战争竟然会延续了整整四年。

所有都以为只要法国投降,再轻轻松松的把已经打残废的英国收拾掉以后这场战争也就结束了。

到那时候他们就可以在胸前挂满勋章,荣耀的回到家乡过希特勒描绘的那种幸福宁静的子,而且说不定在多年之后他们还会怀念现在这段辉煌的子,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在这场战争中留下什么遗憾。

看着别的部队,甚至那些由新兵组成的二线部队都在前线夺取功勋,而自己这些锐老兵却被一道莫名其妙的命令束缚在这里,蹲在设施良的战壕工事里一边百无聊赖的晒着太阳一边望着那座城市的廓发楞,更令郁闷的是那座城市还是号称不设防的那种,这使得官兵们心理上着实有些难以接受。

其实,别说下面那些官兵们对此感到不解与困惑,实际上就连这道命令的发布者,统帅部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当时也没有搞明白事为什么会发展成现在这样。

也许统帅部里唯一一个能够明白这道命令背后内幕的只有冯.布劳希齐元帅了,至少他认为自己明白。

所有的一切都是徐峻的一封电报引起的。

电报上只有短短几行字:

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之前,部队暂时不要进黎,现阶段还是先对其展开严密的包围,只有等到准备充分时才可以采取行动。

占领黎将是一件能够造成国际影响的大事,绝对不能鲁莽率,必须避免损害德**队乃至国家声誉的况发生。所以在没有周详的计划和准备之前,任何一个德**都不允许进那座城市。

署名莱茵哈特.冯.施泰德

从字面上看,徐峻的命令条理似乎非常清晰,但是经过统帅部那群参谋们往里去一琢磨后发现,元首的这道命令似乎内里大有文章,因为这道命令里使用了一些很模棱的语句,让他们无法从字面上察觉出元首阁下真正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这让统帅部的将军元帅们很是疼了一番,什么叫充分的准备,什么叫周详的计划,这些模糊的语句的确让摸不着脑。

统帅部的官僚们仔细研究一番之后决定,在了解元首的意图之前,先执行那些能够理解的部分。

至少把黎围起来并且禁止部队进黎这些地方还是很清楚的,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剩下不明白的地方再发电报向元首询问就行了。

于是冯。博克在黎郊外被统帅部用一道命令拦了下来。

但是统帅部的询问电报发出之后并没有获得徐峻第一时间的回复。

因为徐峻当时正在忙着制定对付法国那次反扑的作战计划,实在没有力来回答这方面的问题。

结果随着战役的展开,随后几天内就连统帅部也都忘记了再次询问这件事

当时德国元首和他的军团已经陷了危险之中,法国最后挣扎力量之强大,已经超出了统帅部的想象。

前线的战事变得越来越紧张,战役规模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就连冯。博克也把力都投到指挥他的b集团军围堵戴高乐的七个师的突围行动,已经无暇再考虑那四个郁闷步兵师的问题。

冯。博克曾经想过是否有可能把这几个锐步兵师也投下面的这场战役,不过他当场就自我否决了这个想法。

一是时间不允许,等到这些部队调到战场时战役可能已经开始了。二是就算时间允许统帅部也不会同意这个提议。因为封锁黎是元首的命令,而且按照当时的局势,德军并没有兵力上的问题。

所有都在密切的关注着战役的发展,在这种况下没有再去考虑黎这边的问题,统帅部注意力全部都放在蓄势待发的黄昏战役上面去了。

等到徐峻和他的近卫军团脱离险境并且获得了相当辉煌的战果,而黄昏战役完全展开之后,松了一气的统帅部这时才又想起黎的问题,于是再次向徐峻发出了询问。

实话说,徐峻当时已经彻底的忘记了黎还在被德军围困中这件事,所以当他收到统帅部的询问时感到非常的吃惊。

由于自己的一道命令造成了现在这种尴尬的局面,让徐峻实在为自己的粗心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同时也对统帅部的参谋们那瞎琢磨的劲感钦佩,实际上换个脑简单点的还出不了这种笑话。

他原本命令德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