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主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一版主网 > 兰若蝉声 > 第三十六章 进退维谷豪门怨 跌宕极意越人歌

第三十六章 进退维谷豪门怨 跌宕极意越人歌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m.dybzw.xyz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近南音,而非北音。在当代北方音中几乎已经完全消失的声,在唐宋之际依然于江北普遍存在。

其次我们再谈一谈本州的这个州字为什么有问题。本称大八洲国,出自《本书记》所载上古分野“然后同宮共住而生儿。号大本丰秋津洲。次淡路洲。次伊予二名洲。次筑紫洲。次亿(隐)岐三子洲。次佐度洲。次越洲。次吉备子洲。由此谓之大八洲国矣。”所谓八洲,就是本自认为国土的八个岛屿。环水而居处曰洲,这本也无甚不妥。而州是一种行政区划,比如筑紫洲称九州,是因为筑紫后来被划分为九个令制国,与四国取名法同。而秋津洲作为本本土最大岛屿,所辖令制国不知凡几,合以本州一州论,无论在命名法还是典籍上都是无道理可循的。对于秋,州二字今文训读的不同读法,涉及本渡来史,在本作中并非主要内容,因此此处仅循其简,本渡来是在万年的跨度里多次形成的,最早的渡海当然是南岛(越)。“秋”“州”在现今文中读法不同,类似现象在定型后的语中比比皆是,也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吴音”,“汉音”,“唐音”以及被归“惯用音”的“上古音”(本上古音既越音)相互影响形成的。

接下来我们就要讲回《越歌》了,这首诗歌以越语发音的形式记录于《说苑》,是学者用以研究古越语言的重要文献之一。该诗本体是用三十二个汉字对音记录的:“滥兮抃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鍖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这三十二个汉字用现代汉语读起来非常拗,早已脱离诗词风骨,于是在本文中就采用了上古音对音拟音。当然,这些对应也并非绝对确,比如“滥”的“lam”字音在当今汉语里已经没有对应,一些舌音或者ieu之类的复合元音也被现代汉语摒弃,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籍近音字还原出诗歌诵读的神髓。对于诗歌的断句,这里参考了郑张尚方先生根据古越语音译对照给出的标注,并非为了炮制诗歌神韵,信手而断。

歌一直以来惹争论的不止发音,还有释义。比如楚译本中的“蒙羞被好”一语到底解释什么?尽管古代儒学者给出了无数个“河蟹”版本的解释,但是《说苑》当中却记载得明明白白,鄂君子皙在听罢这首诗的楚语译文后,撸起袖子,冲上去抱住了,用大被裹作一团(于是鄂君子皙乃?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所以自古而来,非官方释义家都没有停止过这段话的遐想,到了当代,更是有很多“有识之士”将这段艳文向龙阳之好的方向引导。

然而,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榜枻越是个男子,这似乎是被广大评论家忽略的事实。

我们只知道当时楚大夫庄辛以此劝诫襄城君,舟中难免肌肤之犯,不要太顾忌身份差距,君不知鄂君子皙与榜枻越乎?襄成君与庄辛固然都是男子,但是因为襄成君端架子站在岸上不肯上船,苛求有能把他直接从岸上渡到对岸,这才引得楚大夫亲自下场搀扶。庄辛想要平息的是贵族乘便舟的仪态问题,想要说服襄城君将就从权,这才举了越歌的例子,并且突出了鄂君子皙的仪仗风姿独绝天下,实是对襄城君的彩虹。因为举例的二并非为了说明之事,榜枻越别便也不是重点。

但在我们单单研究《越歌》时,却可以读出越对鄂君那种热烈的表白,以及对方更加激烈的回应。数千年以来,这首诗歌在被引用得时候,也都是用在直诉衷肠,大胆表白,那临门一脚的功夫上,其实并未偏离本意。

のんやほ节,本是江户时代京都地区的歌节。这里将其源流提得早了些。不过这个节的名字十分有趣,发音在语中近似“娘惹乎”?娘惹,是对南岛侨居华的称呼。不知道这是一个巧合,还是泛越文化的影响,仅备为一说。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