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办法还真可以,郭大靖也想到过,建虏看来也不傻,对于打仗还是挺机灵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当然,郭大靖也从没把敌
当成傻子,每次行动都力争做到周密细致。只有重视敌
,才能战胜敌
,在战略上的藐视,则是另一回事。
“敌
抛掷石块,也与攻城时扔下滚木擂石差不多,有楯车,再多用盾牌,弓箭手也派
持盾防护,也未必不能攻
……..”
“集中力量从中间突
,敌
的两翼似乎很强,有弓箭和火枪……”
建虏也会集思广益,萨尔纳和图尔乐赞扬过后,其他军官也纷纷提出建议,多是根据今天的攻山
况作出的调整。
这边商讨得热烈,建虏的信心又提升起来。却不知道在外面,有
正在搞着
坏,将使他们所有的应变化为泡影。
月亮又躲进了云层,郭大靖的身影在粮车旁闪现,把一袋袋粮食搬起,然后诡异地消失。
他已经
了半天,在运粮车下或匍匐或猫腰地行进,悄悄地割开绳子,将一袋一袋的粮食收
空间。
因为车上都有盖粮的席子虚遮着,不走近或掀开,并不容易被发现。
这就是他要独自行动的原因,绝不能让外
知道他最大的秘密。而且,粮食也是他
后发展的重要物资,能多捞一些,基础便牢固一分。
指望朝廷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不管是小木匠,还是崇祯,都不是能够拔
反正、中兴大明的皇帝。
而现在,和他预想的基本一样,集中了粮车的晒谷场只有寥寥几个守卫,且只在外围游动,防卫松懈。
这很正常,周围都住着自己的同伴和袍泽,进出村的路
防卫森严,这里哪会有什么
况?粮食又不会长翅膀飞了,要防的只是失火的意外而已。
什么叫灯下黑,什么叫越危险的地方才越安全。混进去不容易,可进去后你就是混
沙滩的一粒砂。
在惨淡的月光再次笼罩下来时,郭大靖已经钻
了大车的底下。将近两百斤一袋的粮食,他已经搬走了一百多袋,膀臂有些酸痛,需要歇一歇,缓一缓。
搬起粮食收
空间,郭大靖已经越来越熟练,并不需要抬起多高,有时候躺着手脚并用地挪动起来一点,就能够完成。
对于郭大靖,这些粮食就是资本,是长远发展的动力,是获得胜利的保障。这远比他刺杀几个建虏
目更有价值,尽管他现在有着机会。
吃掉了几块蜜饯,都是从林天佑那里买来,作为补充能量所用。尽管还有巧克力,但郭大靖却舍不得吃。
最好的休息和恢复,郭大靖发现就是意识沉
空间,使自己的身体进
类似睡眠的状态。
大概过了几刻钟,郭大靖睁开眼睛,观察了周围的
况,又开始了搬运术。
夜更
了,本就没几个守卫,戒备得就更加松懈。建虏或是缩着脖子在背风处打盹,或是无
打采地缓缓走动。
屯粮重地,严禁烟火,这是萨尔纳的严令。而月光忽明忽暗,更给郭大靖的行动增加了隐蔽和掩护。
郭大靖盯着月光的明暗闪替,
一会儿歇一会儿,又收了一百多袋粮食,只剩下外围的粮车,他才停下手,隐蔽起来,等待着离开的时机。
现在,除了外围粮车他没动,里面的粮车的席子下或是空空如也,或只剩下一两袋在撑着假象。
已是半夜时分,换岗的建虏晃晃地来了。等到原来的守卫转身离去,郭大靖悄然出现,大摇大摆地离开了此地。
原来的守卫没注意,看到了也以为是走得慢的同伴;新到的则以为郭大靖是换岗回去休息的守卫。
就这么简单,连句满语都没机会说。但简单的背后却是对
心的揣测,对建虏的熟悉,以及胆大心细、从容自若的行动。
走在已经熟悉过的村子里,郭大靖直奔水井。走过一处房屋时,他还顺手拎起了外面的木桶,动作极其自然。
离着水井不太远,有两个建虏在晃悠着巡视。对于拎桶走来的郭大靖,他们只是瞅了一眼,便转开了目光。
郭大靖见不必动手,便和别的打水
一样,来到井台,把拴着绳子的桶扔进井里,抓着绳子晃了两下,才把水提上来,装进自己带来的水桶中,拎着转身而去。
也就在这自然的毫无可疑的动作中,大量的毒药已经被投进了井中,却是神不知鬼不觉。
明天早上,建虏便会用井水做饭,还会放心地饮用。等到他们察觉到异样儿,应该已经是在攻山的时候。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郭大靖不能老指望着下毒。既然有机会,就狠狠地搞,也就没有吝啬,几乎把毒药全都用上,只留了一点。
已经是后半夜了,郭大靖拎着水慢慢地走在村里,决定尽量不动手,就这么悄然离去,让建虏毫无察觉地中毒,变成软脚虾。
村
的十几个建虏岗哨,警惕地注视着外面。远处是剃
和民伕的营地,能听到里面叮咣的响声,正在打造明
所用的器械。
村内响起了急骤的马蹄声,岗哨回
看去,一骑正疾驰而来,手中高高举起了令牌。
岗哨们急忙闪开道路,放传令兵驰奔而过,直向远处的营地而去。
令牌是郭大靖有意收藏起来的,在刺杀硕讬的帐篷内,在攻
龙川的城内,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样式。
外紧内松的防卫,这些建虏显然还不知道硕讬是怎么被潜
刺杀的。也难怪,知道些
况的,基本上都在龙川被消灭了。
郭大靖在接近剃
营地时偏转了马
,从营地旁疾驰而过,上了大路,很快就远去无踪。
………………..
同样凄冷的月光,忽明忽暗地笼罩着山林,笼罩着原野,笼罩着分路疾行的几路
马。
陈继盛、李维鸾、张攀等将领率三千
马,由云从登陆,前来增援尚可喜、刘兴祚、郭大靖所部。
选择在云从沿海登陆,一来是海冰已融,离岸又近;其次则是能够避开龙川之敌,并策应毛文龙所率的主力攻打宣川和浦
。
在路上,陈继盛便接到了信使的通报,转向小铁山行进。刚刚又有信使赶来通报,请援军赶往龙王坨子,夹击宣川运粮之敌。
“还有五十多里,本将认为要改变行军路线。”询问过朝鲜义兵向导后,陈继盛召集众将,商议着接下来的行动。
扫视着众将,陈继盛继续说道:“按照信使的通报,也就是在今天。建虏应该先于我们赶到龙王坨子,与友军会合一处共同阻击,已经无法实现。”
李维鸾说道:“如果友军能够成功阻击,我军改走大路的话,是不是就能对建虏形成夹击?”
张攀沉吟了一下,说道:“末将相信郭大靖和尚将军,龙王坨子又是险要之地,坚守一天还是能够做到的。”
陈继盛微微颌首,说道:“尚将军和郭大靖也很有信心,信使的通报便是希望我们在大路择险而守,截断建虏退往宣川的后路。”
“但是——”陈继盛话锋一转,说道:“为了稳妥起见,本将要派一千
马继续沿小路赶往龙王坨子,增援友军。主力则改走大路,在险要之地防御,截断建虏的退路。”
李维鸾点了点
,拱手道:“陈副帅这是稳妥用兵,两面都照顾到了,实为万全之策。”
张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