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315 花生瓜子白开水

315 花生瓜子白开水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新建通州到京师的官道水泥路,很快就投了使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对此,所有旅,全都是非常期待的。

要知道,原本通州到京师,虽然只有四十来里路,但是,对于大部分通工具来说,其实都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来往,不可能两手空空就走路。行李是免不了的,多一些少一些的区别。

走个半天,大概是二三十里地,就需要休息了。

马车和步行的速度差不多,空车好一些,载重越重,就越需要经常休息,免得累坏了马。

因此,古代道路上,是三十里一个驿站,就是提供旅要休息的。

而通州到京师是四十来里路,如果不急着赶路的话,那是会在中间休息。也就是大概二十来里的地方就吃饭休息,下午再继续赶路,到京师估计就是傍晚,也就是一天时间了。

另外,就算是坐马车直接赶路,其实也不可能快的。

除了要保护马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的马车,没有什么减震措施,马车很可能是木或者是铁皮包着的木,又都是泥路,哪怕是官道,也必然是高低不平,或者还有坑坑洼洼。

在这种的条件下,坐马车里面,除非上的肥特多,自带减震功能,要不然也得坐一阵就得休息一下。

如此种种原因,使得通州到京师的这段陆路,基本上就都是定义为一天的路程。

也是这个原因,古代远行的话,能有水路可以坐船,那肯定是走水路。带的东西可以更多,还会少很多颠簸之苦。

当然,有急事赶路的话,就肯定用不了一天时间。最快的,比如单骑不惜马力,半个时辰都不要就能从通州赶到京师。

综合来说,道路的好坏,是古代通速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水泥路修筑的新官道,和原本的泥官道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就是一条路。

并且水泥修建的路,不但平整,并且还能看到有水也照样不会泥泞,不会坑坑洼洼。也就是说,下雨天也好,还是积雪融化天也罢,都不会有泥路的那种痛苦。

基于对这水泥路的认识,很多对于通州到京师这条路的期待,就是缩短为半天时间了。

早上起早一点,早点上路,正常况下,中午说不定就能在京师吃午饭了。能这么快速度赶到京师,自然一个个都是很高兴的。

当然,也有不高兴的,那就是原本在路程中途提供歇脚的那些。不过这些毕竟只是很小一部分,挡不住大部分对水泥路的期待。

在公告水泥路开放那一天,很多原本没有想法的,竟然都有了想法,要去走一走这条路。京师的,去通州看看通州湾的热闹;或者通州那边的,去京师逛逛什么的。

最终的目的,其实还是感受下这条新式官道的感受。要不然,这些天,并且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这些天,亲朋好友,周边的在谈论的,必然是这条新式官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显得有些孤陋寡闻了。

京师这边,是五城兵马司的军卒拦着,通州那边,是通州地方衙役挡着;开路时间一到之后,早已等着的马车什么的,包括步行的,全都拥上了平整的水泥路,一路上,全都是有说有笑地点评起脚上这条路的感觉。

“还真别说,这地儿还真是平整啊,你瞧,马车都稳多了!”

“可不是,这一次本公子要说,我就在车里一路看书,看到了通州,没敢说本公子是装了吧?”

“瞧这速度,我看行,中午肯定能到通州了!”

“不要说如今这种天气好的时候了,就是下雨天,半天时间走完都不是问题了!”

“……”

感受得差不多之后,几乎所有,自然就开始谈论带给他们方便的新式水泥路的关键了。

“以后如果所有官道都用上这水泥路的话,那都可以去更远的地方踏青了,对不对?”

“那可不,这样的路修好了,至少通州就是我们京师的一部分了,早上出发,到通州用个午膳,然后再回京师都成!”

“呀,这水泥还真是厉害啊,竟然能用来修路,还这么好!”

“那可不是,这可是皇上发明出来的东西,能不好么?”

“……”

无可争议地,作为这个位面上,水泥发明者的崇祯皇帝,自然就又受到了百姓的戴和敬佩。

不过,在称颂崇祯皇帝的同时,自然也会有一些另外的声音。

这也不怪他们,走在这新式官道上,搁一个栅栏,就能看到平行的铁路,看着那路,想不明白的他们,能说好话就怪了。

“你说,那边的路,到底是什么路,看着这么怪呢?”

“没看到地上铺着的铁么,所以说是叫铁路来的。”

“这路是给谁走的?太不方便了吧!马车,那就更是不可能!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修出这种路,这也能叫路?”

“谁知道呢,反正那边的路是属于宫内铁道司的,据说朝堂已经出了布告,走那条路的,是要收取费用的。”

“收取费用?哈哈,谁傻了才会去走这样一条怪路吧?”

“……”

这样的观点,基本上是占了绝大部分见过铁路的的想法。也因此,他们对于宫内对于走那条路的要收钱,那是压根没有任何想法,如果有,也是看笑话而已。

当然,也有一部分,也还有不同的看法。

“我敢打赌,走那条路的肯定有!”

“怎么说?谁傻啊!”

“不傻!有些要结宫里的,是不是就会走那条路了?多贵都会走!”

“咦,你这么一说,还真有这种可能哦!”

“还有,宫里那些宦官说不定会强行拦,让他们走那边的路,你说有没有这种可能!”

“天启年间肯定有可能,或者以前也可能有,但是,如今不可能吧,太祖皇帝显灵,当今天子圣明,肯定不允许这种事发生的了!”

“嘘,那可不一定哦!我们普通家,估计不会,但是那些大商,有钱的那些主,说不定就会被盯上,让他们走那边的铁路了!”

“嘿嘿,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这个可能哦。不过走那条铁路,总比被抄家好吧?”

“……”

赶路的,是在正赶路,但是,那些来体验新式官道的闲,便多是一边走一边聊着。

就这么的,走着走着,走到一半的时候,通州去京师的,还有京师去通州的,顿时就傻眼了。

就见官道的对面,密密麻麻都是往自己这边过来的,路都给堵死了!

今天这第一天,过这条官道的不知道有多少,海来形容,都是不过份的。毕竟京师和通州都算是大明非常富裕的地方了,闲得发慌的公子哥们也多。就是建再宽的路,都能把路给铺满了。

于是,两边的一汇合,就纷纷喊着,让对方让路。

官道的一侧有栅栏拦着,那边是铁路,朝廷有明文规定,任何不得翻越栅栏,否则要吃牢饭的。

另外一侧倒是没问题,是田野,这个二月份可以下去,反正也没种东西。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