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皇明皇太孙 > 387 利弊

387 利弊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嗯?

不能苛待大民子民,要不然就要被法办?

但是其他地方的子民要是被苛待了,那就没什么关系了?

到底是常十万的嫡长子,常遇春这个杀神的儿子也是有样学样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大明的子民不去辽东,我就从海外弄过去开田,这就不会有悖太上皇的旨意了!

咱家的船不只是要带着香料回大明,还要将南洋的青壮带回来。管他们是不是愿意,带回来去开田了再说!

有些话就不用说明了,一旦说的太清楚了未必是什么好事。大家在这个时候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好,大家在这个时候就当做没有听懂太上皇的旨意就行。

有些事先做了再说,既然太上皇是默许的,皇帝也是装聋作哑的,那就可以先做了。至于说到时候惹起文臣的弹劾之类的,这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根本不需要在意。

先不说这是有着太上皇和皇帝这两位间至尊的默许,再者就是这么些年下来,武勋做的一些事,不知道被文臣弹劾了多少次,也不在乎一次。

说到底就是不会苛待大民子民,那些化外之民被苛待什么的,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朱允煐自然是觉得有些好气又好笑的,他编好的剧本,准备是按照剧本继续演下去的。

可是他的爷爷先跳出来了,他的舅舅在这个时候也不按照剧本来演戏,这些喜欢改剧本的长辈让朱允煐这个导演看起来被置身事外了。

不过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虽然剧本可能是有着那么一些变动,不过结局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改变。这对于朱允煐来说也就足够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可以讲完对他来说就行了。

朱允煐不是不知好歹的,他知道这是大家对他的保护,是将那些骂名给承担了。哪怕这些主意是朱允煐出的,可是一旦惹起不少的非议,朱允煐就是要被置身事外的。

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朱允煐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他不在乎虚名是真的,可是如果名声好一点,也没什么坏处。

有些事大家心里有数就好,对于朱允煐来说,他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提前告诉一些亲近、可靠的,也好在接下来执行的时候更加的顺利。

真正要说起来,朱允煐这个皇帝不只是有着一系列的野心,也是比较‘虚伪’的。如果能够里子和面子都有,他肯定不会有半点反对的意思,这就是朱允煐、这就是英示皇帝。

徐辉祖等对于太上皇和皇帝的态度,自然是做到了心里有数。作为外戚,作为皇家最信任的,他们自然也知道这个时候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一个立场。对于这些来说,一旦失去了皇家的信任,整个家族的荣光或许就不复存在。

再者就是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一些事也是可以得到好处的。看看常茂,就可以知道了。

都是武勋出身,他们的父辈都是沙场宿将,这些多少也都是在战场厮杀过的。慈不掌兵的道理他们都明白,他们一个个的也可以说是铁石心肠、冷血残酷的。

更何况这样的一些个残酷是对待异族,当然也就更加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心狠手辣对于这些来说才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指望这些有着不必要的仁慈,那是不可能的事。这些,也是朱允煐可以执行一些计划的最忠实的执行者。

在简单的讨论了一些事,实际上也就是朱允煐提前透露了风,这也就足够了。

朱允熥还是很开心的,因为这一次来到吴王府的都是他的一些亲戚,自然也不需要那么见外。

老朱的心不错,主要是重孙、重外孙在他跟前闹。如果是平常,老朱可能嫌烦。但是在他退位后,在他的年龄不断增长的时候,老朱在这些晚辈面前多了很多的耐心。尤其是面对小小朱的时候,老朱是说不出的慈

小小朱举着一个李子塞到了老朱的嘴里,老朱可不在乎这是小小朱咬了一的李子,有滋有味的吃着。抱着小小朱,老朱也很欣慰的看着长子的四个子嗣都成家立业了。

朱允煐的心不错,小小的饮了一些酒,稍微的参观了一下吴王府,和弟弟妹妹聊了聊天。

对于朱允煐来说,这样的放松自然是无比重要的事,朱允煐也是很享受这样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劳逸结合,让他可以在紧张忙碌的生活当中可以小小的放松一下。

虽然朱允煐很享受这样的放松生活,也比较喜欢这样的走走亲戚、串串门。

但是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不可能是一直都不在皇宫当中。更何况这一次太上皇和皇太子也跟着出来了,要不是老朱和小朱的威望足够大,说不定早就有文武百官来劝谏了。

这三位绝对不能一起离开皇宫,最少也需要留一个在皇宫当中,这样才不会江山动

回皇城的御撵上,朱允煐抱着熟睡的小小朱,摸了摸小小朱的小脸。

“小时候挺胖的,现在瘦了不少。”朱允煐乐了起来,也有些得意,“还是咱说得好,咱垠儿现在身子骨很结实,比起寻常孩子可是要强一些。”

老朱则笑着说道,“这倒也是,咱垠儿吃得好喝得好,又骑马箭,寻常武将家的孩子都不如他。”

看着老朱,朱允煐也开始正经起来了,“皇爷爷,你也知道皇帝每天有看不完的奏章。你前些年虽是揍了茹太素,只是那些个文武百官也没少溜须拍马,一些奏章看着也无甚大用。”

如果是其他敢说这样的话,老朱肯定是要生气的,因为老朱是勤政的皇帝,事必躬亲。

但是老朱也知道朱允煐说的是事实,当初他揍茹太素,就是因为茹太素写了一份奏章,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还没听出个所以然来。这一位每次上奏章动则七八千字,且语意艰涩。

虽然在茹太素之后,不少文武百官收敛了一些,不敢再来‘万言书’,但是还是有不少会这样。

比如说茹太素,这家伙现在还是都察院右都御史,偶尔上个折子也是数千字起步。朱允煐也就是看茹太素年纪大,且还算是有责任心、原则、抗直不屈,这才没有再将他打一顿。

朱允煐说道,“咱想着要让那些大学士参预机务,皇爷爷以为如何?”

老朱仔细想了想,说道,“这怕是有些不妥,你这意思是让他们看奏章,现如今是你还好。但是以后,怕是少不了有些就起了心思,这些自己就做了主。”

朱允煐说道,“咱也是担心这些,只是咱想着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百姓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再到内阁。内阁负责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

老朱指出其中的一系列隐患,“这般一来,若是碰到了懒政的皇帝,或是一些个权宦,少不了要欺瞒皇帝。再者就是内阁可以处理奏折,以后六部、文官,乃至武勋,都要给压着。”

虽然看似是有着一些权力,但是内阁如果处理意见,还是要和司礼监斗争。这样会使得太监的权力增加,或者是内阁强势的时候甚至可以压制司礼监。

这就是老朱,他出身微末,但是能够创造大明基业,自然是目光长远的。

看起来想要说服老朱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或者说内阁这个制度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要对司礼监有所限制,也要对内阁有所限制。

毕竟内阁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