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国潮1980 > 第六百五十六章良法妙招

第六百五十六章良法妙招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听过康术德和两位旧友当年在起士林初次吃西餐的故事,宁卫民笑得直不起腰来。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老爷子讲得实在太彩了,一点都不比连阔如和单田芳差。

另外,他也是没想到,西风东进的时候,居然因为菜名陌生都能闹出这么大的笑话。

哪怕像咖啡、圣代、冰激凌、巧克力这样已经形成定式,今惯见了的名字,原来也是来之不易的。

看来确实什么都需要一个过程。

遗憾的是,他却没有这样的机会见识一下当年的起士林。

通过老爷子的语言描述,单凭想象,宁卫民就已经觉得如今起士林已经大不如前了。

见到当年那么有名,那么气派的西餐馆变得如此的萧条,实在是为之惋惜啊。

对此,康术德表示赞成。

“可不,解放前的起士林才是最辉煌的时候。今天的起士林,在经营上犯了两个最重要的错误,所以买卖才这么差劲,已经和过去完全不能相比。”

“哎?两个错误吗?”宁卫民有点意外。

“我还以为咱爷儿俩一直是在说,起士林不该把高贵、优雅和豪华的排场全扔了。说的是管这个餐馆的不明白,能吃得起这么高价位的顾客。已经不是单凭菜的味正,就能留得住的了。除了这一点,起士林还能有什么问题啊?”

“还能有什么问题?”康术德笑了,“起士林的两个毛病,你的坛宫倒是都没有,甚至还做的挺不错。可是就凭你这话,我看你恐怕也是误打误撞在做到的啊。”

这下宁卫民还真的好奇了,赶紧求师父赐教。

“我告诉你啊,起士林之所以能比六国饭店、京城饭店,津门的利顺德这些大饭店更出名,更受欢迎。其实并不在于这里的大菜,比其他几家做的有多么的好。真正的原因,是在于起士林是走由下至上路线发展起来的,面包、西点和糖果有皆碑,是津门第一。”

“起士林刚开餐馆的时候,因为本钱有限,主要以面包、西点和自制糖果为主,顺带经营简餐。当时来起士林吃饭的多是外国,但面包、西点、糖果却是中外皆宜,。你想啊,或许有吃不了西餐,但没有吃不了面包、蛋糕和糖果,对不对?”

“坦白讲,哪怕连中餐在内也是一样,任何地方的特色饮食到另一地经营,往往是大菜类需要时间才能为接受。而小吃类却最容易在异地落地生根,获得认可。就因为小吃类简单直白,价钱低啊。起士林就是误打误撞,用雅俗共赏又物美价廉的面包糖果打响了名气。”

“起士林当时有专把每天制作的面包用三车外卖外送,大受津门市民的喜。后来又因有了名气,承揽下了京津线铁路的面包供应。这才有了扩充餐馆的能力。然而哪怕成了高档餐馆,聘请了厨师和服务员。起士林面包、西点、糖果也不涨价。常年维持在让大众消费得起的旧水准,甚至物价大幅变动的时候,不惜亏本维持。”

“这是非常明智的。起士林用不涨价的面包糖果,落下了称赞好碑,扩大了市场的占有率,也顺手带火了他的高档餐馆,引得许多国追逐名气光顾。这就是最好的广告,最佳的良循环。是起士林能发展壮大的秘诀。说白了骑驴找马吃两儿啊。但找着马了,驴也没扔。”

“和起士林相比呢,那些纯粹的高档西餐馆什么都贵,没有低价的商品获得大众的认可。菜做的再好,也名气不显,只有少数知道。买卖自然就不会火。甚至或许他们的面包做的比起士林还讲究还好处,可价钱贵啊。那又有什么用啊?”

“其实现实中和起士林相似的例子比比皆是。顺东来的丁德山开了羊馆,照样还经营过去的豆汁扒糕,每天摆在店外销售给过去的穷主顾。甚至还降价了,不为挣钱,就为场。弄得那些车夫满京城的传顺东来的仁义。”

“你再看看那狗不理,为什么买卖那么好?就因为包子永远是好吃不贵。哪怕如今扩充成了大饭馆子,包子味道、价钱和过去也没区别。家挣大钱单指着炒菜,包子还是薄利多销。只要包子不差,这个根本不倒。炒菜贵点,水平一般,顾客也买账。”

“所以你那个坛宫的点心店啊,算是你小子开对了,懵上了。多少吃过你那些小吃点心的老百姓背后夸你的坛宫啊。所以只要有来了京城,想吃宫廷菜。如今就冲这样的民声,这样的名声,第一个就会想到你。你饭庄门见天排的大队那就是你的招牌幌子。就跟丰泽园卖烤馒和银丝卷时排大队一个道理。透着你的饭庄气象非凡。这才叫大买卖。”

“反过来你再看看现在的起士林,这面包、西点、糖果如今卖得不说多么贵吧,反正不便宜了。味道和价格综合考量,确实不如去副食店买现成的东西实惠。那这名气能不散吗?高不成,低也不就,只想凭过去的那点名气赚钱。起士林要是买卖还红火,那才不正常呢。”

“你记着我今天这话引以为戒吧。做买卖和做一样。不能什么便宜都占,也不能什么钱都赚。谁比谁傻啊?如果机关算尽太聪明,就会反误了你的卿卿命的……”

什么叫聪明啊?那就是一点就透,善于举一反三。

老爷子这番话,听到宁卫民的耳朵里,那叫振聋发聩。

实话实说,当初宁卫民力排众议,决定用坛宫一层开点心店,还卖老百姓个便宜价。

他心里确实有图个有皆碑,图个免费广告的意识。

但他想的还不是那么明白,杀富济贫完全是出于无奈。

更多的还是碍于年代特,为了怕坛宫价高惹来报纸非议,物价局不满。

才打算以此作为一种敷衍问题的说辞,一种安抚心借

要论他本心,还是认为这是亏本买卖,与坛宫的消费层次不符合。

甚至还惦记着等有朝一做出名气,市场放开价格了,他就提价呢。

但现在他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问题了,就跟他用搭售的办法卖服装尾货一样。

那些点心小吃其实就是对标的炮灰价,卖便宜点,是大有好处啊。

而且他更在乎的是老爷子随的几句。

“或许有吃不了西餐,但没有吃不了面包、蛋糕和糖果,对不对?”

“连中餐在内也是一样,任何地方的特色饮食到另一地。大菜类需要时间才能为接受。而小吃类却最容易在异地落地生根。”

这似乎一下解决了许多他想不明白的问题。

为什么中餐的底子那么厚,但一到海外就会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啊?

为什么在海外能赚到钱的中餐品类,都得靠那些变异的假中餐啊?

那无疑是经营方式和推广模式上,出了重大的问题!

没错,因为文化的隔膜,到了海外的中餐,越博大越坏菜。

倒不如本的生饭团子,刺身鱼片,外加一碗汤面。

老爷子这几句,在他看来似乎就说到了根源,是解决的良法妙招!

是不折不扣的点石成金之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