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皇太孙 > 304 优秀的天家

304 优秀的天家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身甲胄的徐辉祖看起来是很低调的回到了应天府,作为一个谦恭的,哪怕他是国舅爷、国公,是如今朝廷最风光正盛的大将之一,不过他还是非常低调且谦恭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先去都督府报道,他这样的大将回到了京师,自然也不能是直接回家,先去报道才行。

完成了公务的他这才回府,徐膺绪和徐增寿站在府门前,他们领着徐辉祖的长子徐钦以及其他的家眷在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迎接。这不只是对徐辉祖的看重,这也是规矩。

徐辉祖可不只是徐家的掌门、族长,也是因为他出征在外,回家自然是阖府上下要来迎接。

徐辉祖平静的点,随即直奔祠堂。要说规矩,徐辉祖的规矩很大,这大概也是受徐达的影响,徐辉祖有些时候看起来就是和当年的徐达一模一样。

祭拜完父母后,徐辉祖这才回到了正堂,去了甲胄、换上常服,再次接受家里的问安。

规矩,这就是徐辉祖的规矩。虽然他也只是第二代,可是现如今的徐家的家教绝对是勋贵家当中的楷模,这也确确实实就是很多勋贵家羡慕的,不过也是学不来的。

在家宴过后,徐家的三个成年男丁留了下来,他们在这个时候也需要好好的聊一聊一些事

徐辉祖坐在主位,认真问道,“朝堂上的事我不问,也不需要我多问。就说说都督府的事,就给咱说说我不在的这些时,勋贵这边有没有一些个事。”

徐增寿立刻起身,大哥二哥出去打仗,他可是留在家里的,很多的事自然是他多留意了。

“大哥,京里倒也安稳。勋贵家里,出了些不成器的多有纨绔之举,倒也没有为非作歹之事。”徐增寿开,说道,“前些时,小弟去了趟长兴侯侯府,含山公主下嫁耿璇。”

含山公主也就是老朱的第十四,是高丽韩妃的儿。她的夫婿,就是长兴侯耿炳文的长子。

徐辉祖点了点,随即问道,“是你自己过去的,还是陛下、殿下让你去的?”

看到徐增寿不说话,徐辉祖立刻无比愤怒。毫不犹豫的起身,取过一根棍子狠狠的朝着徐增寿抽去。而徐增寿也不敢躲,只是站在那里任由大哥揍。

“我徐家本就是武勋,父王功勋卓著,本当避嫌!赖天家鸿恩,太上皇、先皇、陛下三代君王信任,你胆敢串联朝臣?”徐辉祖咬牙切齿,呵斥道,“徐增寿,随我宫请罪!”

徐膺绪也不是很高兴,对徐辉祖说道,“大哥,弟业已教训过他。让他请辞了编练羽林孤儿军之职,倒是陛下驳了回来!”

徐辉祖朝着皇宫方向跪下,说道,“陛下大度,我中山王府更当谨慎!汝等也要记住,皇后母仪天下、太子正位东宫!我中山王府上下更当恭谨,不可狂悖!”

这是徐辉祖的作风,这也算得上是徐达的作风,这是徐家一脉相承的作风。

徐膺绪想起来了什么一般,有些小心的问道,“大哥,陛下让傅让、老三编练羽林孤儿,是不是太早了一些?说到底,太子现如今才三岁!”

这看起来确实是有点早了,虽然大家也都知道大明朝的东宫已定,只是这个时候就开始让太子掌控兵权,这看起来好像是稍微的有着那么点之过急了。

而对于太子,徐家当然是无比重视的,可以说当年常家如何重视朱允煐,现在的徐家就如何重视朱文垠。对于太子的事,不管大事还是小事,他们显然都是不敢马虎对待的。

徐辉祖看着二弟、三弟,问道,“陛下是何年岁掌兵,你们可曾知晓?”

