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皇太孙 > 106 身份

106 身份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大婚前,徐妙清的妈等教了徐妙清一些知识,这也使得她在新婚之夜有些紧张、害羞。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但是在伺候朱雄英洗漱之后,徐妙清紧张和害羞的事没有发生。因为朱雄英是直接倒就睡,朱雄英是很快就开始打鼾了,他是真的累了、困了。

主要也是朱雄英觉得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因为还要早睡早起,第二天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好,可不能耽搁。

又是寅时,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带领着侍、太监进寝宫,“爷,该起来了。”

朱雄英颇为烦躁的起床,揉着眼睛做好,“行了,你们都退下去吧。”

王承恩立刻挥手,侍和太监们立刻离开。而这个时候,徐妙清也赶紧起床,伺候朱雄英穿上衣服。在朱雄英咳嗽一声的时候,王承恩等立刻寝宫。

带领着徐妙清,朱雄英缓缓朝着乾清宫走去,这自然是要拜见老朱的。

老朱没有立规矩,在朱雄英和徐妙清刚刚到,双全就过来了。颇为紧张的徐妙清站在西侧,朱雄英看着有些局促的徐妙清,也走了过去,无视了一些使眼色。

轻轻握着徐妙清的手,结果没有什么效果,徐妙清好像更紧张了。

这个时候老朱缓缓走出寝宫,本来是要去御座坐下。但是看到他的宝贝大孙儿牵着徐妙清的手,老朱立刻笑了起来。

“那个谁,枣栗呢?”

双全赶紧端着枣栗盘,老朱接了过来,大步走了过来。

徐妙清赶紧跪下,原本是应该皇帝陛下升座后她去跪拜。但是现在好了,直接是老朱过来了。

“太孙妃,咱天家子嗣传承,你当用心!”

徐妙清跪拜,双手高举过顶,接过枣栗盘。

站在旁边的朱雄英乐了,也颇为吐槽,“皇爷爷,我此前改礼制,你不乐意。孙儿只是小小的修整,本想着是孙儿大婚的时候改改、作为天下表率,你这般可不好。”

徐妙清心里发抖,哪怕听说过很多皇太孙非常受宠,可是谁能想到皇太孙敢如此和天子说话。

老朱瞪了老朱一眼,没好气说道,“那规矩就是给咱立的?若是你真的知礼,就不会和太孙妃在这边拉拉扯扯,这成何体统!”

徐妙清心里发抖,赶紧请罪,“孙臣知罪!”

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朱雄英继续吐槽,“皇爷爷,你也莫要说重话了。孙儿不怕,其他怕!”

“滚滚滚,你爹该等急了。”老朱笑眯眯的,对朱雄英说道,“你和太孙妃要是孝顺,今年就让咱抱重孙。咱算算时间,过年的时候正好,咱也好祭祖的时候让老祖宗们也乐呵乐呵。”

这还真的是老朱的风格,这也是老朱的期待。他确实是希望自己的宝贝孙儿年初结婚,到了年尾的时候也正好就可以抱重孙了。

朱雄英尴尬一把,说道,“这催的有点急了,孙儿努努力吧。这事是说不准的,今年不一定,但是明年、后年,肯定让皇爷爷抱上重孙。”

老朱笑着点,随即脸色一般,“今年,就今年最好!”

徐妙清看起来还是有些紧张,不过心里也是有些激动。皇太孙的地位,果然如同传言那般稳固,皇太孙果然是如同传言那般受宠。

大朱的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只是简单的见了一下徐妙清,稍微训诫、鼓励一番。

因为现在的皇宫里没有皇后和太子妃,所以徐妙清不需要去见礼。老朱也不允许他的孙媳去拜见其他的妃嫔,因为他的孙媳是明媒正娶的,是宗庙的。

去宗庙拜祭,在东宫接受命朝贺,朱雄英和徐妙清又是度过了忙碌的一天。

“明天就要回门了。”朱雄英躺在塌上,对呼吸急促的徐妙清说道,“到时候又是要忙了,你要做好准备,这两天肯定是没办法休息。”

徐妙清点,有些羞恼,“臣妾明白。”

咸猪手的朱雄英嘿嘿笑了笑,再等两天,不急在这个时候立刻吞下小白兔。要不然明天回门的时候,说不定有什么不方便。

中山王府中门大开,迎接着太孙、太孙妃仪仗。

徐允恭领着家们站在福门外,看到仪仗立刻恭敬站好。朱雄英笑着点了点,缓缓走中山王府,这个时候徐允恭才赶紧跟上。

到了正堂,朱雄英拜了拜徐达夫的牌位。而徐允恭领着弟弟们赶紧跪拜,这也是礼仪。

朱雄英坐在正位,徐家的家立刻四拜,朱雄英这个时候自然也是坐在受礼就好。

徐妙清这个时候也是有些泪眼朦胧的,因为她的哥哥、弟弟,包括妹妹,这个时候也都是在跪拜她。当她成为太子妃的那一刻,名分就已经确定了。现在不只是亲谊,也是君臣。

朱雄英笑着点了点,对徐妙清说道,“你先去闺阁吧,和家里聊一聊。”

徐妙清立刻领命,她的妹妹们自然也赶紧跟上。

朱雄英端起茶杯喝了一,随即对徐允恭说道,“过些时,太孙妃也随我北平。今晚我和太孙妃就在王府歇着,若是有眷,该邀请的邀请,让她也好见见。”

徐允恭立刻领命,以后太孙妃要去北平,这暂且不说。光是太孙妃了皇宫,以后想要和闺中好友见一面,这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了。

所以现在在后院让徐妙清和她的闺阁好友见一见、聚一聚,这也算是太孙的恩赐了。

朱雄英看着徐允恭,随即说道,“以后中山王府,少不了的要在应天府了。老二和老四的年纪倒也合适,让他们中军都督府,先历练一番。”

徐膺绪和徐增寿立刻领命谢恩,他们的父亲是徐达,自然也代表着他们有着很多的机会出。但是他们也都明白,父辈的那些余荫,大半是要落在他们的大哥徐允恭身上。

这也可以从徐允恭成为皇太孙账下心腹大将可以看出来,这也是他们根本羡慕不来的事。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成为了皇太孙的小舅子,熬出的机会自然也多了。

而且皇太孙说的也很直白,他们的大哥以后肯定是要去北平的,但是在应天府,就是老二和老四了。至于老三,早夭了。

大咧咧坐在主位的朱雄英也没有太多的聊一些政事,主要就是徐家的老二、老四,他们没有资格听太多。事实就是这么的残酷,朱雄英是嫡长制度的受益,他也支持这样的制度。

所以在这个时候,朱雄英也是比较支持这样的政策,很多的时候他也会有意无意的展现出来这样的一些态度,这也算是让那些王公贵族、士乡绅明白这是国策。

这自然是可能对于一些是不公平的,但是这也算没办法的事,朱雄英必须要确保这样的一些事,这也算为了国家的传承。

在这样的时代,朱雄英也不会去想什么超前的事。在这样的一个年代,朱雄英也很清楚有些事也不能是那么的突兀,很多的事也就是要符合这个年代的一些特点,包括很多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这样也挺好的,反正朱雄英是一点都不抵触这样的事,他也觉得这样的事是自己应该做好的。

毕竟现在很多的都盯着他,他的一言一行其实也是影响着很多的、很多的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显然不是开玩笑的事,这还是非常有说服力和影响的。

比如说缠足这样的陋习,老朱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