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皇太孙 > 277 安全的做法

277 安全的做法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作为大明朝的皇帝,朱允煐自然是无比关心北边的战事,他没有理由不关心。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只是朱允煐对于大明朝的实力也是充满着信心,现在的大明毫无疑问是蒸蒸上的,大明的国势也可以说是越来越强的。不能说大明现在的军事实力就是最强的,但是绝对还是处在巅峰的一个状态。

整体实力强悍,自然也就可以和一个相对虚弱的鞑子扳扳手腕。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不能忽视,只不过也绝对可以保证绝对的主动权。战略上自然是需要藐视敌,这一点可以有。

只不过朱允煐很清楚,他现在可以很好的保证主动权,他相信大明朝肯定会取胜。他的兵强将一大堆,他还有很多的先进的军事装备,方方面面的都是占据着绝对主动权。

现在关心的,还是朝政的事

哪怕现在看起来大明朝境内是风调雨顺的,不过国政也都是需要一直处置好的。

抓了一把炒黄豆,朱允煐笑着说道,“皇爷爷,孙儿准备将一些事务放给内阁大学士处置。”

“什么?!”本来在喝着小酒的老朱楞了一下,随即怒,“咱辛辛苦苦一辈子,就是为了让咱当皇帝的说话够响、够硬!你现在让内阁大学士办事,以后他们就能糊弄你!”

其实现在的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内阁大学士,真的也就算高级秘书而已。

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现在都是被皇帝牢牢的掌控在手里,实际上老朱废了宰相之后,皇权高度集中,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实际上等于兼任宰相。

朱允煐看着老朱,语重心长的说道,“皇爷爷,孙儿算得上是勤政吧?我爹在的时候,也算得上是勤政吧?只是咱们现在这状况,说是两个皇帝在处置朝政都不为过。”

老朱不说话,基本上是默认这样的一个现实,因为以前他就算让大朱处理朝政。

朱允煐认真无比,说道,“现在大大小小的奏章,都需要咱亲自处置。再者就是皇爷爷民如子,还亲设登闻鼓,事也就更多了。”

登闻鼓,这可是在西周时期就有的制度。而老朱民如子,在午门外设立登闻鼓,并下令让一名监察御史在此看管。

一般的小案子自然是不许敲登闻鼓的,比如说土地、打架斗殴等普通民事案件,包括宗亲或者事关科举,也都不需要敲打登闻鼓。可是一旦登闻鼓响了,那就疼了。

虽然老朱在洪武二十八年就进一步定了规矩,比如说如果在京城外居住的百姓赴京击鼓鸣冤,都察院还需要派遣钦差监察御史去地方询问案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个登闻鼓是增加了皇帝的工作量,亲审的案子也是在增加的。

朱允煐实话实说,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孙儿不是铁打的身子,有些熬不住。有些小事,孙儿想着也不许咱亲自过问了。”

“小事?”老朱一瞪眼,相当的不高兴,“今个觉得这是小事,明个又觉得是小事,这小事一桩一桩的都放下去了,皇帝做什么?今个让六部尚书亲自办事,明个内阁看着奏折觉得是大事还是小事再给你递折子,你迟早给架空了!”

好吧,老朱说的这些事很有可能就会发生,历史上的内阁就是慢慢的有了权力。随即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甚至有严嵩、张居正那般,专擅朝政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已经完全与从前的宰相一样了。

朱允煐抓了抓,说道,“孙儿准备将大大小小的奏折给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到内阁,内阁负责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老朱不说话,只是瞪着眼睛,非常不高兴的看着朱允煐。他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孙儿也是一犟牛,是一般根本没办法让他改变主意的。

这个犟种也是老朱家的传统,老朱犟,他的妻子也犟。结果生出来的大儿子犟,大儿子犟不说,这嫡长孙居然也是一个犟货!

别看这宝贝孙儿有些时候是很顺从的样子,只是老朱很清楚,他的这个孙儿乖巧的模样之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犟种,他有些时候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

朱允煐则开继续说道,“孙儿觉得,皇帝该勤政,只是也不该大事小事一把抓。”

老朱则颇为嘲讽的问道,“那你跟咱说说,什么算大事,什么算小事?你刚刚说的那些,看似撕给内阁戴了个箍。这要是司礼监、政通使串通一气,瞒着你咋办?再者说了,皇帝都不办事了,一应大事小事都给底下办,皇帝贪玩了怎么办?”

这不需要担心,勤政的皇帝有,怠政的皇帝肯定也不缺。不是说有内阁肯定就会偷懒,还是要看皇帝自己的品

指望以后大明的皇帝都像老朱这般勤劳,那是不可能的事。除了品之外,也需要铁打的身子啊,要不然真的是扛不住。就算是自认为足够勤政的朱允煐,有些时候也扛不住。

老朱不高兴,还是说道,“英儿,你也看了不少史书,多少皇帝都是给架空了。这皇帝要是手里没了权,那还算得上是个什么皇帝了?”

“皇爷爷,孙儿自然也想过这些。”朱允煐开,认真无比的说道,“孙儿也想过内阁坐大的事,想过内阁可能架空皇权,也担心文官因为阁开始起势。”

听到朱允煐这么说,老朱稍微的安慰一点,他的孙儿可不是什么目光短浅的。这一点老朱是充满自信的,他对他的宝贝孙儿充满信心和期待。当然老朱也很清楚,他的孙儿想着要增加一些内阁的权力,绝对不是说他的孙儿是一个懒鬼。

这一点老朱也是有底气的,因为他的孙儿和他一样,骨子里都是权力欲特别强的,他的孙儿是很小的时候就掌控权柄,而且乐在其中、无比享受。更何况他的孙儿早早的就接触朝政,处理的也很不错,那可不是怠政的皇帝应该有的品

当然也不能排除,历史上也有很多的皇帝早起是勤政,但是到了晚期就荒废朝政。

老朱这是防患于未然,更何况他这样的心命,很多的事都是想的无比长远。要不然也不会是《皇明祖训》了,连后世子孙彼此间的称呼,吃喝出行都要事无巨细的样样都考虑到,简直就是担心后世子孙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啊。

朱允煐可不管那么多,继续说道,“皇爷爷,孙儿也想过,内阁的朝臣肯定是不能让他们权力过大,也该给他们监督。咱们先不说宫里的太监,给他们权势,那些也可能坐大。”

这是事实,哪怕朱允煐历史不算特别好,但是魏忠贤、刘瑾这些的名字还是听说过。大名鼎鼎的东厂一度压制着锦衣卫,让锦衣卫成为门下走狗,这就说明了宦官政的恐怖之处。

历史上也确实有着不少宦官政的,但是总体来说在明朝的中后期,宦官的权力是历史上最大的。这些自然也就是放权的结果,宦官政还是很恐怖的。

“不过宦官有一点好,这些都是皇家的家。”朱允煐开,很平静的说道,“如果没了皇帝的支持,这些宦官也成不了什么事。”

这也算得上是事实吧,起码明朝的太监没有权力大到废立皇帝之类的事。这些权势再大的太监,很多的时候在失去了圣心的时候说倒也就倒了。

老朱颇有些欣慰的看着他的孙儿,他的孙儿很多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