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皇太孙 > 320 产粮区

320 产粮区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很多都知道元朝的时候有着的等级,实际上往远了追本溯源,在春秋时候就有这些。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甚至更久远的,也是有这样的制度。

以前是管仲为相,确定了按士农工商的职业身份管理民众,由此,禁止随便迁徙的“户籍田结”制度成为户籍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

商鞅变法的时候,甚至对违反户籍制度而不禀告官府的进行腰斩。告发者功同斩敌,不告发者罪同降敌。

元朝的时候将化为不同的等级,这也是‘正常’的事,只不过很多的汉,尤其是南方的汉不习惯,那是因为他们是最低等的南,低于汉、色目和蒙古。

分为四等的时候,还要十个职业等级。这要是南方的乞丐,那就是真正的贱民了。说起来的话,老朱要是不造反,那好巧不巧的就是最低等的那一种了,是‘贱民’。

老朱尽管废除了四大等级制度,但却保留了元代的贱民制度。早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老朱在攻城略地的同时,就将修建道路以及抢救户籍文书作为两大重要工作。

也在编辑户籍中,以“辩贵贱、正名分”为宗旨,按照职业分为:宗室户、官绅户、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商户、儒户、驿户等。

除了上述外,还有宗室、荫蔽、少数民族。随着工商业的发达,市籍也成了新的户籍制度。

在这个基础上就是户帖了,也就‘户本’。户帖内详细列明本户乡贯、丁、名岁等基本况。户籍黄册的推行,也基本上规定了这些的生存之基、未来的发展。

简单的来时,一旦成了军户、官绅户,基本上是不会变的,尤其是一些低等的户籍。

朱允煐看着老朱,正色问道,“皇爷爷,其实这些年下来,也有一些欺瞒丁户、赋役不均的现象。孙儿想着,这些个事肯定是要改一改的。孙儿要推行新政,不管是摊丁亩还是一条鞭,不只是增加田赋,丁也很重要。”

老朱更加严肃,对朱允煐说道,“是这个理!要不咱就跟你说了,别了咱的户籍!”

“户籍要改,也不是全改。”朱允煐立刻反驳,对老朱说道,“户籍该改的时候肯定是要改,不管是现如今还是以后,都是要改的。要不然以后逃户的事,必然出现。孙儿想要推银行,要是不改户籍制度,那也很难!”

老朱跳脚了,是真的急了,“银行那玩意儿咱本就觉得不靠谱,弄了银行就要改咱的户籍?”

这就比较夸张了,虽然户籍制度会限制银行的推进,但是绝对不是最根本的。对于朱允煐来说,也根本就不是什么为了银行而废除户籍制度,不存在这么个事。

看向王承恩,朱允煐说道,“取舆图过来。”

这爷孙两个也没有太多的心思去吃吃喝喝了,还是研究国家大事对于他们来说更加重要。

指着舆图,朱允煐说道,“皇爷爷,咱大明的田税自然是江浙地区最重,这里有熟田、良田无数。只要江南富庶,咱大明紧的还能过。”

老朱点,历史上从南打到北的,能够真正做到大一统的,也就是他朱重八了。

江南繁华这不用说,江南的文风也盛,这一点不需要怀疑。如果真的要算起来,或许是衣冠南渡的时候开始,‘江南’就开始繁华起来,毕竟秦汉时期的中原才是根基。

朱允煐继续说道,“其实江西、荆襄也不错,那边早些年开始开发也不错。陈友谅当初能够和皇爷爷锋,也是因为那边够繁华。咱在那边继续开发,必然是一个产粮之地。”

老朱也是点,他知道那边是一块好地方,潜力很大。湖广熟,天下足,这还需要再等一等。

实际上在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出现许多垸田。只不过现如今,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地区进大开发时期,才刚有趋势。

朱允煐接下来需要做的事,就是要将湖广两地给完全开发出来,那里不说取代江南吧,起码是要成为稳定的一个产粮的基地。这不只是稳固朝廷的根基,也是国朝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至于‘两广’,也就是广东、广西或者福建这些地方,朱允煐自然知道那里潜力巨大。实际上那些地方在秦汉时期也开始开发,当初的南越、当初的赵佗,可是从秦末就开始开发那里。

只是很明显,开发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很多对于那边也都是觉得‘烟瘴之地’。也就是在两宋时期那边发展好了不少,要不然就是真正的蛮荒之地了。

“孙儿的意思,是大明以后必然要有几个产粮基地。”朱允煐开,得意洋洋的说道,“江南不用多说,现如今就很好。咱开始大力发展荆、楚,不说立竿见影,本来就有基础,再大力开垦,说不得垠儿在位的时候就有不逊色于江南的产粮。”

老朱眉开眼笑,对朱允煐说道,“是这个理,真若是这般,垠儿在位的时候就成了。”

“其实蜀地也不错,只是终归小了点。只是好在咱现在在那边不需要大动兵马,够用就成,也可以少量调往西北、西南,咱以后用兵也无忧。”朱允煐继续说道,“这岭南这些地方好好开发,那边气候暖和,产粮以后也不低。”

老朱点,对朱允煐说道,“那就要垠儿出力了,他登基后可不能断了。”

“是啊,咱现在也只是帮他打好基础,还要他和后世之君继续出力。”朱允煐开,笑着说道,“只要这三地熟了,大明的粮食多半也是无太大的缺。”

老朱随即也说道,“关中之地也不能忘了,咱也遍查古籍,如今关中产粮好似不如以往。只是好歹也有些产出,够用不说,也能稍微的给朝廷供些粮食。”

关中,不要说秦汉了,就算是再早一些都是一个王朝的根基。只是到了两宋,关中的地位开始下降。但是要说这里是主产粮区,也不为过,并不会逊色于江南多少。

只能说江南、荆楚这边的潜力巨大,这是在不断的发展,来了一出后来居上的好戏。

朱允煐笑着开,对老朱说道,“皇爷爷,三大粮食的主产区在手,再有其他地方的一些辅助,咱大明还真不需担心粮食的问题。只要不是连年遭遇天灾祸,咱大明必然稳固。再者,孙儿还要开发的地方可不只是岭南。”

老朱明白朱允煐的意思,只是有些担心,“你要说的是辽东那些地方吧?那边苦寒,又是蛮荒之地,咱的百姓也不愿意过去。”

老朱说的这些自然在理,现在的东北绝对是苦寒之地,那是真正的地狱一般的地方。在那边的基本上是真这些困苦的蛮族,生存环境之恶劣比之安南那些瘴气十足的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边咱让看了,都是黑土!”朱允煐目光放光,对老朱说道,“真若是做的好了,那边的粮食说不得比咱江南、荆楚更多!皇爷爷,那可是黑土!你作田的时间不少,改知道这些!”

老朱稍微愣了一下,问道,“真是黑土?有多厚?可莫要是底下糊弄你,只是面上一层黑土。”

“不是,不只是面上都是黑土,底下都是黑土。”朱允煐开,蛊惑着说道,“皇爷爷,你说那边要是开发出来了,咱大明的粮食是不是够多了?咱就算迁都北平,也不一定就是要江南运粮过去,以后说不得就是辽东出粮了?”

老朱稍微愣了一下,说道,“那边不是种麦子,能种稻子?”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