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皇太孙 > 186 教养、道德

186 教养、道德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老朱看着朱雄英,认真说道,“英儿,你也知道咱的心思。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咱知道殉葬是狠,可是咱也控制着这事。就是咱皇室才准殉葬,其他勋贵可不许殉葬。”

这还算是事实,老朱虽然是‘恢复’了殉葬制度,只不过也不是全面的恢复。

“你也是读了史书的,汉武杀钩弋,就是怕子少母壮。那吕后专权的事你也知道,咱带走那些,外戚政的局面就没了。”老朱对朱雄英苦婆心的说道,“咱也不亏待她们,活着荣华富贵,死了娘家咱也给些好处。”

这也是事实,殉葬的妃嫔娘家都是有些好处的,封官赏爵的都是常事。所以对于那些殉葬妃嫔的娘家来说,很多都是乐见其成的,这也是他们得利的。

朱雄英也严肃起来,说道,“皇爷爷,孙儿还真的不觉得这就是一个好的法子。今你殉葬一批,明天孙儿再殉葬一些。以后我大明的皇帝、宗室,走之前都要带走一些。少的五六个,多的说不准就是几十个了。”

老朱不说话,如果他要走了,殉葬的妃嫔肯定不只是五六个那么少了。其实当初朱标死的时候,他就恨不得让吕氏也给殉葬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朱允熙还小,所以吕氏算是捡回来了一条命,要不然肯定就殉葬了。

“这直接殉葬了,确实有些残忍。”朱雄英开,说道,“秦汉之时,活殉葬都给改成了陶俑,咱这再活殉葬,有些说不过去了。再者很多都看着天家,我天家活殉葬,那些世家大族不敢明着来,私底下也会这般。”

这一下老朱也不说话了,他知道朱雄英不是在危言耸听,私下里肯定会有世家、勋贵学天家。到那个时候殉葬之风盛行,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甚至过些年说不定就成为了一个半公开的秘密,很多都会拿天家说事。

其实老朱对于殉葬这个制度不抵触,也是因为天下已经在蒙古手下过了九十多年,殉葬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了。尤其是殉葬的时候,很多都选择一些没有儿的。这也是担心妃嫔留下来,会出现一些伦笑话。

历朝历代的负面案例很多,看了一些历史书的老朱对于这些事自然也是更加的忌惮。

朱雄英对老朱开说道,“皇爷爷,皇家乃天下表率。本来蒙元荼毒中原近百年,诸多事移风易俗不易。这若是皇家开始殉葬,自然也就要百姓有样学样。孙儿本身就不喜程朱道学那一套,这不是很好。”

老朱这一下更加严肃了,其实程朱道学这一套对于统治者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程朱理学在南宋并没有多少优越的地位,自元朝程朱理学被统治者定为官学兴盛以后,然后影响开始越来越大。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依据。

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现如今,程朱理学也越来越被重视了。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咱以前读书少,打天下这些年也想过。这蒙元大力扶植程朱理学,多半也是蒙元想要君臣大义超过华夷之辩。咱想想也来气,那些读书给蒙了心智,还有不少都给那些异族一个心思。”

朱雄英也不否认这些,其实据朱雄英现在的研究,所谓的程朱理学没有那么‘扭曲’。这多少也是因为有那么一些统治者的加工,尤其是一些读书的扭曲等等。

比如说程朱理学对于的限制,这也是程朱理学在宋朝时不被看好的,在宋朝时期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民风相对也是比较开放的。

严肃刚正、神圣不可侵犯,甚至不通的道学嘴脸,其实也是从蒙元开始。尤其是宋朝默契,不断被异族肆意凌辱,也导致社会混,道德贞价值观念等都被摒弃淡忘,后世之往往对此断章取义,只是发展对自己有利的学说。

朱雄英也继续开,说道,“蒙元重理学,那是因为这样他们就合乎天理。读书喜欢这些,蒙元虽然让读书游离于朝堂之外。但是也对儒生优厚,那些读书自己喜欢。”

元朝时儒教被认定为宗教,儒生可以不用纳税,元代得理学家怀念,很多名士为元朝殉节,甚至有不少汉族名士追随元顺帝北奔原。说到底就是读书的特权,这也是元朝土地兼并无比严重的一个原因。

老朱还在沉默,朱雄英继续说道,“孙儿读书,也觉得这一套,其实是压制君权。皇爷爷想来也知道,这一套说的是理高于势,要求皇帝正心诚意。咱现在集权,他这一套也就让强权丧失了合理合法,那些读书自然要想多了。”

老朱愣了一下,他觉得理学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帮手啊,怎么就被朱雄英给‘歪曲’了?

朱雄英继续说道,“存天理、灭欲,这一来就在伦理纲常的强调,某种程度上束缚了百姓的思维。”

老朱点,颇为认可,“这样好哇,百姓不要想那么多,治理天下就简单些。”

好吧,朱雄英一肚子话一下子被噎住,老朱其实是很喜欢‘愚民’。这也从老朱很多的政策可以看出来,因为老朱不喜欢那么多的‘聪明’,他想要简单点的治理天下。

“皇爷爷,他那一套多少有些佛教的影子,这可不好!”朱雄英开始强调,“亦道德亦宗教,道德与宗教的合一。那所谓的内圣之学,多少有些空虚、空泛。说是可以维护统治,但是若是加以解读,也被歪曲了。”

朱雄英看着老朱,认真说道,“自天子以至于一命之奉,皆谓之天禄。天禄本于农,禄自农生。皇爷爷,这么说也没问题!这理学的一套,咱就是承认了皇帝和官员的俸禄其实都农民供给,是农民养活了我们!”

其实这么说也没问题,现在也有很多是这么理解程朱理学的。结果就是容易被有心当做理学的根据,对皇帝的行为进行种种规范约束,甚至直接指责皇帝,漫骂攻击皇帝!

这不是在夸张,历史上的明朝中后期就是这样。

‘内圣’的那一套,也是让很多读书容易变成‘心之学’,内在于个自己,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作道德的实践以完善自身之德行,圆满格之学问也。

到那个时候另一个极端,就是心学。很容易就变成了谈空说玄、引儒禅的学风那一套,东林党之类的对于这些也是比较喜欢的。

现在的理学虽然已经有了强势起来的趋势,但是在朱雄英看来,还没有达到所谓的‘吃的礼教’。‘存天理,灭欲’,虽然已经被提出,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被一些俗儒奉为教条,他们还没有那么的强势。

老朱沉默不语,这也多少算得上是他和朱雄英的一些理念上的冲突。在老朱看来,理学那一套对于维护江山稳固是有些帮助的。可是他也觉得朱雄英说的有道理,有些歪解,也确实容易让一些读书胡来。

有些兴致缺缺的老朱忽然说道,“咱是管不了那么多事了,咱现在要忙着退位、迁都,和朝臣都要闹起来了。咱没力管这些事,你登记后再折腾。咱现在就迁都、退位,其他的事咱不管。”

“那殉葬的事呢?”朱雄英开,继续追问,“孙儿想过了,到时候有了子嗣的妃嫔,可以供养起来,加一个尊位就是。也可让亲王奉养,学学前代也可以。”

老朱瞪了一眼朱雄英,说道,“不许放出宫,前朝可不限改嫁。”

这大概也是男的独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