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232 万无一失

232 万无一失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一仗,到底该如何打,其实崇祯皇帝有和刘伟超商量过。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但是,刘伟超也提醒他了,说他们两个都没有实际领兵打仗经验,只是纸上谈兵而已。最好是召集有领兵打仗经验的武将,和他们去商议,才是最保险的。

崇祯皇帝听取了这个建议,才有了这次军事会议。并且他所信任的武将都参会了。

要不然,以大明朝中后期的尿,商议这种军国大事,基本上也没有武将的份,而是一群文官讨论。

唯一有区别的,可能就是文官是否有领军打仗的经验了。

比如崇祯皇帝召集孙传庭商议军事方面的事,和召集周延儒商议军事方面的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效果也是会不同。

此时,崇祯皇帝说完之后,周遇吉、黄得功等全都下意识地转看向堵胤锡。很显然,他们认为,该是堵胤锡有资格代表他们回答崇祯皇帝的这问题。

堵胤锡对此,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便回答崇祯皇帝道:“微臣以为,此战之关键,一是蓟州必须要坚守半个月左右,至少要等到援军赶到……”

崇祯皇帝听了,微微点,算是给堵胤锡肯定。

堵胤锡见此,便快速继续说道:“其二,警讯必须在第一时间传回京师,如此勇卫营和京营便能在第一时间增援。”

说到这里,他看了下在场的这些将领,然后才对崇祯皇帝又说道:“微臣以为,单以军力而言,京营和勇卫营必能胜建虏,理由有三!”

“那三点?”崇祯皇帝听了,下意识地追问道。

堵胤锡一听,立刻回答,显然是早已想过的:“其一,建虏远道而来,必然疲惫,长途作战,必不能久。”

崇祯皇帝听了,眉微皱。因为他想到,以前建虏的几次侵关内,不也是远道而来,但是一样如之境,以这个理由来说,似乎并不能证明可以战胜建虏。

于是,他便打断了堵胤锡的话,把这个疑问提了出来。

堵胤锡一听,马上回答道:“微臣有仔细查过建虏历次侵关内之详,之所以如陛下所说,乃是朝廷锐要么驻守宁锦一线,要么在围剿流贼,京畿之地并无强军,以至于建虏侵之初,朝廷锐调配不及,被建虏攻陷城池获得了补给。另外,那时候的朝廷锐,也因各种问题惧怕和建虏死战。但凡有一支朝廷锐能和建虏死战,拖住建虏的。那建虏远道而来的劣势必然会显露!”

崇祯皇帝之前就已经透露过建虏在下半年会侵,不管真假,他到了京师,还担任了京营总戎,自然就对此事非常关心,事先又去了解过之前几次建虏侵的事件经过。

也是如此,此时的堵胤锡,才能侃侃而谈。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叹了气说道:“堵卿所言极是,建虏能肆虐,皆是朝廷手中无锐可挡也!”

说到这里,他又挥手示意一下,让堵胤锡继续。

于是,堵胤锡便继续说道:“其二,勇卫营原本就是朝廷锐,可与建虏死战之军。如今陛下圣明,更是能装备良护甲和军械,军饷粮充足,多此二因,哪怕军中有漕工新卒,微臣亦认为,如今之勇卫营,还有京营,必定强过以前之勇卫营。如此,单纯对战建虏,胜之不难!”

听到这话,勇卫营的三个将领下意识地在点,一脸地自傲。

这一次,不等崇祯皇帝问话,堵胤锡就又在继续说道:“此外,陛下一开始就下旨保密,如此一来,在建虏眼中,必然意识不到,勇卫营和京营之锐,远胜之前。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而建虏低估朝廷官军,必然会吃大亏!”

崇祯皇帝一听,便无声地笑了。

这是他当初就想看到的事,因为老早就下旨要保密,兵仗局那边,更是重重守卫,没有方正化的手书,谁都不能出

勇卫营和京营开始配发燧发枪进行实弹训练的时候,也开始了封闭,不再允许将士出营。

如此种种,都是希望能保住勇卫营和京营的真实战力,从而让敌措手不及之下吃个大亏。

堵胤锡稍微等了下,让崇祯皇帝开心一下之后,他才继续说道:“由此,只要蓟州能坚守到援军抵达,那此战必胜,微臣是毫无疑问的。不过要达到陛下所说之战局,唯一还需要考虑的是,有意外况。”

“何种意外?”崇祯皇帝一听,便马上问道。

堵胤锡听了,就继续给他禀告道:“其一,烽火台必须要通畅,能在第一时间向京师传回建虏侵之警讯,甚至最好能第一时间传回建虏的动向。如此,就要监察京畿之地的烽火台,务必保证能用!”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这个没事,朕在前些天就已经派专去核实了,要求烽火台必须提高警惕,随时传讯。等回来之后,朕再派去核实,总之,确保烽火台能通畅传递警讯!”

“陛下英明!”堵胤锡听了,立刻回奏道。

其他听了,包括左懋第和那些武将,也都纷纷跟着附和道:“陛下英明!”

崇祯皇帝听了一笑,挥挥手示意堵胤锡继续。

堵胤锡见了,便继续奏道:“其二,微臣怕建虏攻蓟州不下,会转而攻打其他城池,掠夺物资以补充大军所需。因此,微臣以为,京畿之地的城池,特别是北方长城沿线,必须也做好固守准备,务必坚守住,不给建虏补充物资之机会,也能减少朝廷损失。”

崇祯皇帝听了,又是一笑。因为这一点,他和刘伟超讨论的时候,也已经讨论到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把吏部尚书左懋第给传了过来参与这次会议。

本来的话,如果没提这点,他会自己说出来。

但是,如今堵胤锡也想到了这点,他便趁机说道:“左卿,吏部以考核京畿之地地方官之名,派去各府州县巡查,核实战备城防,务必要保证各州府能坚守一段时间!不过不能透露建虏会在年底来犯之事。”

左懋第听到这里,才算是恍然大悟,原来皇帝叫自己来,是因为这个。

于是,他连忙领旨道:“微臣遵旨!”

参与不参与这次军事会议,对于他去部署吏部员下去合适战备的把握度,绝对是有影响的。

其他见此,不由得对崇祯皇帝都有些佩服,很显然,他们意识到了,崇祯皇帝其实是已经想到了,吏部尚书才会出现在这里。

而崇祯皇帝听了左懋第的话之后,就当着他的面,又转看向王承恩和李若琏,吩咐他们两道:“厂卫这边,也要分别派下去,不要露身份,核实各州府之战备况。”

这算是一明一暗两条线了,就是要确保底下真正去做了!

这也不是崇祯皇帝的疑心病重,实在是他被这种阳奉违的事,害得有点多了。可以说,此时的崇祯皇帝,压根就不信地方上能按照他的旨意去做。可谓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一个例子!

婢遵旨!”

“末将领旨!”

听着东厂提督和锦衣卫指挥使的话,左懋第略微有点不舒服,不过也就是略微有点。毕竟这是皇帝当着他的面代,也就是不瞒他的。

这和背着他做,感觉还是让他好受了一点。

崇祯皇帝显然没有安慰他什么,或者解释下什么,因为他是皇帝,无须这么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