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持久。只要给德军一丝喘息的机会,他们就能立即展开反击。所谓的钢板预制机枪堡在铁拳面前只是一个固定的标靶,照明弹把整个战场照的通亮,根本就没有什么视野障碍。士兵们可以如同白天一样
作这种反装甲武器。不过为了获得更佳的命中率,他们往往会突进到五十米之内,甚至有直接突击到十几米之内的。不要小看德国步兵的单兵素养,他们在法国战役中不是没
过正面突
用聚能炸药炸碉堡的事
。在这个距离内对于铁拳来说,简直就是贴着脸攻击,英军的机枪堡和掩体随着一声声巨响四分五裂。德军士兵有时候会用手榴弹对着敌军阵地再补上一
。不过大多数
况下谁都不会认为还有
可以从这种攻击中活下来。
德军同样大量使用了便携式的火焰
器,这种一次
火管给敌
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它展示出的杀伤力。这种和
道主义背道而驰的恐怖武器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变成一个燃烧着的
间地狱。以往英军还能专门攻击背着
火器的士兵加以阻止,但是现在这种便携式的武器体积不大,非常适合隐蔽,而且毫不影响携带者使用原本配备的武器,所以在攻击发生之前,很难发觉究竟是哪个德国兵携带着这种天杀的武器,但等到发觉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燃烧的火龙扑面而来。
英军的第二道防线并不比第一道防线坚持的更久,在一片火光与
炸声中分崩离析。德军突击群高歌猛进,同样未做任何停留,直接向着第三道,也是英军外围最后一道防线发起了总攻。
第三道防线的坚固程度同样超越了第二道防线,其中出现了几座永固碉堡和炮台,但是这道防线表现的比前两道更加不堪,溃败的英军士兵带来了恐怖的消息,德军的新型武器让
感到不寒而栗。
这道防线上的兵力原本就不足,虽然拥有让一线官兵羡慕的重炮,但是当战斗
发时,却发现现实和想象完全是两回事
。防线上最核心的防御点是一座建造于十七世纪的古老炮台,历尽数代改造,屹立多佛尔城郊数百年岿然不动,拥有十几门各种
径的火炮,外加一营
锐步兵保卫,堪称固若金汤不可陷落,历尽德军数次轰炸它都幸存了下来,几乎成了多佛尔不可战胜的象征。
结果这座炮台在遭到德国步兵的攻击后连二十分钟都没能坚持下来,除了遭到德国重型步兵炮的
扰之外,德军步兵的铁拳与
火器在其中起到了关键
的作用,当德国步兵冒着弹雨突进到炮台墙下时,战斗其实就已经结束了,德国步兵用铁拳炸开吊桥边的包铁木门,对着内墙的走道
了一次火焰之后,就看到炮台顶端开始有
挥舞起了白旗。
当第一道曙光从天边亮起,英军外围的三条防线已经全部被德军占领,此时多佛尔的城区完全展现在了德国登陆集群的面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