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342 太意外了

342 太意外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按照刘伟超给崇祯皇帝设计的思路,或者说提的建议,等这科学学识的热再酝酿,再火热一些之后,他就准备推出一套全新的工匠爵位,每个爵位对应什么科举官员的待遇都有规定,然后再分封出一批目前为止,他认为值得封爵的工匠。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些工匠爵位,一样是由皇帝的内库发放俸禄,和皇亲勋贵一样。外廷就没法指手画脚,绕开了外廷的。

如此一来,大明朝就有好几套升迁体系了。

第一套,也是目前来说,最尊崇的体系,就是科举体系,童生、秀才、举、进士,各品官员,首辅是文官第一

第二套,是已经成熟的内廷体系,刚进宫时只能当典簿、长随、奉御,如果表现良好,方能被升迁为监丞,监丞再往上升是少监,少监的顶上司才是闻名遐迩的太监。其中,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内廷第一

第三套,是军队上的体系,其中卫所制是从小旗,总旗,百户,千户,都司;而营哨制是伍长,什长,队长,哨长,把总,营官。有战事时,指挥的是守备,游击,参将,副将以及总兵。

本来的话,五军都督府的,是军队的最高长官,但是大明朝比较特别,反而是属于文官的兵部尚书,才是军事老大。通俗一点说,就是以文制武。

以上三种体系之上,还有公侯伯的封爵,一般来说,反而是地位最底下的武,凭借军功封爵更容易一些。文官和宦官两个体系,封爵极少,其中宦官封爵的话,更容易遭到清算。

如今,崇祯皇帝就是准备再多一套工匠体系,对应上面的那些体系。而在工匠体系之上,同样是有公侯伯,最有代表的,就是宋应星已经被封为科技伯了。

当然,这个时候,还没有认为宋应星是工匠体系的代表,毕竟他还有一个举的身份。

崇祯皇帝感觉自己手中的科技才实在太少,听取刘伟超的建议,没敢在这战的年代,强行在科举中加科学考试。要不然,很可能会出现一些读书为此心中不满,反对朝廷,加了流贼或者其他反对大明的势力,那就麻烦大了。

至少因为流贼一直流行追赃助饷,劫大户以为军用的政策,基本上很难有读书认可他们的。

这么多年下来,流贼打出了气候,朝廷迟迟无法剿灭之下,才终于有读书投靠流贼。

但是,说真的,这些读书的质量,或者说这些读书的等级并不高,但是,对于流贼来说,有读书的加,那是如虎添翼的。

比如,牛金星是举,李岩也是举,他们向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政治号,从而改变了李自成所部流贼向争霸天下之路的转变;还有宋献策是李自成所部军师,不过职业是算命的,该是读过一些书,但是肯定没有什么好的功名,要不然也不会以算命为生。

另外一边,范文程是秀才,主动投靠了建虏,为建虏的壮大以及关问鼎天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此种种,无不说明读书大明的反对势力,会带来多大的麻烦。

因此,最是触动读书利益的科举制度,就连崇祯皇帝都不敢改。他能强行实施新的政策,但是也没法阻止一些新生怨恨的读书投靠反贼的。

最终,就是在刘伟超的建议之下,准备用工匠爵位的这一套做法。至少从表面上看,和读书的利益冲突并没有多少关系。

崇祯皇帝接下来把心思都花在这方面,至于军事方面,自然就给了孙传庭和堵胤锡、解学龙等了。

和刘伟超合计目前的天下局势之后,崇祯皇帝划出的对策,就是由孙传庭统领中原各军,围剿左良玉这个败类,并且趁李自成火并罗汝才的机会,给予压力,打击李自成所部,不给他安心整合军队的机会。

而秦地方面,已经有半年时间的整合了。只要守好潼关,秦地便不会受到流贼攻击;倒是蜀地那边,崇祯皇帝有点担心。

因为根据刘伟超提供的历史,那张献忠在江南立不住脚后,是会再度蹿蜀地的。

为此,崇祯皇帝已经用八百里加急,向堵胤锡传旨:由他统领秦地、蜀地的战事,堵住流贼,目前来说,最有可能是李自成所部西蹿蜀地的可能。

至于堵胤锡所用的才,除了秦地的那些之外,崇祯皇帝还根据刘伟超提供的资料,早在堵胤锡离开京师前往秦地的时候,就有密旨给他的。

完全可以说,在刘伟超的帮助下,崇祯皇帝可以算是一个能掐会算的英明神武之帝了。

如此安排之下,兵事上他也不用再心。

…………………………

这不,在固原三边总督府门外,一群风尘仆仆的刚刚赶到。

为首那,非常地年轻,大约二十出而已,相貌堂堂。更让惊讶的是,他的身边,离他最近的,竟然是一位美相配。

这位美,和他一样,身穿盔甲,英姿飒爽,一看就是一个中豪杰。

“相公,这里就是总督府了!”

听这话语,这个中豪杰竟然还是为首这个年轻的妻子,端是男才貌,好一对俏佳

那年轻听了,点点,当即翻身下马,对身后一群说道:“诸位,我们到了!”

他身后的一群听了,纷纷下马。

这些都有一个特点,孔武有力,不过有的年纪比他还要大。

他们一边下马的同时,一边七嘴八舌地向年轻说话。

“曾公子,我可是冲着你的名声,才跟随你来的,不会白跑一趟的吧?”

“老李,你这话就不该说了,曾公子急公好义,怎么会骗我们呢!”

“就是,还是余兄说得对,我胡鸣凤就服曾公子一个,他叫来,就来,哪怕是假的,也是愿!”

群中,个子最高的那个听到他们的对话,便大声说道:“我堂堂一个武进士,都愿意放弃官职随曾公子前来,你们还叽叽咕咕个啥!”

一听他这话,那个老李便笑着说道:“你武进士咋了,不也是小官一个,抑郁不得志,要是你当了守备、游击的,你还会来么?”

他们在笑谈着,群最前面一向那个年轻,也就是曾公子一礼说道:“还请曾公子稍等,我这就去禀告总督大!”

然后,他在后面群的注视下,去了总督府门,连腰牌都不出,竟然就真得进去了。

看到这一幕,后面的群便都不出声。

他们一直是将信将疑,觉得这个的身份不一定是真的。如今看来,似乎是没问题的。

而如果刚才进去之的身份真得是没问题的话,那岂不是说,曾公子所说的事,就是真的了?

堂堂总督大,应该还是刚从京师来固原任职不久的新任总督,竟然能知道他们,让曾公子出面招揽他们来固原报到?

说真的,这个结论让他们非常诧异,也是觉得这事感觉非常不可能,才让他们对曾公子的邀请,感觉有些怀疑!

别的不说,他们大部分,其实都是普通而已,也就一个高个子,是武进士第三名,但是一直不得志,被打压,最终回转蜀地家乡。

他们可是想不出,就凭他们,不要说蜀地的巡抚了,就是他们的知府大,都未必能知道他们,一个外省的总督大,竟然知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