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国潮1980 > 第364章 二次加工

第364章 二次加工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说完了价格再说说款式。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按理说,由于宁卫民销售的是成品尾货,本应该没什么可作空间的。

可宁卫民身为穿越士,却有一样优势是得天独厚、无能及的。

那就是他超越了时代的见识,来自信息时代的知识,以及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了解。

像有一些比较普通的东西,往往经他指点,进行些简单的二次加工,就能焕发出新的光彩来。

在这方面,缝纫社开张时,宁卫民从红联厂吃下的那三千多条涤纶长袖连衣裙,就是他旗开得胜最佳的例子。

正是由于他清楚地看到了本年度夏季流行百褶裙,无袖连衣裙的大趋势。

让缝纫社的,对那些传统款式的连衣裙,进行了去袖,加滚边,改领子,收腰身,加腰带一系列的加工修改。

才使得这批平平无奇,甚至可以说已经过时的玩意。

摇身一变,成了当下最流行、最紧俏的时髦衣服。

毫不夸张的说,首批迎合市场需求的几百条的裙子刚一修改好。

缝纫社那些家庭就有不少,忍不住去找边大妈的“麻烦”了。

因为改过的服装,效果实在太好了。

既庄重又不失时尚,甚至看起来比正宗的沪海货好像还洋气几分。

这不仅直接触发了缝纫社的这帮中年对青春的追忆和对自己年华老去,身材发福的无奈,也让她们越看越喜欢。

真是想买上几条,给自己闺穿一穿。

对此,宁卫民并不反感,反而颇有受到肯定的荣幸。

于是非但没拒绝,还扩大了受惠群体。

跟边大妈说,只要是街道办、居委会和缝纫社的,每都可以买两条成本价的裙子。

那不用说,知道这个消息后,有权享受这种特殊照顾的可都乐坏了。

全都积极响应,就没有一个的名额是费的。

即便是有家里没闺,甚至没侄、没外甥的,名下的限额也会被别给要走。

哪怕对缝纫社的工而言,这两条裙子的加工费他们挣不到了,也不会有丝毫不满。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裙子实在太便宜了。

毕竟是库存积压处理品。

在红联厂的感激之以及缝纫社廉价的劳动力的综合作用下。

宁卫民给每条裙子核定出的成本仅仅只有五块五一条。

两条裙子加一起,也不到商店里那些沪海货一半的价钱呢。

所以就连舍不得花钱的苏锦都拒绝不了这样的实惠,给妹妹买了两条。

而苏绣一穿上,也真对得起她哥。

就跟灰姑娘魔法变身似的,光看外表,直接从穷丫变成了富家小姐了。

惹得班里的几个同学都天天追着问她,这么好看的裙子到底上哪儿买去。

所以根本不用怀疑。

当那些经常从缝纫社批货的那些个体户们,发现缝纫社居然有这样的紧俏服装批发。

发出多么强烈的热来啦。

要知道,这年,越是这行的越清楚。

我们的老百姓在选择衣服追时髦的时候,有多么盲目的从众和趋同

那些曾经风行一时白罩、国防绿、皮帽子、军便服、红围巾,和去年流行的红衬衣配白裤子。

哪样不是很快就变成了效仿追随的流行风?

而且这风一刮起来就收不住,要不到遍街都是的程度绝不可能结束。

没有以跟风为耻,后进者反倒以追上别的脚步为荣,为自己成为参与者之一而庆幸。

因为无论什么服装一但形成了流行的趋势,那这样的服装也就能与钞票划等号了。

当然是越早弄到手越好,再多也不嫌多啊。

于是边大妈身价涨,立马就抖起来了。

有那么一阵,无论是缝纫社还是居委会,天天都有个体户跑来找边大妈套磁要货的。

甚至为了求个好价钱,还偷偷摸摸跑到边大妈家里去送礼的。

这辈子,边大妈可净求,送别东西了。

实话实说,老太太还是天荒一回成了这么香的饽饽。

虽然礼是没收,也不可能徇私,可心里也被这些小年轻捧得够乐呵的了。

就这样,两千条五百条的裙子十五块的批发价,争着抢着,就让一帮个体户瓜分完毕了。

其余的六百条,宁卫民则是专门为罗广亮那帮“板儿爷”留下的。

说实话,这些裙子多少还是有点毛病的。

别的不提,就说因为在库里存的久了,有一子去不了味,即使过水洗也没多大用处。

但由于宁卫民对款式出色的改造设计。

这些裙子一推到市场上,还是迅速销售一空。

前门地区的售价,因为个体户不断根据市场反应提价,最后居然卖到了三十七八块一条。

而秀水街那边,虽然外国对这种服装的味道比较介意。

但拒绝不了增加的滚边、腰带和布料本身颜色形成的强烈反差。

在这年代,这可是绝无仅有的新搭配。

所以罗广亮他们仍然能以四十元外汇券的价钱,把裙子卖出去。

总而言之,从批发到零售,几乎所有都通过这批货,赚到了最少翻倍的利润。

宁卫民则独揽三万元纯利,真可称得上是点石成金的本事了。

但这还不算什么。

因为就在烟酒店开张后不就,宁卫民很快又出了一次更漂亮的事儿。

那才真称得上是化腐朽为神奇。

有个服装厂急需出清两千多灯芯绒裤的积压品,求到了宁卫民的上。

实事求是的说,这事儿绝对有难度。

因为像这种纯棉质地又需要工业加工的布料,是布料里的高级货,成本本身就高。

买得起的原本就不是冲广大群众去的。

而这个服装厂是按照最传统的裤型做了裤,连布料的颜色也选得不好。

就两种,除了宝石蓝就是灰。

那像这样的裤子,除了质地厚实,保暖好,再没什么优点了。

想想就知道,怎么会讨顾客喜欢?

当然卖不出去了,能卖出去才叫新鲜事呢。

偏偏最麻烦的地方在于,厂方为了免除相关责任,必须得保证十块一条的成本价。

也不看看如今这是什么季节啊?

说白了,宁卫民要是把这批裤子接下来。

恐怕仨月里都得搁在库里,别想卖出去一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