徐增寿立刻回答,这件事他大概知道,“听闻陛下十岁左右便已掌兵,先恩国公张赫、舳舻侯朱寿,便是最早于陛下手下效力。”

徐辉祖点了点,说道,“那二便早早于陛下帐下效力,张赫能追封恩国公,除剿杀倭寇、又开辟海运航道、督促海上运输外,也多是陛下筹功。朱寿能得舳舻侯爵位,除其颇有功绩外,也是于陛下帐下效力之幸。”

“你们且记好了,现如今编练羽林孤儿,必然是充东宫三卫,是太子未来臂助。”徐辉祖表无比严肃,说道,“若太子掌京军,太子三卫必是依仗,此事不得马虎!”

徐增寿还是不懂,再次说道,“大哥,陛下此举是不是太早了一些?”

“早?”徐辉祖笑了一声,说道,“我大明和其他朝代可不同,太上皇年近三十才有先皇,许多事你们也都知晓,不需咱明言。”

老朱是年近三旬才有的朱标,而在有了朱标之后,侄儿朱文正立刻被‘闲置’,外甥李文忠也被改回本来的姓氏。包括养子沐英,也都是让他们姓回原来的姓氏,这里面的意思也都是很明显的。

侄儿也好、外甥也罢,到底都是不如亲儿子。至于养子,说到底也就是养子,哪怕是沐英这样感且有才华的养子,说到底也就是养子而已。

徐辉祖看着两个弟弟,直接说道,“陛下此举,倒是和太上皇当年颇有些相似,你们且安心办好陛下代之事就好。”

看着两个弟弟还有些迷糊的样子,徐辉祖也直接说道,“你们大概也都知晓,陛下年幼时是养在太上皇跟前,是太皇太后亲自照养。除陛下长子嫡孙受宠外,陛下天资聪颖你们大概也是知晓一些的。”

徐辉祖继续说道,“父王天纵奇才,对太上皇忠心耿耿。除太上皇雄才大略外,父王也知晓咱们不如先皇聪慧。陛下年幼时才名不显,只是勋贵家多有听闻陛下早慧。实则,便是父王也曾教导陛下,对陛下早慧多有钦佩。”

这一下徐增寿他们好像是明白了一些事,好像是知道了他们的大哥想要说些什么了。

至于说当今天子早慧的事,他们确实是有所耳闻,只是这样的事似真似假的,很难有着一个准确的说法。尤其是陛下登基后,也不只是勋贵家在传,民间也是在传这些事

以前只是说陛下受宠,陛下在皇太孙时期就手握大权、临朝理政。开海禁、攻高丽、夺东瀛,这些事也都是有着陛下的影子,甚至迁都之事都是陛下的主意。

徐辉祖看着两个弟弟,说道,“先皇有文名,太上皇有意让先皇掌控朝政。只是先皇在时,陛下一直居于宫,不与外臣多走动。这么说,你们也该明白了一些吧?”

这一下徐增寿他们好像是明白了一些事了,觉得天家做事的风格,还真的是有那么点一言难尽,或者是有些意。

太子是朱标的时候,皇太孙朱允煐再有才华、再是早慧,也是让他低调,因为不能抢了太子爷的风。大明朝,也只需要一个儒雅、敦厚的太子就好,太孙就没必要在朝政上多手。

但是太孙的权利,那是不少的,该给的给、不该给的也都给,一点都不担心太孙的权利太大。只要能够锻炼太孙,那就是什么可以给就给,不在意其他的文武百官想些什么。

可是太子没了的话,那就是太孙立刻站出来了。当然那个时候的太孙年纪也稍微大了一点,可以办很多的事了。所谓的神童、早慧等等事,这也就是可以锦上添花了,皇家不主动说,但是也不反对大家议论。

“大哥,陛下现如今刻意让太子练军,这些时太子也多是在凉国公教导下骑、巡视京营。”徐膺绪看着他的大哥,小心翼翼问道,“怕是,太子资质......”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